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在研究我国城市化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并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和影响因素。最后,政府应该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推进城市化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利用特征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的基本资源和环境,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城市是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加剧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我国的国土面积仅为世界地表面积的7%,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4.6%,人均国土面积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3不到,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只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40%。因此,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 城市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我们综合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后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界定为:以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依据,通过增加存量土地投入、改善经营管理等途径,不断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特征

1、区域性特征。区域发展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动力。区域作为地球表层某特定范围内的地域综合体,有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要素特征,及其固有的形成、发展过程与演化机制,表现出区域固有的演化规律。

2、区位性特征。区域性特征反映从区域宏观角度来讲,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模式。区位特征则强调城市建成区范围内部,不同区位的土地具有不同集约利用的特点。因此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应该把握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规律。

3、动态性特征。要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不能孤立于城市特定的发展阶段去讨论,应该把握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律,去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合理的集约度,并通过对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

4、层次性特征。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不同层次关注的重点不同。对整个城市区域土地进行宏观尺度的集约利用评价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评判,包括总量、结构、开发强度、投入、产出等,强调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用地功能、城市用地结构和城市综合效益最终结果的合理性。

5、无限潜力特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态是城市土地利用系统不断演化的结果。可以说,任何一种城市土地利用状态其集约形式都不是终结的,都是有潜力可挖的。

二、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一)土地区位和土地用途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土地的位置固定性决定了土地区位的差异性。土地的用途不同,其投入产出比例不同,土地利用的效益不同。在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一般是商业用地的投入和产出要远远高于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在竞争条件下,区位较好的地区其地租相对较高,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地使用者其区位选择也会有很大差别。能获得较高土地收益的用途占用区位条件较高的土地,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高;利用能力低的用途只能占据区位条件较差的土地,土地投入产出少,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低。所以城市土地区位和用途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

(二)城市土地供应潜力与人口密度增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区域土地资源总量供给和人均拥有土地资源的面积直接相关。①可以说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直接的资源约束因素。人口聚集是城市的特征之一,城市人口密度增大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越是人口密集的区域,越容易形成人口聚集,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这是城市聚集效应体现在人口这一方面,城市各种要素的聚集,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提出了要求。并且不同要素的聚集程度,会产生不同的土地利用集约度。

(三)土地价格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土地价格对土地集约利用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土地价格是城市聚集相应的体现,这是因为聚集行为导致一定范围内的土地需求增加,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土地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各种要素的聚集使得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增加,土地使用者支付地租的能力增强,不同土地使用者竞争的结果是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在人地关系紧张的城市里,土地资源总量有限,土地供求关系紧张,土地价格增高,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增加。因此,地价水平可以作为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集约潜力的参考指数。

(四)生态环境容量(承载力)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城市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要考虑用区域环境的适宜承载力决定城市的发展可能。②未来的城市发展,资源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城市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决定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最高强度,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限制性因素。

三、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取向

城市化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方式主要分为扩散性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密集性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扩散(下转第26页)(上接第3页)性与密集性城市土地利用优缺点比较见下表。

表1扩散型城市和密集型城市优缺点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知道,密集性城市模式要求更高的环境控制。扩散性或密集性城市发展的选择不能仅被看作是经济效率的纯粹功能标准,而应该是环境标准。

四、两种利用模式的选择与取舍

虽然密集性模式中城市活动加强,土地利用强度高,且保护区域环境上具有优点,但城市建成区内部过高的密度不可避免减少公共绿地面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面对密集性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对地区可持续能力的争论,人们开始提出用“混合利用”来实施密集型城市原理。即在城市内部将各种活动综合,包括服务活动、工业活动以及绿化农业活动。美国马里兰州州长于1997年首先提出“精明累进”这一概念,初衷是建立一种使州政府能指导城市开发的手段,并使政府财政支出对城市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发展至今,精明累进虽无确切的定义,但主要内涵是为了重塑城市和郊区的发展模式,改善社区,促进经济,终止城市向外扩张,保护环境,建设更可居住的环境。

我国现在也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而且在世界上属于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的选择又决定着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然而,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土地集约利用方式,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一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本身就具有动态性的特征。所以,各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方式,以推进城市化健康稳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1)合理控制用地规模,科学预测城市大小;(2)开发计划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已经开发的土地和基础设施;(3)鼓励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反对城市蔓延,鼓励对现有城区及社区中的填充式发展;(4)提倡土地混合使用,避免城市地区单一化、贫困化。住房类型和价格多样化,不同收入阶层混杂使地区充满活力;(5)加强土地收益管理;(6)健全土地税制。

注释

①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第53页.

②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24页.

参考文献

[1]曹建海.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曹雪芹.试析土地短缺与城市化.经济师,2001(2).

[3]祁华清.城市化: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角度.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2.

[4]吴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