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古诗,学修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古诗,学修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唐代诗人杜甫,一生胸怀报国大志,他非常崇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写下了许多歌咏诸葛亮的诗篇。在一首题为《古柏行》的长诗中,他用“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的诗句来写孔明庙前的一棵老柏树。有趣的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沈括读到这首诗之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捻着胡须一算,发现杜甫所描写的这棵老柏树的高度和直径的比例不符合实际,便说:“粗七尺(四十围就是树干直径七尺),高二千尺,这棵老柏树也太细长了吧。”其实,杜甫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塑造老柏树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目的是以此衬托诸葛亮的伟大人格。作为一位科学家,沈括在看问题时总是讲究精确计算,而诗歌艺术是不能用科学标准来衡量的。

无独有偶,在我国历史上还发生过另一个相似的故事。晚唐诗人杜牧写过一首著名的绝句《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代有个叫杨慎的人,认为杜牧的这首诗太不真实了,他说:“千里之外的莺啼,谁听得见?千里之外的绿树红花,谁看得见?如果是十里,那还差不多。”于是,他将杜牧这首诗中的“千”改成了“十”。这一字之差,不仅使诗味变淡、境界变小,而且叫人啼笑皆非。其实,杜牧也同样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教你一招】

修辞方法,是指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手段来提高表达效果,使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在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对比、反问、设问等十多种。这里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简单介绍并举例说明:

比喻:指用具体、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表达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方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拟人:把事物写得具有人的特征:人的感情、语言和有动作。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的方法。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反问:指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其中,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用问话的形式把它表示出来。设问是自问自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试身手】

1. 请将下面的诗句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连接起来。()

A.拟人 B.对比 C.设问 D.夸张

(1)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 )

(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4)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2. 说一说下列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写出其中的妙处。()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

(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