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阎建钢:题材永远不是第一位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阎建钢:题材永远不是第一位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获得过五个一工程、飞天、金鹰等国内电视剧大奖的一线优秀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心主任、导演,主持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制作中心“阎建钢导演工作室”,中国导演协会常任理事长。

主要作品:《尘埃落定》、《红顶商人胡雪岩》、《大祠堂》、《中国地》等。

剧本量大,好剧本荒

影视圈:您每年看多少剧本,存在剧本荒吗?

阎:我每年要看的剧本海了去了,几十部,看得累死了,但能入眼的也就三、五部,这算是乐观的,有时候一年都看不到一本好的。

说实在的,剧本的量很大,我们一年的产量就要一万五千集,那剧本肯定是翻几倍不止,去年在广电总局报批备案的就接近三万多集,可以说,剧本量是绝对有保证的,荒的是好剧本。

影视圈:您怎样看待现在的编剧队伍?

阎:编剧委员会月底就成立了,我想行会的成立会规范很多不正常的现象,现在虽然说良莠不齐,但好编剧会越来越多,我是抱着乐观的态度。现在的影视教育学校都有专门的编剧课目设置,这都是从基础技能抓起。但一个好编剧不在于读过什么学校,在学校里只培养一个基本的手段和技能,编剧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感情和文学的天赋。天赋胜于技能,有了天赋说明有很高的悟性,再加上你如果有一颗赤诚的心,你一定能写出好作品来。

影视圈:现在行内很多导演和制片也在做剧本,是什么原因?您也这么做吗?

阎:几乎百分之百的导演都会程度不同地参与剧本创作。一个剧本它只是文学性的文本,转换成视听语言必须经过导演的二次创作,这是正常的。有的剧本在第一层面文学层面都不够成熟,导演肯定会参与修改,或者给予指导性的创作意见,这都算参与创作。但我认为这其实是导演的职责,我的戏几乎每一部我都会参与创作,我把它看成是导演职责,而不是我就是编剧之一,所以我的戏我从来不挂编剧。

影视圈:去年到今年一度流行穿越剧,您有关注这个现象吗?

阎:没有过多的关注,但我知道。广电总局已经有了态度,对穿越剧和神话剧的前景表示担忧,我就不多说了,政府已经有态度,不鼓励,不提倡。

影视圈:我们行内常常说好作品要“接地气”,您怎样理解“接地气”?

阎:接地气的作品是真诚的作品,不仅仅全是为稿酬去写的作品。有与观众产生共鸣的故事,与观众的生活产生对照的场景,最低档次也是能够让他们品尝到审美愉悦的。

影视圈:您刚刚提到不为稿酬去写作品,这现象在编剧队伍中多吗?

阎:据我所知,有大批编剧不是把稿酬放在第一位的,包括一些成名的编剧。像赵冬苓、王宛平等一大批,他们都是有责任心和艺术良知的编剧,不会为了钱去写一个剧本的,我坚信在编剧队伍里这个量是不小的,这部分人也是我们的主流创作群体。赵冬苓(《中国地》编剧)昨天还在跟我讲,有制作人拿了几百万定金给她,她坚决不收,她对那个题材没有创作热情,她就不能接。

影视圈:一部剧的市场反应如何,还是要看终端的选择吧?您会怎么做?

阎:的确有很多播出的剧未必是老百姓的选择,而是电视台的选择。他们也有难处,可以理解。我属于自主生产型导演,我不看电视台眼色,这是我的个性,我相信我的东西是有市场,有需求的。我尊重市场的选择,但不妥协。

好剧本是情感、真诚、责任的投入

影视圈:什么样的影视剧是为市场和老百姓所接受的?

阎:首先电视剧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品,要看你的作品里是不是有普世的价值观,在这个前提下,你再把自己的创作认知或一些喜好偏向放到表达的题材里,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上获胜。如果反应的现象是小众的,收视率肯定上不来。每个创作者都要弄明白自己的服务对象。

我前不久在微博上说过,对电视剧来说题材永远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编导的真诚、演员的投入和制作人的责任感,抱着这种态度,任何题材都可以成为精品。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热门题材都是头一两部出来时叫好叫座,后面跟上来的大部分不行,这说明不是题材来影响市场,而是主创的投入,不仅仅要货币投入,更多的是情感、情怀、责任感、真诚度的投入。

中国的电视剧目前已经是一把主流的艺术钥匙,每年一万五千集左右的产量是世界第一,电视剧受众也是世界第一,这势必要求主创队伍要具备世界一流的水准。所以,如何提升电视剧的品质,多出精品,是每个有责任感的影视创作者最重视的东西。

影视圈:您刚刚也提到了题材的盲目跟风,在这样的市场下出精品的难度大吗?

阎:现在的特定历史阶段,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空间,也给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可以说充满活力。比如,电视剧的单集销售价格,已经从几十万开始突破三百万,像《后宫》和《三楂树之恋》。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我们国家正处在快速上升阶段,这说明市场有活力和容纳度,也给我们看到了前景,所以说发展一定是美好的。但是,越是在这样的市场下,今后的创作任务就是拼品质。

影视圈:就目前来说,打开电视机,雷同的剧太多了,原因出在哪里?

阎:业内肯定有诸如跟风等不良现象,这也是正常的,是电视剧发展阶段必经的一个时期。因为大家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很高,大量的资本涌入,这些不同性质、目的、动机的资金,必然会影响到选题,其中不乏不健康的非良性的资金,但他不占主流。因为有一批致力于影视行业发展的关健力量,比如说导演,编剧,很多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不会为了简单的个人利益而放弃情怀,放弃责任。编导是电视剧创作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我坚信了这一点后,就坚信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不会偏移。

电视剧对很多编导来说既是谋生手段,又是艺术表达手段,所以说,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据我所知,有良心、责任的导演都在呼吁,导演协会的三百多个会员都在做这样的努力,我们都是义工。而且,编剧协会马上也要成立了,我们都会在行会里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影视圈:您在创作的时候最看重什么,什么样的剧本能打动您?

阎:剧本所呈现的人物个性、故事性以及社会意义,要看作品能不能传达我们的民族基因和民族品质。比如说我刚刚做完的《中国地》,反映的是民族气节。《中国地》的故事是有原型的,在关东军的机密文件里有记载,这是一块从未被日军占领过的土地,被日军称为“中国地”,故事讲的是“中国地”上的人是怎么活着,是怎么干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事儿的。

接下来我要做《赵氏孤儿》,这是中国的一个经典故事,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国际上也有影响,这个故事里蕴含着大忠大义,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主流价值观。

影视圈:诠释经典特别容易引起议论,这算不算翻拍呢?

阎:《赵氏孤儿》从未被拍成过电视剧,是有戏曲和电影的艺术表现,但那是不同的门类,不具可比性。我认为,任何一部经典都有被重复诠释的必要性,它需要新的历史关照。诠释经典的责任更大,你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传统,尊重中华民族几千年传下来的价值观、道德观,这不是凭个人认知或哗众取宠而得来的。我们的民族能发展到今天,靠的是文化基因、民族基因,这是我们得以发展几千年的生命要素。电视剧除了要有好看的故事,更要有这样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我一再提及的影视创作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