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地区)的商业银行与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净利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整体来看我国境内银行净利差偏高,但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业净利差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的依赖性以及央行“法定利差”的限制,是我国存贷利差较高的原因。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差;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37-03

一、存贷利差的涵义

存贷利差是指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平均成本率与资金运用的平均收益率之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狭义的存贷利差仅指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多元化以及资金来源、运用渠道的增加,广义的存贷利差指商业银行生息资产的净收益率水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所指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不同于央行规定的“法定存贷利差”概念,“法定存贷利差”是指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之差。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等于央行“法定存贷利差”;利率市场化推进后,央行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可以对存贷款利率有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两者不再等同。

二、境内外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对比

本部分选择金融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日本、欧盟部分国家、香港地区与我国境内存贷利差情况进行对比,考察我国境内存贷利差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异。鉴于境外并无与中国人民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直接可比的指标,也不公布行业平均的存贷利差数据,本文在利差比较时进行了两个替代:

一是用代表性银行替代国家(地区)。选择发达国家的代表性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对比:发达国家的银行选择美国的“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日本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英国的“渣打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香港的“东亚银行”;我国的银行选择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两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

二是存贷利差指标选择各行年报中的“净利差”,以“净利差”指标替代一年期存贷利差指标。

(一)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净利差情况

2005年至2009年,将工、中、建、招商、民生5家银行作为一个整体,则5年内整体净利差平均水平分别为2.53%、2.50%、2.83%、2.92%和2.23%,基本围绕2.5%线上下波动,最大波幅为69个基点。若以该5家银行代表整个银行业,则5年内行业净利差平均水平为2.60%。

分银行来看,5年内工、中、建、招商、民生5家银行净利差平均水平分别为2.50%、2.31%、2.77%、2.74%和2.78%。其中中国银行的净利差水平最低。低于平均水平31个基点;民生银行的净利差水平最高,高于平均水平16个基点。

(二)发达国家(地区)银行净利差情况2005年至2009年。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三菱日联和东亚银行整体净利差平均水平分别为1.85%、1.81%、1.76%、2.03%和2.05%,最大波幅为29个基点,波动幅度小于我国境内银行。5年内6家境外银行净利差平均水平为1.90%。

分银行来看,5年内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三菱日联和东亚银行6家境外银行的净利差平均水平分别为2.85%、2.40%、2.46%、0.68%、1.14%和1.86%。其中花旗银行的净利差水平最高,高于平均水平95个基点:德意志银行的净利差水平最低,低于平均水平122个基点。

(三)境内外银行净利差水平对比

对比2005年至2009年我国境内5家银行和6家境外银行净利差水平,发现其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我国境内银行的净利差平均水平高于境外银行。2005年至2009年,6家境外银行的净利差平均水平为1.90%,同时期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平均水平为2.62%,高于境外银行72个基点,

二是德意志银行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的净利差水平与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差距较大。2005年至2009年,德意志银行和三菱日联的净利差平均水平分别为0.68%和1.14%,远低于我国境内2.62%的平均水平。

三是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的净利差水平与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相当。2005年至2009年,三家国外银行的净利差平均水平分别为2.85%、2.40%和2.46%,与我国境内2.62%的平均水平极为接近。特别是花旗银行在大多数年份的净利差水平都高于我国商业银行。

由此可见,虽然总体来看我国境内银行净利差水平偏高,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业净利差水平与我国相差不大。此前普遍认为我国存贷利差水平远高于国外银行的观点值得商榷。

三、我国境内银行净利差水平偏高的原因分析

一是对信贷业务较强的依赖性,使得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保持较高水平。我国商业银行较发达国家(地区)银行相比,8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利息收入,对信贷业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境外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仅为50%左右,有相当大部分的营业收入来自中间业务等。

根据各银行年报的数据,分别计算了花旗银行、美国银行、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东亚银行和我国境内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见表1),发现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平均水平高于境外银行。2005年至2009年。5家境外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58.25%,而同时期我国境内5家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平均水平为84.07%,高出境外银行25.82个百分点;如果剔除2008年数据,5家境外银行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51.69%,而我国境内商业银行的同比指标为84.36%,高出境外银行32.67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全能银行模式下的德意志银行,利息收入占比更低,2005年至2009年利息收入占比平均为45.48%,剔除2008年的异常值点后,仅为31.78%,低于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平均水平52.58个百分点。

二是利率上下限的规定为较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提供了某种程度的保护。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仍实行“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无形中形成了“法定利差”的水平,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参考的基准和某种程度的保护。而境外,尤其是金融市场发达的欧美、日本等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存贷利差由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存贷利差缩小。

以日本的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为例,利息收入亦是其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非利息收入亏损较为严重,使其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0%)。但是受零利率政策及竞争的影响,三菱日联的净利差

水平较低。5年的净利差平均值仅为1.14%,低于境外银行平均水平76个基点。

三是间接融资是我国目前主要融资方式,提高了银行的议价能力。在我国,间接融资依然是目前主要的融资方式,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占比较小,1992年至今,我国间接融资比重平均超过80%。融资市场发展不健全无形中提高了银行的议价能力,商业银行有机会获取较大的存贷利差。而境外市场上,直接融资占有较大比重,例如美、英等国的证券融资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以上,间接融资份额较小,银行的议价能力较差,存贷利差较小。

四是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境内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利息及时收回。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目前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以本文对比的5家境内商业银行为例,2005年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为3.40%,2009年已经降至1.24%,下降了2.16个百分点。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也使得利息实现了及时有效回收。由于净利差是事后核算的指标。在生息资产一定的情况下,较低的不良率和较高的利息回收率能提高净利差水平。

四、结论与启示

一是在利率管制条件下,我国境内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较高,但境内外的差距并不显著。通过对比我国境内外银行净利差水平可知,我国利差水平略高于发达国家(地区),但是总体水平差距不大,特别是欧美银行的利差水平与我国极为接近。这一结论否定了之前普遍认为的我国利差水平大于3%,而发达国家利差水平不足1%的观点。当然,我们也并不能就此认为我国利差已经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对接,因为我国目前的利差水平是在利率管制的前提下实现的,央行无形中提供了对商业银行的保护。

二是直接融资占比的扩大会引致利差平均水平逐渐回落。随着我国融资结构的不断调整。直接融资的规模和比重将逐渐加大,企业将逐步减少对间接融资的依赖,降低银行的议价空间,进而导致利差水平逐渐回落。

三是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资金成本、管理成本、风险溢价和利润要求等要素,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完善包括分产品、分部门、分客户的完整业务数据系统,合理测算各种产品的成本、风险和收益,进一步提高定价能力。确保合理的利差水平。

四是商业银行应努力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较为单一,利息收入仍是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应以融资结构调整为契机,在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服务于保险、债券、股票等中间业务的收入比重。以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各银行2005至2009年年报。

[2]郭妍、张立光、郭森林,《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合理性的实证分析》,《上海金融》2007年第3期。

[3]李成,《利差演进、利差层次与我国利差结构分析》,《金融论坛》2004年第6期。

[4]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信贷剩差变化及对策研究》,《金融论坛》2009年第3期。(责任编辑秦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