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利用小学数学学具的优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利用小学数学学具的优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具搞好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探索, 能让学生参与形成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一、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创造火花

“科学始于好奇”。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例如;教学“6的认识”时,教师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利用学生天性好动和好奇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先用手中的6根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兴趣高涨,很快摆出了如正六边形、电视机模型、大众的众字、篱笆等形状。师趁机启发学生思考:6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摆法最多?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性格,把学生由直观操作引入抽象分析,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学生的兴致更高了,个个聚精会神地寻找合成6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摆的方法,学生很快发现规律并找出组成6的几组数。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互相讨论认识了组成6的两个数,三个数……甚至6个1组成6。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集中练习两个数组成6的几组数,为计算加减法打好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由饶有兴趣的直观操作,到后来的急于求得奥秘,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令孩子们兴奋不已,充分尝试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还提出了课本上没有的独到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学生的创造火花。

二、利用学具,提高独立操作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传统的教学大多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学生被动的完成教师一个接一个指令性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圈套”。窒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而利用学具操作,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后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述说独到的看法。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出示23—7,让学生先摆小棒寻求答案,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想出了很多算法。1、从两捆中拿出一捆拆开和3根合在一起,从13根里取走7根,剩6根和10根合为16根。2、先拿走3根,拿一捆拆开后再拿走4根,剩6根和一捆合为16根。3、把两捆小棒全部拆开和3根合并在一起,从总数中拿走7根,剩16根。待学生操作后问:你是怎么摆的?哪种摆法最简便?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又问:同学们还想提出什么问题?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最后在肯定他们的想法。这样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置上,自己当家作主。

三、运用学具操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直观演示、学具操作等活动,为学生形成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在直观操作之后,学生在头脑中以形成了一定的表象,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把直观操作的过程进行整理和复述,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新知,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例如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让学生通过摆小白兔图片,直接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1)小白兔多还是黑兔多?(2)白兔可以分成哪两部分?(3)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条理的分析过程,学生经过组织语言,就能说出:白兔与黑兔比,白兔多黑兔少,白兔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从12只白兔当中拿出与黑兔同样多的7只,得数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这样学生就会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可见操作学具强化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促进了思维与语言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说理能力,为分析复合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运用学具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个个独立思考,人人积极发言,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教师提前为每个小组配备了充足的实验材料,在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时,大胆放手,分组活动,这样各小组通过充分的实验讨论,找到了各种计算体积的方法:(1)将圆柱体橡皮泥投入盛有水的量杯中,求出上升的水的体积,也就是圆柱体的体积。(2)将圆柱体橡皮泥捏成跟原来同样高度的长方体,求出长方体的体积,也就是圆柱体的体积。(3)利用学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求出体积……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急于向学生解释,而是放手让学生去辩论、思考,一起总结出求圆柱体体积的最佳方法。这样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了多种反馈信息,在激烈的探讨活动中相互交流材料,达到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成功共享,极大的促进了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总之,教学中只有重视学具操作,借助学具操作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能让儿童的思维很好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鱼台县唐马镇袁楼小学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