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峡库区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峡库区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三峡库区的后续开发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三峡库区19县(区)的人均GDP、人均GDP相对发展速度、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库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对19个县(区)所处的的工业化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指出其区域内差异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本文指出库区经济发展政策应该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而有所区别,并提出了点轴开发模式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工业化阶段;点轴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三峡库区是指受长江三峡工程淹没的地区,拥有移民任务的19个县(区),包括湖北省宜昌市的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恩施自治州的巴东县;重庆市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开县、忠县、石柱县、丰都县、夷陵区、武隆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各县区基本情况见图1)。19个县(区)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从分析库区内部各县(区)的经济差异角度出发,研究库区经济发展特点及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对于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一、文献综述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

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空间范围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经济差异变化,以及省际之间的差异状况[1]-[4]。近年来,有些学者的研究视角转向我国南北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5]-[7],认为南北方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明显的差距,我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而省内地区差异的变迁研究较少,特别是县域层面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才刚刚起步。对于地域辽阔的中国来说,仅仅进行宏观地域或省际之间的差异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增加县域经济差异研究对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峡库区的相关研究

无论在三峡工程论证期间还是正式动工之后,对库区移民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从未中断过。这些研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早期研究成果偏重于移民,中后期也一直在讨论,虽然多数涉及经济发展问题,但重点在于移民问题[7]-[12];第二,近年来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步完工,研究库区产业发展,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专著日益增多[13]-[16];第三,虽然研究内容相当广泛,但是依据翔实的数据对库区内部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的论文十分少见。李炯光在《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研究――以经济结构转变为视角》一书中对三峡库区区域经济差异做过简单分析,但是只采用了人均GDP一个指标,属于单指标分析。[17]因此,采用多指标研究三峡库区内部区域经济差异现状、特点以及对策对于实现三峡库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库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区域差异从广义上讲是指不同地域空间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狭义的区域差异主要是指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并选取了人均GDP、人均GDP相对发展速度、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工业化阶段等五个指标,对库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区域内部人均GDP差异较大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极值比较

人均GDP最高和最低值的比较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静态比较,是从某一两年出发对库区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因为极值具有偶然性,所以引入人均GDP前五位区域与后五位区域的比值来表示两极相对差异更为合适。从表2可看出,2007―2008年三峡库区无论是人均GDP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还是位居前五位和后五位的人均GDP之比,皆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比值,可见,2007年和2008年三峡库区的区域经济差异要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差异。

2、区域差异的离散系数比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1)离散系数比较

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衡量多个区域总体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两个常用指标。离散系数又称变异系数,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该指标是对标准差指标的改进,使得具有不同均值的数据之间能够进行组内差距的比较。其计算公式如下:

V=S/Y

式中,V为离散系数,S为标准差,Y为库区人均GDP,n=19, 代表各县(区)的人均GDP。

对比三峡库区19个县(区)的同一变异指标,可清晰地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离散系数为0.515,远远高于同年中西部各省份的离散系数0.28,表明三峡库区各县(区)的人均GDP的相对差异十分显著。

(2)离散系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通过对库区各县(区)人均GDP标准差的分析,2008年为7120.24元,而1992年仅为401.06元,可见标准差以较快速度呈逐年上升之势,17年扩大了17.8倍。从图2的离散系数分析,1992年以来,虽然库区人均GDP的离散系数在2003年和2005年有所下降,但是总体上是不断增加的,表明区域差距始终在不断扩大。

(二)库区内部各县(区)经济增速差异巨大

本文以相对发展速度来衡量三峡库区内部各县(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性。相对发展速度主要用以衡量局部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它测度各区域在某一时期内人均GDP的变化与同一时期整体人均GDP的变化的关系。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是相对发展速度, 和 分别代表第i个区域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 和 分别代表三峡库区在时间2和时间1的人均GDP。

经计算,19个县(区)2004-2008年的相对发展速度相差很大,其中最大的渝北区是最小的云阳县的15倍,经济较发达的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都超过平均增长速度,其中渝北区和涪陵区以绝对优势领先。而经济本来已经很落后的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巫溪县、巫山县、巴东县的相对发展速度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图3。这种增长速度的差异表明,在三峡库区内部总体而言,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差异势必还将继续扩大。

(三)三次产业结构差异显著

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总体而言,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越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由表3的对比可知,三峡库区内19县(区)中只有渝北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东部的第一产业比重,其余各县(区)都高于全国水平,其中13个县(区)甚至高于我国西部的第一产业比重。第一产业比重最高的巫溪县是比重最低的渝北区的9倍,具体对比情况如图4所示。经计算,三峡19县(区)第一产业比重的标准差为7.70%,而同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一产业比重的标准差为6.11%。这表明三峡库区内部19个县(区)的产业结构差异显著,并且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态势。

(四)城镇化率的差异显著并不断扩大

2007年三峡库区的城镇化率的离散系数为0.458,远远高于中西部各省的0.158,甚至高于全国内陆各省的0.325,表明三峡库区城镇化率的差异显著。从离散系数的历年变化情况来看,库区内部各县(区)之间的城镇化差异始终是在不断扩大的。具体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三、三峡库区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分析

(一)库区整体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钱纳里通过对二战后工业化进展较为迅速的国家1960―1980年间的历史资料的实证研究,把从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社会、现代社会。具体划分标准如下表:

