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视域下“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的建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试着探讨从高年级同专业的学生中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担任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助理,建立一种“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应用于新生管理,构建师生交流的新纽带,也有效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氛围。
【关键词】辅导员助理 基本内涵 管理模式 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许多高校近几年来招生规模都在日益扩大。在高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多的现实情况下,专职辅导员人数却少有增加。由于辅导员工作是个非常细致和琐碎的工作,人手不足必然导致工作任务艰巨,以致于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的日常工作,无法预料及应对学生思想观念混杂等诸多问题,这就大大增加了辅导员工作的难度。据笔者对广东省部分高校的调查了解,目前在许多高校里,这种由于扩招而导致专职辅导员数量与学生人数不相协调的矛盾正日益加烈,诸如工作任务繁多,工作难度增大,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混杂等问题又一直长期存在,因此,寻求解决办法就迫在眉睫。
一、设置“辅导员助理”的初衷与基本内涵
(一)设置初衷
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多,必然会出现系辅导员所带班级过多,工作量加重,以致无法兼顾众多学生的问题。为此,想要及时全面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工作,就需要建立一支高于学生干部,协助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辅导员助理队伍,将辅导员的“触角”更深入地伸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个性,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辅导员助理这一职务的设立已不在探索、试验阶段,无风险性。早在2000年,湖北江汉石油学院的操绪江书记和杜国锋老师就提出“采用高年级优秀学生当低年级的班主任,即用‘辅导员助理’模式来弥补专职辅导员的不足”[1]。此后,各高校纷纷仿效这一新型的学生管理做法,有的高校还“通过选拔优秀的在读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助理,让研究生在参与辅导员工作实践中,在“传道、解惑、授业”的过程中,作好表率,陶冶情操。”[2]经过10多年的实践检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在实践中已被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二)基本内涵
1.辅导员助理的内涵
辅导员助理是辅导员直属的左右手,是直接为辅导员分担工作,负责整个年级学生工作的优秀学生干部。要求密切联系所带班的辅导员,加强相互沟通,及时向辅导员通报所管学生班级的现状,协调处理好学生中的各类问题,提出所负责班级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维护校园安全,保持稳定。辅导员助理与辅导员是平行关系。它与其他管理学生的角色是有所区别的。
2.辅导员助理的角色定位
学生辅导员助理身为辅导员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生力量。“辅导员助理”作为辅导员的助理和帮手,要积极密切配合辅导员工作,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交流,及时向辅导员通报所管学生的现状。遇到紧急特殊情况(学生心理异常、夜不归宿、人身安全情况等),要协助辅导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保持稳定。辅导员助理与辅导员是上下关系,辅导员助理是辅导员直属的左右手。
二、高校建构“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个高校工作的主体。根据国家教育部2007年24号部长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但从真实情况来看,全国很多高校没达到这个标准。
随着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多,必然会出现系辅导员所带班级过多,工作量加重,以致无法兼顾众多学生的问题。这就使得建立一支高于学生干部,协助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辅导员助理队伍变得比较迫切。总的来说,高校“辅导员缺编”这一现状无疑地给辅导员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在我国现行辅导员制度存在人员配备不足、队伍不稳定的情况下,建设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助理队伍对于缓和教师辅导员队伍的不足有很大的弥补与调和作用。为此,如何帮助辅导员减负,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增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成为了学生工作必须加以探索的重要话题。
三、“辅导员+辅导员助理”管理模式的具体建构
(一)严格选聘
国务院便曾提出“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3]所以辅导员助理的选拔一定要严格和规范,程序公开,公平竞聘,在选聘辅导员助理时,要严格把关。经过竞聘层层选拔品学兼优、作风正派、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高年级学生,能正面引导新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围。
(二)加强培训
在辅导员助理开展工作之前,需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统一思想,明确工作内容和目标,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解答新生在各方面的困惑,并帮助新生合理安排时间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新生较快地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三)全程指导
学生辅导员助理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的转换。“虽然辅导员助理还是学生身份,但在处理学生事务过程中,他们只能是教师角色。辅导员助理一定要注意角色转换,公正无私地处理不同的学生问题。”[4]辅导员助理应明白自己的双重身份,应随着不同的场合而进行相应的转换,更好地对辅导员负责,对学生工作负责,真正做到在学生中起到模范作用,在事务上起到操作示范作用,在生活中起到引导榜样作用。
从高年级的同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担任“辅导员助理”,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中,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它不仅给更多的同学提供一个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工作平台,也能更好地协助辅导员开展工作,给我校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四、“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的应用前景
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引入辅导员助理制度,能有效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解决由于扩招而导致专职辅导员数量与学生人数不相协调的激烈矛盾而引起的诸如工作任务繁多,工作难度增大,多元化的思想观念混杂等问题,同时使得辅导员助理的自身综合素质得以增强。从而组建沟通师生交流的新纽带,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生教育管理方法,可以广泛应用。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90”后,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发展期,难免会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上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而在这极为关键的过渡期,辅导员助理能有效地帮助辅导员开展工作,及时地了解学生成长中的烦恼与问题,适时加以干预引导,减少学生管理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保证学生工作管理有序开展。
建立、完善、深化辅导员学生助理制度,采用“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机制,不仅可以缓解辅导员队伍人员紧缺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更可提高辅导员助理的工作能力与思想政治水平,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教育的目的,无疑是一种双赢的机制。因此,实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操绪江、杜国锋.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助理”模式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61.
[2]周琴.关于在读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助理的思考――基于高校德育工作需要的探析 [J].学理论.2011,(23):221.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8(理论版).
[4]杨小姝.高职院校辅导员助理制度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