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血压的原因、症状及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血压的原因、症状及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被人们称为“无声杀手”。据调查,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逾1亿,并有继续增多的趋势。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残性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同时又存在着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鉴于这种状况,本期《专题开讲》将带您一起了解高血压、预防高血压……――编者

什么是高血压?

在介绍高血压的定义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血压。所谓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mmHg(毫米汞柱)或kPa(千帕斯卡)为单位,平时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上的侧压力。医生记录的血压如为120/80mmHg,则120mmHg为收缩压,80mmHg为舒张压。按国际单位 “kPa”(千帕斯卡) 表示,换算的方法:1mmHg(毫米汞柱)=0.133kPa(千帕斯卡),120/80mmHg相当于16/10.6kPa。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正常成人的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应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的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即为高血压;如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则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测量血压多次,且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时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血压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首先,受循环系统平均充盈的影响。在不存在心脏搏动时,整个身体内的血液将逐渐停止流动,血管内各点的压力达到一个相同值,该值即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正常人大约是6mmHg(0.8kPa)。另外,受心脏搏动影响。心脏射血进入动脉与外周血管阻力有密切关系,外周血管阻力越高,动脉血压也就越高。

高血压的病因分类

按病因种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约有90%的人为原发性高血压,约10%的为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其发病机制学说很多,但真正的病因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某一种疾病或在某一种原因之后发生的血压升高,利用现代医学技术能够找到其发病原因,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手术等治疗去除病因而得到治愈。例如:继发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疾病之后的肾性高血压,继发于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之后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继发于脑瘤等疾病之后的神经源性高血压,以及机械性血流障碍性高血压、医源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

高血压病的症状往往因人、因病期而异,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偶于体格检查或由于其他原因测血压时被发现。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升高程度并无一致的关系,这可能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有些人血压不太高,症状却很多;而另一些病人血压虽然很高,但症状不明显。高血压常见的症状有:

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则是持续性的。头晕是病人的主要痛苦所在,头部持续性的沉闷不适感会严重地妨碍患者思考、工作,使患者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当发生高血压危象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高血压患者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的症状。

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这种头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起床活动及饭后逐渐减轻,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烦躁、心悸、失眠 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患者经常心悸、失眠,且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这与其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这一症状颇令患者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肢体麻木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有如蚊行感或项背肌肉紧张、酸痛,部分病人常感手指不灵活。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当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预防中风发生。

出血 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有80%的人患有高血压。

综上所述,当病人出现莫名其妙的头晕、头痛或上述其他症状时,都要考虑是否患了高血压病,并及时测量血压。若已证实血压升高,则要趁早治疗、坚持服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血压升高有关:

遗传因素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家庭中高血压病患者之所以会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而主要是因为他们有相同的遗传因素存在。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基因遗传:①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者随年龄增长必定会发生高血压。②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者如没有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的影响则不会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方面检测出这些遗传素质还是很困难的。

体重因素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前瞻性研究也证明,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长也快。对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是进行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营养因素 近年来有关膳食结构与血压调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且比较多的研究认为:过多摄入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含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的比值过低,均可使血压升高,而膳食中钾、钙、优质蛋白质充足则可防止血压升高。

吸烟现已证明吸烟是导致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且易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香烟中所含的尼古丁还会影响降压药的疗效,所以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应大力宣传戒烟。

如何正确对待高血压病?

有不少人一旦发现自己患了高血压病,就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低沉、焦虑不安。殊不知,高血压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发展都与情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精神紧张、焦虑不安会使得血压升高,甚至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高血压病人要培养稳定而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待高血压病要注意以下几点: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由于高血压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头痛、头重、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手脚麻木,易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混淆,或被简单地认为是由于休息不好或感冒所致,因而不被患者重视,从而往往会失去早期诊治的机会。也有些患者在偶测血压时发现有高血压,但因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就认为自己身体没问题,不愿接受医师的正规治疗,而是希望血压能自己恢复正常,从而使本来能早期发现的疾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直到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及相应的症状时才给予重视,但此时往往已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要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认识,以使其能被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

不要迷信进口药、新药、高价药。 有些人一生病就不惜钱财购买进口药、贵重药,认为药品价格越贵,疗效就会越好。其实,这是一种药品消费误区,药价与药效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正比关系。有些药品之所以价格高,往往与税率、国家价格政策有关。那么,新药是否就是好药?回答是“不一定”。特别是一些进口药,在国内使用的病例与老药相比少得多,因此其潜在的副作用就不易被发现。而许多老药因临床应用的时间较长,一旦发现有副作用,国家有关方面就会出台相应的对策。因此,就安全性上来说,使用老药更安全。

坚持服药。 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最重要的方法,目前任何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都不能代替正规的药物治疗。即使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在认真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也往往需用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要持之以恒,即使血压降至正常后仍应坚持用药,这时降压药不会进一步降低正常血压,却可防止血压回升。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需终身服药,有些患者感觉不舒服了才想起来服药,没有症状就不服药,这是非常有害的。

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五忌

忌突然停药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还会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了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时就出现反跳现象,血压反跳升高所致。

忌快速降压 血压降得太快太低,使脑、心、肾的血供减少,可诱发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

忌不择时服药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每天上午9~11时、下午3~6时最高,在午夜最低。因此,把传统的1日3次服药改为在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用药,可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睡前3~4小时服。

忌不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血脂浓度是确定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程序。有人认为,高血压若治疗6周后未见血脂升高,说明所用降压药安全、合理、有效,可继续服用,否则就应改用其他药治疗。