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为13830元,比工业化前期阶段的标准高出51%,而比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的标准低24%。同年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6.2:49.3:34.5,第一产业比例低于20%,第二产业比例高于第三产业,符合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特征。

根据购买力平价的相关理论和针对人民币购买力的研究,显示人民币币值存在被低估的可能性。为此我们进行横向比较,2005年湖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3.1:40.3,与2008年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基本一致,当年湖北省的人均GDP为1141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2008年价格水平的13767元,与2008年三峡库区人均GDP基本一致。可见三峡库区人均GDP与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并未表现出区域特殊性。可以初步判断三峡库区整体处于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

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从三峡库区过去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GDP增速已经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持续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这些都是三峡库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制定库区后续发展规划,应该遵循经济规律,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力改善库区交通条件,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推动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实现高效快速发展。

(二)库区内各县(区)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

前面部分对库区整体工业化阶段做了评价。在库区内部各县(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其所处的工业化阶段也有所区别,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

按照工业化阶段判别标准,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把三峡库区各县(区)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1.按人均GDP划分

(1)前工业社会:丰都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恩施州巴东县。

(2)工业化前期:石柱县、武隆县、万州区、开县、宜昌市秭归县、宜昌市兴山县。

(3)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宜昌市夷陵区。

2.按产业结构划分

(1)前工业社会:巫溪县、巫山县。

(2)工业化前期:石柱县、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巴东县。

(3)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武隆县、涪陵区、万州区、宜昌市秭归县、宜昌市兴山县。

3.综合评价

考虑到人均GDP存在人民币折算美元过程中可能被低估的情况,综合评价以产业结构为主,人均GDP则作为辅助标准。我们对库区内部19个县(区)各自的工业化阶段作出如下评价:

(1)前工业社会:巫溪县、巫山县。

(2)工业化前期:石柱县、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宜昌市秭归县、恩施州巴东县。

(3)从工业化前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的阶段:武隆县、万州区、宜昌市兴山县。

(4)工业化中期: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县、涪陵区、宜昌市夷陵区。

四、区域经济差异显著的原因与政策建议

(一)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点,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面,其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大于中西部各省之间的差异程度。其基本差异特征是两端好、中间差,即最东边的夷陵区和最西边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较好,而位于中间的各县(区)比较差。

库区的内部发展差异主要是由各县(区)不同的区位条件造成的。夷陵区原来是宜昌县城,现在又是宜昌市核心区,位于三峡坝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都在其境内,无论是航运、铁路、空运都十分便利,建设用地也十分充足。而西端的江津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在地理位置上临近渝西经济走廊,有利于借助其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并得到渝西经济走廊的辐射、带动作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而位于库区中段的各县(区)由于淹没损失大、移民负担重,又位于崇山峻岭之中,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交通不便,可开发土地较少,经济发展的条件比较差。例如湖北恩施州的巴东县,位于库区中部,其县城面朝长江、背靠大山,建设用地非常有限,发展空间极为局促,周围全是荒山野岭,经济发展的成本极高。

(二)实行库区两端带动中部发展的政策

库区内部的巨大差异,要求我们在制定三峡库区后续开发政策的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程度和区位特征来区别对待。点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是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中的一种。所谓点轴开发,是指开发重点放在由点和轴在一定地域内有机组合而成的核心区位上。“点”是指在一定地域的中心城市,即各类“增长极”,而“轴”是指连接各个“点”的以交通运输线路或网络为主的基础设施。[18]

库区两端各县(区)经济较为发达,已经可以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区位优势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比还较落后,不足以成为带动库区中部各县经济发展的“点”。因此库区两端各县(区)必须首先做到自身强大,具体应采取如下措施:依托重庆市主城区和宜昌市区,共同组成三峡库区经济增长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努力成为与周围地区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综合体;对这些区域的发展应该以政策支持为主,资金支持为辅,让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和扶持地区产业方面具有更多的自。

对于库区中部各县(区),也应该根据所处的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因地制宜地采取经济发展政策:对于最落后的巫山巫溪两县,政策主要侧重于扶贫和初步开发;对于中间水平的县(区),则应该主要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为这些地区旅游业和低污染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推动地方经济加速发展。

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重心会转移至其他较低级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步向不发达地区延伸,即库区的次级轴线包括渝万高速、乌江以及319国道。在点轴系统发展比较完善后,进一步开发就可以实现空间一体化,促进库区整体经济实力的飞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2]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3]魏后凯,刘楷,周民良,等著.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地区差异[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4]王胜泉.试论中国的地区差异问题[J].经济师,1998(6): 12~13,34.

[5]赵建安.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研究[J].地理研究,1998,17(4): 3~8.

[6]陈钊.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南北发展差异[J].地理研究,2001,18(2): 79~86.

[7]李二玲,覃成林.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4):76~78.

[8]朱农.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9]伍新木.跨世纪的迁徙: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0]雷亨顺.中国三峡移民[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11]徐素环.三峡移民就业与库区经济发展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甘宁平.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二期移民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

[13]秦远好,刘德秀,谢德体.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14]黎开锋,严红,余学新.三峡文化与旅游发展[M].湖北:长江出版社,2008.

[15]万先进,李鸿文.三峡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6]杨国中,张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重大经济政策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7]李炯光.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研究――以经济结构转变为视角[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

[18]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