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记人叙事散文与情感表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材中各类记人叙事散文的作者的情感表达途径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3类:第一,作者参与主人公的叙事,在叙事的过程中,隐含着情感脉络;第二,作者虽然没有参与主人公的叙事,但直接抒发了情感;第三,作者只摆出事实,仿佛没有抒情。下面,我谈谈如何从理解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教学这3类课文。
一、作者参与叙事:直接感悟“我”
教学实践表明,对作者直接参与事件的散文进行教学时,让孩子们通过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行所说,倾听到作者内心的声音,明白作者的情感发展路线,孩子们一定会与作者共悲欢,同感动,在领略文章的表达方式,领略主人公美好的品质的同时联想到自己,真正达到此类散文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参与?作者在主人公的事件中担当了什么角色?比如《第一次抱母亲》,从内容上来讲,文本可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母亲小时候如何用八十几斤的体重,负起100多斤的重担乃至整个家庭事务的故事。作者为什么以这种参与其中的方式写成散文?我们可以从文本描写“我”的内容中得到启发。文中第一次描写“我”的内容是“我”抱母亲用力过猛差点摔倒,并对护士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第二次写“我”跟护士讲为什么“我”会以为母亲有100多斤;第三次写“我”很愧疚;第四次写“我”抱母亲,轻轻摇动让母亲入睡,“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却发现母亲流泪了。仔细分析这几处描写“我”的内容,我们便可发现“我”的作用在于设置悬念并解开悬念,流露情感;在于衬托母亲,抒感;在于通过实际行动表达情感;在于通过“我”在事件中的感受,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在做着应该做的事情,没有直接表达情感,却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行所说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情感脉络,并贯穿全文,引导读者越读越深入。教学成功与否,应在于教师是否能让孩子们领悟到这条情感脉络,而孩子们能否领悟到这条情感脉络,又在于孩子们能否深刻地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行所说。
二、作者适时抒情:请主人公验证
对《海伦・凯勒》这篇课文,作者抒感的片段有这样几处:①天啊,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啊……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②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③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④海伦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理顺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我们突然眼前一亮:海伦・凯勒的成长轨迹也同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绝望―希望―勇气和信心―不屈不挠。此时我们要做的是拷问:海伦为什么绝望?为什么希望?为什么拥有了勇气和信心?海伦为什么是不屈不挠的?答案就在主人公的事迹中。因此,教学此类散文时,教师可通过海伦的事迹来验证海伦的成长轨迹,验证作者的情感,最终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学可这样次第展开:①想象一岁半的盲聋哑孩子有多么的艰难;② 水如何带给海伦前所未有的喜悦,让她感觉生命有了新的开始?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④思考:为什么海伦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这样的教学路线,让孩子们在作者情感路线的指引下,真正走进了海伦的生活,走进了海伦的生命和人生历程,从而自觉地体会语言,积极反思。这样的教学通过海伦验证了作者的情感,促使孩子们积极移情于自身,使海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没有生命的、悲剧的、与孩子们有间距的偶像式形象,而是一个立体的、有生命的、可亲可敬的、容易让孩子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指引者。
三、作者只摆事实:自由研读主人公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就是这样的一篇散文。作者如实记叙了伟大的科学家与平凡的小姑娘相处的过程。无论是对爱因斯坦的两次外貌描写,还是对爱因斯坦向小女孩道歉、学习,回答小女孩妈妈的问话等事件的叙述,作者都显得很冷静。然而这种冷静的叙述,却给足了孩子们遐想的空间,爱因斯坦的性格特征在孩子们的心中是丰满的、立体的、动人的、充满温情的。作者虽然没有表达情感,却充满了情感,这就是这篇散文的魅力。教学时,只有循着这种情感表达方式,自由研读爱因斯坦,感悟爱因斯坦,受到爱因斯坦品质的感染,才能让孩子们对爱因斯坦产生强烈的情感,实现作者写作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设计如下探究式问题:哪些地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因斯坦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孩子们可从不同的方面研读爱因斯坦,在人物事件中纵横驰骋,自由发表观点。人物性格越丰满,越能震撼孩子们的心灵;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越高,文章的价值也就越高。
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孩子们理解作者,解开作者抒情方式的谜底,就一定能真正打开文本,探寻文本的意义,最终带着对主人公的情感认同走出文本,回望自身。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