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铜资源现状与“走出去”战略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我国铜金属矿产资源面临十分严峻的短缺形势。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一大铜消费国,约占全球消费量的20%,但我国铜矿资源储量却与铜消费第一大国的称号极不相称。据2001年国土资源部资料显示,我国的铜金属资源储量1670万吨,储量基础2745万吨,人均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近15年来,我国铜矿储量几乎没有增长,10年内国内矿产自给率从53.7%下降到28.8%,当然投入不足也是其原因之一。
我国铜矿山产量增长也很缓慢,15年来只从30万吨/年增长到60万吨/年,而精铜产量从55.8万吨/年增长到215万吨/年。
由此可知,我国铜矿资源难以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的铜金属矿产资源面临十分严峻的短缺局面。到2010年,现有有色金属矿山还将有32%的采矿能力消失,其中铜矿近20个。
2.我国铜金属原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铜产量稳步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我国铜产量增长速度非常迅速。我国铜产量从建国之初的不足1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超过200万吨。其中,从不足1万吨增长到50万吨用了38年(1949年至1987年),从50万吨增长到100万吨用了7年(1988年至1995年),从100万吨增长到200万吨仅用了8年(1996年至2004年)。在铜矿资源总体短缺的形势下,铜金属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已经凸显出来。一方面,我国铜金属矿产资源条件差,人均拥有量低,另一方面,原材料生产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到2004年铜冶炼的原料构成,已形成国内36.8%(铜精矿、废杂铜),进口63.2%(铜精矿、精铜、废铜)的格局,这种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对进口原料的依存度还会提高。在我国紧缺的有色金属资源中,铜金属原料供需矛盾最为严重。
1.“走出去”开发的可能性和驱动力。
首先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铜工业最主要的矛盾是资源短缺,要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对海外资源的依赖将是长期而唯一的,因此必须形成我国铜资源的国际战略。“走出去”已成为我国铜资源无法回避和拖延的资源战略,我国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在国际市场上配置资源,加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与综合利用,为我国获取重要资源提供相对稳定的来源,实现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源优势。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而且大多具有储量大、品位高、品质好、易处理的特点。例如,赞比亚铜储量居世界第三,铜的平均品位为3.5%,民主刚果铜储量居世界第四,铜品位为4-6%,伊朗铜储量也居世界前列,其品位为1-3%。 而我国含铜量最大的铜矿德兴铜矿的品位仅为0.41%。越南拥有约4亿吨的铝土矿储量,绝大部分为高品质的三水铝石。而我国铝土矿绝大多数为一水硬铝石,含硅高、溶出性能差,被迫采用工艺复杂、流程长的烧结法或联合法生产工艺,与国外处理三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的拜耳法相比,能耗高出3倍左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资源的先天不足而导致成本的较大差异,必将迫使我们转变观念,站在全球的视点优化配置我国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第三是我国企业的经济、技术与管理实力的提高。在实施了20年的对外开放和“引进来”战略后,我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才储备和金融实力,我国铜工业大型采选冶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冶集团等外经型企业凭借其多年的海外项目运作经验、强大的融资能力、央企背景及复合型人才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探索和实践海外有色金属资源开发领域中开拓了新局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已成为铜资源“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者。例如,中国有色集团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海外铜资源开局,对外投资近3亿美元,拥有了一批极具开发前景的跟踪项目,公司已拥有的铜资源量含铜500万吨,正在运作的项目铜资源量含铜3100万吨。
2.“走出去”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与目标。
首先,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保持战略的连续性。
铜资源“走出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长期战略。关系到我国铜工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为此必须在战略上进一步明确,并要保持战略的可持续性。国家应采取的政策取向是:外交、商务、金融、安全等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活动给予政策、法律、投资、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和保护。结合国家对外经济合作项目进行资源开发。建立国家海外风险探矿基金。中国企业则应立足于长期海外铜资源的开发,建立企业本身的资源开发战略,围绕核心主业做强做大,提高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其次,通过“走出去”促进铜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铜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国内供给能力不足呈扩大的趋势,并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加快解决我国铜资源供给和需求的矛盾,除了要立足于国内的节约挖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高在全球配置铜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通过直接投资、工程承包、技术转让、出口贸易、劳务合作等方式促进发展我国稳定的铜原料来源和长期对外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在赞比亚、智利、蒙古、越南、泰国购买了铜矿的控股权和开采权。但是,从推进“走出去”战略格局来看,我国企业在铜资源领域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第三,规范有序,竞争合作,更加积极有效地“走出去”。
