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趣话匾额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匾额,又称扁额、扁牍、牌额,简称为扁、匾或额。中国的古建筑门屏上端,多缀有匾额,其特点为文字不多,寓意深远,措词文雅,书法劲壮美观,匾形庄严肃穆。有二字、三字、四字,最多不过八字。古代匾额大多为木质,也有石质雕刻的。不论木质或石质的,匾额一般为长方形,尺寸以门面大小而定,多为黑漆金字,醒目端庄。有的还配以楹联或艺术雕刻。匾额以其多变的式样、高艺术化的书法,与建筑相互辉映,和谐统一,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
匾额讲究的是内容的意境及文采,它集中表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封建社会,那些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政治规范、政绩显著者,多被赏以匾额,称“扁表”。获得官府或百姓的扁表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其中不乏对真正维护民族利益,为民伸张正义之人的表彰,如岳王庙的“还我河山”匾,老百姓赠给海瑞的“海青天”匾;但更多的是维护封建伦理的匾额,如对众多烈女节妇、官宦人家的表彰,对恪守封建伦常、政治规范起警策、训诫和宣传作用,如《红楼梦》里先皇御笔的“慎终追远”。
古代还有一类官匾,是官员为表白为官初衷和抱负,喜用悬金匾形式昭示民众,并以此为鉴自勉。官匾多悬于公堂之上,内容则以表白为官清廉勤政者居多。如“明镜高悬”“公正廉明”“明察秋毫”等。宋太祖统一天下后,在自己的殿房上悬“公正明”手书匾额,自警治国要公正。
也有相当多的匾额是屋、斋等居处用以寄寓明志、缀饰美化的。如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书塾挂“三味书屋”木质横匾,用语切当,意味深长。如林则徐书斋悬有“制怒”匾额,自警待人处事要冷静慎重。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两块匾额,更是寓意深刻。
古代民间根据礼节和风俗,在人际交往中也有匾额交流,如祝寿时的“寿比南山”,建屋落成时的“华堂永昼”,添子的“文曲星耀”“喜听英声”等。在闽粤台等地民居的大门口、厅堂或楼房上,往往悬挂有与该姓氏堂号有关的匾额,如姓张的家族一般用“金鉴千秋”“渔阳惠政”,李姓用“西陇望族”“北海名流”,林姓用“西河世泽”“九龙衍派”等。
商家的“商匾”,其用字遣句皆寄寓吉祥如意、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等美好愿望。如旧时浙江绍兴酒楼上挂有“太白遗风”“刘伶停车”等长方形青龙匾,显得含蓄多趣。现代商家所悬匾额更是推陈出新,巧构妙句,如饺子馆题匾“无所不包”,石灰厂题匾“白和起家”,当铺题匾“当之无愧”,音响电器行题匾“一呼四应”等,都很含蓄多趣,耐人寻味。
风景名胜、园林古迹的匾额可以使山岳生色、河川增辉。《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机敏动诸宾”,就描绘了题匾趣事。金陵十二钗所居之处题写的匾额有“稻香村”“潇湘馆”“怡红院”“秋爽斋”“蘅芜苑”“大观楼”“缀锦阁”“蓼风轩”“藕香榭”“紫菱洲”等。
题写匾额也多有趣事。据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记载,清代“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梅村给一皮工出身的巨富楼上题写了“阑玻楼”匾额,人们问其含义,吴梅村笑答:“没有什么深含义,只不过是东门王皮匠罢了。”人们听了都捧腹大笑。松江有一个暴发户,性喜奢华,但却目不识丁,一次新居落成,请当地名人郭福衡为其题匾,郭福衡提笔写了“竹苞堂”三个字,主人很高兴地挂了起来,并且四处夸耀。有人告诉他说:“匾额里隐含着‘个个草包’的意思。”气得暴发户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