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再让“写”缺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常态下的优质教学,它虽不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才诞生的,但它却需要我们教师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去注释,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去演绎,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去丰富。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字表达不规范,审题不准确,理解能力有限”,亟待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笔者从我们语文老师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并进行探索行动,对改进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从而成就优质语文课堂做了一些深入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改进教学 书面表达 梳理选优
2005年6月2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 广东高考评卷语文科评卷组长柯汉琳教授呼吁:“考生语文水平值得严重关注。”“中学教学必须重视基本功训练。”语文能力差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文字表达不规范,审题不准确,理解能力有限成为考生另一个失分高发区,如将“林则徐”写成“林侧徐”或“林则楚”之类现象普遍,值得引起语文教学高度重视。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把它与我们的语文课堂联系起来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否真有这样的嫌疑:品读品读,品得多了但读得少了,读写读写,读的多了但写得少了。一节课下来,说、读占了绝大多数的时间,课上完了,却把学生大量的作业留在了课后甚至是当回家作业。笔者认为如果一堂课中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扎实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失去了很多最好、最直接的机会,学习方式是转变了,但教学效率是否同步提高了,这堂课能不能算作是有效的优质语文课堂,值得深思。朔本追源,笔者认为还是从我们语文老师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一、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全面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渐成燎原之势的时候,我们惊异地发现:“听说读写”语文课堂四字方针中,“写”在语文课堂中缺席了,或者说有布置少落实了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教师不敢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认为这样的训练与课改背道而驰,或认为安排这样的训练会破环情境,打断整堂课教学的情感线,从而让整堂课缺少了跌宕起伏的教学高潮。我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不足,结果导致了行为的偏差,从而出现了训练的缺失。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解读这一段话,我认为,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训练依然需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并不需要重归过去的题海战术,也不需要重拾以前的繁琐练习,我们需要的是注重整合、情感、发展、创新的训练。只有我们“训”得有艺术,学生才会“练”得愉悦。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吸收他人的经验有些盲目
新课程开始,各个级别的展示课、观摩课纷纷上阵。我们的老师因此有了很多外出听课和自己揣摩录像课的机会。但很多时候,我们在听课中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目光聚焦在了那位老师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上了,关注到了老师的教学语言和评价语言的设计上了,甚至我们注意的是老师的亲和力、老师的体态语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人家的课堂演绎能力。这样的学习,让我们很多老师的课堂表现能力在不断提高,但所教学生的书面作业质量却不尽人意,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老师没有认认真真的思考优秀教师这一教学动作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吸收他人的经验有些盲目,少了些实实在在的判断和选择。有人说小学语文课是感性的,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琅琅”“情意浓浓”“生动活泼”,我赞同。但不能因此忽视甚至排斥理性,排斥冷静思考,忽视静心书写。教学时间是个常数,说得多必定挤压侵占读书与思考的时间,说得多必定挤压、侵占书面表达的时间。这样的课堂缺失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缺失的是实实在在的书面巩固。因此,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可以从自身出发,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1.重视课堂的及时记录,把学生智慧的火花刻录下来。语文课堂需要情境,需要语境。当学生完全浸润在一个情景中时,学生的交流感悟时的语言表达往往清晰准确、情深意切。但课后,我们再让学生回忆自己或同学的发言做相关的练习时,会发现学生的书面表达让我们大跌眼镜,和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差得太多。明明感受过,交流过,过后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老师没注意到的是:语言信息的特点是迅速、密集,同时这个信息不清晰,转瞬即逝。由于说话的语音不准、语速高低,使语义不准确;由于听的时候易走神,语言丢失。哪怕这句话是你想出来的,过了几分钟,这句话就会消失。大人尚且如此,小学生上完课,离开教室后出去转一圈,回家做作业,已经记不起来了。课堂上,在老师、伙伴的激励下、碰撞下,冒出绚丽的智慧火花就白白浪费,没有了。假如当时让孩子用笔把梳理过的话以几个关键词及时记录下来,那么学生事后看见这些词就会复现当时思维的大致轨迹,就能很好地回忆起当时的精彩。
2.训练思维的严密性,让学生养成梳理要点的阅读能力与习惯。新课改提出“尊重学生多元理解”这一理念,但 “尊重”决不是“无原则”,不是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完整,是否全面,我们都大加赞赏,不做任何判断。课堂上教师必须始终保持这种清醒的头脑,在孩子的理解陷入困境或歪曲时加以点拨,在指导学生从总体到局部再到总体这样一个梳理选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如认真读题思考,合理分配注意力边听边记,及时落实和梳理成果——整理梳理要点,不断重组记录修改等等。
3.安排当堂的书面练习,让学生在质量最高的时间里做练习。我们要正确对待阅读教学中的当堂练习问题。学生做作业质量最高的场合是课堂,在老师眼皮底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质量最高的时间光说不练,下了课让学生牺牲休息时间写作业,我们能保证练习的质量吗?显然不能。
4.设置分层的弹性作业,给各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作业。在小学阶段,严格的字词句篇基本功训练,是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是学习语文永恒的主题。当然,练习设计要优化,既要有班级练习的体现,又要充分开发上升的空间。阅读教学中的练习随着阅读教学的深入,大致可分为理解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等等。练习的实施应该实事求是地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他们量力而行可以完成的练习。
5.落实作业的检查、反馈,提供当下课堂个性化具体练习中的温馨帮助。值得一说的还有,我们很多 “自助餐”式的作业设计确实很好,但一定要防止“因为时间关系”,只是在课的最后匆匆忙忙布置了一下。没有了教师的监督及反馈要求,再好的“自助餐”也不会有人好好享受了。
在课堂中,我们还应该提供当下课堂个性化具体练习中的温馨帮助。把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在萌芽状态中给与消灭,给与纠正,这是最实际最好的课堂化个别教学,最好的个别辅导。
作为身处一线的教师,前后经历了多次课改,深知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而这种反思和实践必须是自己心灵的觉醒,思想的解放,那种一味地赶时髦、求大同,只能使我们的改革走向迷惘。但愿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努力开创语文教学扎实有效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2]裴海安.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M].语文报社出版.2003(08).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宜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