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阅读创新源自对文本的细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创新源自对文本的细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语文文体特征、阅读教学的分析和反思,探讨了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细读需要立足课程阅读目标,对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作为文本细读的一种方法与尝试,本文在具体阅读策略上从知人论世、调动经验、创新方法上进行文本细读,以具体文本《雷雨》为例进行的阅读策略实践,来摸索其可行性。

关键词:文本细读 阅读创新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239-01

1 问题提出背景

语文教学的核心应该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语文课本得以成立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没有文学作品深入阐释的语文教学是空洞的、虚无的。我们只有对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的作品进行反复的细读、不断的阐释,才能揭示出文章的内在奥妙来。并不是说那些宏大叙述的理论文章没有论及到文学作品,它们也提到了文学作品,不仅提到了,而且还提到了很多,只是当这些作品被提及的时候,它们往往已不再是血肉丰满的艺术形态,而成了被抽空的符号,成了服务于作者观点的没有情感和温度的工具。在我们中学语文课本上,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俯拾皆是,这些作品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审美理解与艺术表达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也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如何让这些经典的作品在现代读者的阅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思想,获得新的启示?直接面对文本,多作细致研读,可以说是探寻经典、创新阅读的最有效途径。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不停地要求学生仔细地阅读文本,可是学生在一遍遍地阅读之后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并没有更深入地了解,更遑论创造性阅读。通常我们都会简单地认为学生是在敷衍了事,但通过一节《雷雨》教学,笔者知道学生创新的火种有时只需要老师一个问题化成的火柴。

2 寻找《雷雨》的主人公

这个问题在笔者看过《雷雨》后就一直存在着。在看完教学参考书之后,这样的困惑就更加沉重了。教参对《雷雨》主题的表述是这样的:这部剧作以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的背景,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是周朴园。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我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雨正在酝酿爆发,这一象征手法正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劳资矛盾日益尖锐、中国工人阶级正在觉醒、旧制度必然灭亡的社会现实。

这样的政治先行的表述在我读书的时候,老师就这样讲过了。但作为现代话剧作的经典,《雷雨》不可能只是一部图解政治现象的作品。如果把这种一元化的表述讲给学生听,他们也许会像往常一样做好笔记,然后背诵。但我同时我又知道经典的存在正是依赖其解读的多远视角。譬如艾略特的《荒原》、李商隐的《锦瑟》等等,正是丰富的、多意象的解读才成就了经典的地位和魅力。

所以,在讲解《雷雨》的时候,笔者做了一些改革:主要淡化人物身上的阶级性符号,让学生依据文本,把阅读体验与讨论结合,这样逐步打开思路。

在上课之前笔者让学生看了《雷雨》原著,还组织学生看了电影作品。在课后出了一道思考题: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同学都能结合作品内容以及自身的阅读体验,各抒己见 ,确有许多精彩的发现。

有的同学认为繁漪是《雷雨》的主人公。她的痛苦最深,而欲望又最强烈,所以爆发的最疾、最猛,也最像雷雨。她是线索。

也有的同学认为周朴园是主人公,从序幕到结尾,周朴园的形象贯穿始终,他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悲剧的发生。虽然观点和教参一致,但理由却已从阶级划分法转向对人性的深度剖析。

学生的观点和答案,笔者并没有判断对错,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重要的不是得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在深入思考问题和细读文本之后所养成的阅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思维取向。

这样的问题比较灵活,既考查了学生有无读作品,如何读作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表现自己的才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众生喧哗”中对《雷雨》这样的名作获得多层面的理解。更难得的是让他们自己有种参与的成就感。

《雷雨》的多层面解读告诉我们,创新是在对文本细读与不断阐释中诞生的,没有对具体文本的阐释与再阐释,所有的创新都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曲解。

3 文本细读的几种方法

解读文学文本,常常需要将已经读过的文本与新的文本连接起来,“贯通”起来,“以诗解诗”,以旧的经验来阐发新的经验,就可能真正地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获得丰富而独特的阅读体验。特别是对那些较为晦涩的作品,最好是联系已经读过得、与之有关的作品来解读,不说迎刃而解,至少也不失为一种“化难为易”的有效方法。

我们在读到到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句子:“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总会联想到崔颢《黄鹤楼》中的句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有了这重重的“联想”,就可以在吟咏之间,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寥惆怅,感受到诗人面对日渐衰落的哀痛与怜惜,感受到诗人爱国忠君却只能“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忧愤与落寞。

真正的经典作品是超时空的,它决不会随着时代思潮的转换而被历史遗忘。现实总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的变化也迫使我们要不断对经典作出新的诠释,进而开采出经典对于当下社会的新的意义与新的启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经典的意蕴是阐说不尽。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满足于对文章的浅层次和概念化的解读。我们要直接面向文本本身,不断对它们作出新的理解与阐释,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创新阅读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