当前,我国铜业相关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由于企业间的协调机制并不完善,不规范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们对外经贸的谈判能力。因此,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国有企业间的协调。在争取海外合作合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协调和引导,对于一些重大项目的海外竞标,应当由国家确定参与投标单位,尽量避免中国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为此,要解决体制性与机制,在现行体制条件下,政府部门协调功能还比较弱,既存在制度设计上的缺失,也存在机制运行上经验与操作思路的不足。一方面没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来保证;另一方面,对于跨国竞争认识不足,在有效利用国际规则、积极竞争和有效保护上,缺乏经验和战略。加上企业之间竞争行为的偏差、行业自律组织不完善、相关法律人才缺乏等,增加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因此,要加快改革,完善体制与机制,为建立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体制和机制环境,建立和完善统一对外机制,统一行动,形成合力,这样不至于出现内耗,有利于国家的整体形象和中国企业的共同利益。
第四,实施管理本土化,实现资源报国
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发铜资源和经营矿山或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开发和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要适应一个与母国有着极大差异的市场和管理环境,必须实施管理本土化,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本土化。本土化可以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和抵触情绪。更为根本的是,本土化使公司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达到一种文化的融通,从而使企业长盛不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本土化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有利于东道国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和加速与国际接轨。通过实施管理本土化,实现铜资源的长期稳定开发与经营,最终将所生产的铜原料运回国内,满足国内需求,实现资源报国。
3.“走出去”开发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首先,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铜业相关企业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还不高,总体上还处于转换机制、学习和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无论经济技术实力还是国际竞争经验,都处于幼稚和弱势地位。国此,应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有条件成为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走出去”,推动企业制订和实施海外铜资源开发战略和行动规划,参与跨国竞争,不断熟悉和掌握矿业跨国经营的经验,成为“走出去”开发铜资源的主力军。
其次,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装备。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铜冶炼技术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如湿法冶炼、闪速熔炼技术。大型铜采选冶装备也多是从国外进口,如采场电铲、大车、选场的大型球磨机、过滤机等,冶炼工艺中的闪速炉等都是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及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也需引进。
第三,海外投资缺乏雄厚的实力与资金。企业与国外铜矿基地寻求合作势在必行。但是在国外建大铜矿,投资大、周期长,购买国外一个小型铜矿的开采权至少要几亿美元,购买中型铜矿的开采权则要几十亿美元,国内单个铜企业都拿不出这样大额的资金。目前,国内大型企业每年的赢利也仅数亿元。以2005年国内首家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的铜生产企业江铜为例,其净利润也仅为9亿元,单独投资的资金差距不言而喻。此前,国内一家铜生产企业曾计划参与秘鲁南部一个年产20万吨的铜矿山的投资开发,如果参股30%,初步投资就需8亿美元,企业根本无法拿出这笔资金。同时赴海外投资(包括兼并、购买开采权、合股等)风险很大,“走出去”的企业要有控制风险的实力。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的铜企业还难以处理这样的问题。
第四,缺乏优秀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企业“走出去”开发铜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我国赴海外开发铜资源,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和经验都不足,尤其缺乏优秀的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对此,我们还应当继续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境内培训和境外培训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加紧培养一大批生产技术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精通跨国经营、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外语水平的各类人才,以适应铜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