忌胡乱用药 降压药的品种较多,作用的部位、效果各异,副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各不相同,究竟用哪种药好,应遵医嘱,忌个人不加选择地乱用药。

高血压的分期

根据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程度,高血压可分为3期:

I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临床上无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表现。

Ⅱ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下列1项者――左心室肥厚或劳损,视网膜动脉出现狭窄,蛋白尿或血肌酐水平升高。

Ⅲ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下列1项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视网膜出血、渗出、合并或不合并视水肿。

1992年美国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制定了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分期的标准:

正常血压<17.3千帕(130毫米汞柱)/<11.3千帕(85毫米汞柱);

正常高限血压17.3~18.6千帕(130~139毫米汞柱)/11.3-11.9千帕(85~89毫米汞柱);

Ⅰ期高血压18.7~21.2千帕(140~159毫米汞柱)/12.0-13.2千帕(90~99毫米汞柱);

Ⅱ期高血压21.3~23.9千帕(160~179毫米汞柱)/13.3-4.6千帕(100~109毫米汞柱);

Ⅲ期高血压24.0~27.9千帕(180~209毫米汞柱)/14.7-15.9千帕(110~119毫米汞柱)

Ⅳ期高血压≥28.0千帕(≥210毫米汞柱)/≥16.0千帕(≥120毫米汞柱)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压持续性升高,会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引起多种并发症。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著。

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度高,患者即使大难不死,也大多会致残,故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越高,其中风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人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当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如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就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后病人会立即昏迷、倾跌在地。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在过度用力或愤怒、情绪激动等诱因的刺激下,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乏力等症状时,要高度怀疑中风的可能。此时,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接受检查。

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 高血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约为10%。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会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急骤发展的高血压可引起广泛的肾小动脉弥漫性病变,导致恶性肾小动脉硬化,并迅速发展为尿毒症。

高血压性心脏病 动脉压持续性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代偿性左心肥厚。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时即会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会导致心力衰竭。

冠心病 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稳失调。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会使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也会随之增加。当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其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功能就会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高血压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1.尽量遵守每天的作息制度。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不要用任何形式的活动来代替人所绝对需要的卧床休息,但是休息一定要与工作量成比例。

2.一天中,躺着或稍微抬起双腿坐着休息几次,每次15~20分钟,且放松地平躺在地板或硬木床上最好。上班时需要长时间坐着的人每天应该从桌旁站起来数次,每次3~5分钟。

3.心理紧张时不要在房内踱来踱去,最好能躺一会儿,或干脆把双腿微抬,坐上15~20分钟。

4.血压正常或偏高的人(尤其是夜间睡眠少的人)要在睡眠时把腿部的床稍垫高7~10厘米,这样有助于迅速入睡和睡得香甜。开始可能会出现血液流向头部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为减轻这种感觉可以使用较高的枕头。重要的是要使双腿和下肢稍高于心脏的水平线。不过,血压低于100/60的人不要这样做。

5.早晨要逐渐从卧式转到立式。轻松的保健晨操总是有益的,但在起床后不要马上胡乱地增加身体负担,尤其不要跑步。

6.早晨空腹时一定要喝些稀的东西,如一杯凉茶、果汁等。

7.下夜班后静躺休息是必不可少的。

8.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呈明显地“年轻化”趋势,这要求孩子应们一定要遵守作息时间。孩子(尤其是幼儿)的睡眠(躺着)时间一昼夜该不少于8~9小时。且应该在晚上8:15~8:30就准备入睡,并且每天午睡1.5~2小时,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免于过度紧张。

9.只有动物才站着吃东西,即使动物饭后也要卧一卧。站着吃东西及边走边吃会给心血系统增加额外负担,故应该始终坐着吃饭,并且饭后一定要躺20~30分钟或坐着午休一会儿,而不要马上投入紧张的活动。

10.不要滥用药物,尤其是在白天。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可躺下或稍微抬起双腿坐坐,这比吃一片“降压”药片要好得多。

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保健

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Ⅰ期高血压治疗的重点是非药物疗法及改变生活方式。Ⅱ期和Ⅲ期高血压也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以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减少钠、增加钙的摄入,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减肥,运动,松弛和控制饮酒,戒烟疗法等。

限盐 国内外的医学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钠盐的摄入量呈正相关、与钾和钙的摄入量呈负相关,因此减少钠盐、增加钾和钙的摄入可降低血压。目前主张每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钾的摄入量不应少于3克,钙的摄入量不应少于800毫克。

减肥 前瞻性研究表明,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人的2~6倍;流行病学也证实,体重的改变与血压的变化呈正相关,降低体重可减少患高血压的危险性,还可以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

戒烟酒 吸烟、饮酒会干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内分泌的调节,导致人体血压持续升高,而且饮酒是促进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及肥胖者应戒烟忌酒。

运动 经常坚持运动或进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休息时的血压,减少劳动时血压和心率的上升幅度,但要注意运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方式以散步、骑自行车和慢跑较为适宜,运动量要根据运动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来定,一般以不超过健康人运动量的75%为宜。

松弛疗法 即通过调身、调心、调息等方式达到心静、气和、体松的目的,发挥人体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作用,具体可采取气功、太极拳、静养等方法。

合理膳食 总原则是低糖、低脂、正常蛋白质、高纤维素。在减少食物中总脂肪量的同时增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少食含胆固醇多的动物内脏,进食植物油,蛋白质的摄入应以植物蛋白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另外,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心境,保持大便通畅、睡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