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反刍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反刍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将“反刍式”教学法应用于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将知识吸纳和升华。在学习化学的各阶段,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反刍”教学法;应用

一、“反刍”理论

反刍是指“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返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比喻对过去的事物反复地追忆、回味。”(《现代汉语词典》)。反刍式化学教学的核心在“反刍”,强调学法。主要经历“提出问题”(粗吞),“分析问题”(细嚼),“解决问题”(吸收消化)三个基本过程。反刍式化学教学是一种非常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便于操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反刍”教学模式实践

1.化学概念的反刍

教学过程中遇到有些概念,非常抽象难懂,乍一接触,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听课时感到似懂非懂,甚至在一段时间内,也不能接受下来。如在学习晶体的概念时,学生感到十分困难。晶体的结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的客观物质。这叫学生如何去感受和认可呢?无论老师讲得多么生动,学生还是对晶体结构形成直观认识。从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到微观粒子结构,这一思维跨度太大,学生难以接受这是十分正常的心理反应,作为教师不应急于求成,可以引导学生暂且先记住常见晶体的结构,继续后面知识的学习,等学完本章知识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去认识“晶体”,借助于晶体特点及其对可见的有形物质的作用来确认其存在的真实性。(这就是“反刍”,后面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前面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可能有的教师认为这样会造成学习知识的夹生饭,这一点不必担心,因为我们还有反刍的机会,通过后面知识的学习,我们会从更高、更深的角度去认识以前不能理解的知识,甚至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例如,原电池、电解池、电镀的概念,也需要不断地反刍、再反刍才能被消化和吸收。

2.化学规律的反刍

化学规律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正确理论。对化学规律的理解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如化学平衡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不易掌握,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弄清化学平衡的条件及特征。在学生了解了这些基本内容(粗吞)的基础上,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让学生建立起化学平衡是个动态平衡的概念(细嚼),思路清晰以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只有让学生对化学规律不断地进行反刍加工,才能使其对规律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至于做题时束手无策,无的放矢。

3.知识应用的反刍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理论联系实践,才会使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如对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来解释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而推及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总是吸热方向的反应速率对温度的变化最敏感,变化幅度最大,从而得出温度变化导致平衡移动的方向;教师再通过巩固习题随堂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与学生一起完成问题的答案。化学解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力求严密、正确、完整。

4.知识复习的反刍

在期末复习阶段,首先,要练习读题、审题,注意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题突破点;其次,要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可以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中到边,最后通过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做题后要注重反思,提高答题的准确度。这样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反刍”教学的体会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学习化学不可使学生形成模式化的思维方式,能够举一反三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提出的有创造性的问题,及时给予充分的认同并应善于精讲点拨,训练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不断反复的回顾中得到升华。

总之,教师只要适时引导学生经常对新知识进行“反刍”,使学生在对化学知识的不断反刍的过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温故而知新,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学生所学的知识的消化效果也会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得好。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