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能否做好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是判断一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也关系到整个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因此,它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深入探讨了钢筋连接技术、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这几种重要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结构安全

Abstract: Whether to complete the high-rise building transfer floor construction, is a important standard of judging the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tandard, it also relates to the high-rise building structure safety. Therefore, it has received people’s great atten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inforcing bar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ncrete pouring technology, concrete crack control technology and high-rise building transfer flo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se kinds of important technology.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version laye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structure safety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转换层可以将建筑物上下层的使用功能、结构类型、空间尺寸等进行转换,它在我国高层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建筑向着高层化和功能复杂化发展,转换层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转换层具有主梁截面尺寸较大、钢筋结构密集、混凝土的灌入量大、留置施工缝的难度大、支承体系要求高等特点,所以认真、周密、合理地采用施工措施,对保证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及整个高层主体工程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某综合型高层商业住宅楼转换层结构施工中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1 项目概况

某综合型高层商业住宅楼,建筑面积45510m2,地下二层,地上33层。由于工程的地下2 层和首层的用途为地下车库及商业用房,因此选择框架结构为它的结构形式,二层及以上用作住宅楼,因此其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为优化楼层过渡效果,在两种结构变化部位设计成梁式转换的结构转换层。其中梁截面最高为2400mm,梁截面的宽度为800mm~1400mm 不等,顶板厚度200mm。转换层标高为+6.5m,梁板采用标号为C50的混凝土,并且采用直螺纹连接形式的Φ25钢筋作为转换梁钢筋。

2 项目施工的难点

①由于本转换层具有主次梁断面大、截面高、施工荷载大等特点。而转换层位于建筑首层,下部有两层地下室结构,且转换层部分梁下层无对应的梁可供架设支撑体系。因此,施工时既要确保上部转换层能够满足支撑系统的施工要求,还要确保下部梁板结构在支撑系统竖直传递的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可靠性。

②转换层主梁钢筋用量大,梁内纵筋通常为密集的四排布置,绑扎难度高,传统的钢筋绑扎方式不能满足转换层的施工;

③主梁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控制、养护保温措施要求高,容易出现温度裂缝。

④梁和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砼振捣难度大;

⑤该工程转换层梁板混凝土方量约1900m3,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浇筑转换层梁板混凝土.为了保证浇筑过程的连续性和密实性,合理的施工部署和浇筑方法是转换层施工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3 模板支撑体系

针对转换层主梁截面尺寸大、结构层自重大的特点,下层楼板不具有承受上层施工荷载的能力。因此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系统方案和混凝土施工方案才能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保证转换层结构质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可以采用分层浇筑转换层混凝土法,分层位置及施工缝加强措施应有设计确定。②采用在转换梁内埋设型钢,使其与模板成为一个整体,以便承受大梁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方法③荷载传递法,将转换梁、板的自重和施工载荷通过竖向支撑传递给以下若干层楼面结构构成模板支撑系统。该工程转换层下只有两层结构,支撑体系采用荷载传递的方法,转换层梁板砼一次浇筑施工,须对转换层以下的一层、负一层梁板进行连续支撑,负二层梁底模及相对于转换层大梁下的板底模不得拆除。利用已施工完毕的并达到100%设计强度的两层结构,共同承担转换层的施工荷载。

3.1转换层梁支撑及模板的设置

①支模架:经PKPM结构计算软件进行计算,沿梁长方向间距为400mm,沿梁宽方向间距为500mm,扫地杆距离地面200mm,横杆步距≤1500mm,进行纵横搭设形成网架。每跨按间距为2000mm设置剪刀撑形成不变体系,剪刀撑的角度不小于45°。支撑底模的横杆间距为400mm。

②梁底模板:梁底模面板采用16厚木模板,内背楞沿梁长方向设60×80木方,间距小于150mm;外背楞用Ф48钢管间距400;侧模面板采用16厚木模板,内背楞用60×80mm木方间距200mm,外背楞用竖向2Ф48钢管间距400mm,对拉螺栓为M14竖向间距500mm,横向间距400mm。

③梁侧模板:在相临梁间设内撑两道,间距不大于800,梁箍筋外侧挂垫块或垫铁,以避免梁侧模产生变形。

④为减轻传给下层梁的荷载,在本层框架梁端l/4 范围内,加设两排钢管斜撑,使转换层梁底支撑形成“门”字形桁架,将部分荷载尽可能地传至下层柱。

⑤在所有梁两侧立柱上底模横杆处设置双扣件,梁底中间钢管立柱上底模横杆处使用顶托,以满足扣件的抗滑要求。

⑥为保证梁底模和侧模平整度和整体性,木模板必须错缝拼装。

⑦所有转换层大梁下的支撑架中,支模架的竖向受力支撑杆下必须安放底托。底托采用8#槽钢通长布置。

3.2转换层板支撑及模板的设置

①板模板采用16厚木模板作底模,拼缝处贴50 宽不干胶带。

②撑板底模的骨架采用60×80 木枋横放,间距250,木枋的跨度不大于800。

③板的支撑架采用φ48 型钢管搭设,立杆间距800×800,横杆步距不大于1500。

3.3转换层下部两层支撑的设置

①转换层下一层(负一层)的支撑立杆纵横间距均为800×800,支撑系统不能拆除,待转换层梁板砼等级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才能拆除。

②如转换层大梁下立杆未落到下一层梁上时,转换层下一层的支撑应在原有立杆中间增加一排立杆,间距同转换层梁下立杆。

③转换层下二层支撑的设置

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本层框架梁底模板及支撑不拆除,相对于转换层大梁下位置的板的支模架也不拆除,待转换层梁板砼浇筑完毕后,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开始拆除。

3.4转换层上部荷载的限制

①转换层梁板砼浇筑完毕后,当转换层梁板砼强度达到1.2Mpa时方能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