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金融海啸冲击下的民营制造业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金融海啸冲击下的民营制造业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何科学评价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得失?本文重点考察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民营制造业因为被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拒之门外,显得格外风雨飘摇。制造业资金密集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危机背景下必然陷入经营困境。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应该得到政策扶持。政府推行的经济刺激计划,理应兼顾我国民营制造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一、金融海啸冲击下的民营制造业危局

1.金融海啸下民营制造业持续衰退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因为既没有得到政府的及时关注又缺少应对危机能力,民营制造企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2007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政策趋紧,资源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融资困难,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减缓,外部出口需求下降,使我国的民营制造企业步履维艰。从里昂证券(CLSA)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可看出,2008年9月份以来,我国制造业连续7个月处在衰退状况,其中,2008年11月中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8.8,创2004年4月该指数设立以来最低。具体见下图1。

2.民营制造业的经营困境分析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都规模较小,绝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范畴,尤其以小企业为多数。融资渠道狭窄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且其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外源融资方面,对于股权融资进入股票市场门槛高,民营企业不易取得公开发行上市的资格。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很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大体是50%-60%,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不到1%,银行贷款大约在20%左右。可见民营企业的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一旦其经营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出现财务危机。因而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民营企业首当其冲遭遇淘汰。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资金密集的特点决定了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撑自身的发展。在过去10年,中国制造业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快速发展期,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也刺激着企业家日益高涨的投资扩张热情。然而,此次金融海啸和经济危机的来临,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之前制造业发展迅猛,许多企业保持着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而这种增长基本上是靠投资拉动的,在对未来预期一片光明的前景诱惑中,使企业不断扩充产能,扩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而忽视了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而,在危机来临时,很多企业还处于新一轮扩充投入过程中,在整个投入没有完成时是不可能见到效益的,然而经济危机的来临使企业的产销渠道不畅,现金流断裂,企业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不接着投入,前期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而继续投入却没有资金支持,企业经营陷入了双重困境。

二、政府对经济的救助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在经济冲击下越发显得弱小无力的民营制造企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和希望寄托在国家的救助上。然而从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具体内容来看,情况并不乐观。

1.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结构

自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各国政府先后出台救市政策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也相应出台了总额约4万亿的经济促进政策。“4万亿”投资的具体构成是,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具体的投资结构可以由图2可看出。

2.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效益分析

经济刺激计划对国有企业发展初具成效。国家4万亿投资和十大行业振兴经济计划中,大部分资金向了国有企业,且经济促进计划自出台之日以来已颇具成效,这一点可从各个行业的反馈情况看出:电力方面,今后两至三年内将建设规模为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万公里、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民航方面,在2010年底前投资4,000亿元人民币建设机场;交通方面,第四季度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100亿元,力争明后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铁路方面,今年将争取超额完成50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今年投资规模的两倍;水利方面,四季度中央将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方面,国务院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并核准总投资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房地产方面,通过三年多时间,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经济适用住房,总投资可能达到9,000亿元,每年可带动投资近6,000亿元。同时,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经济刺激计划对民营经济惠及甚微。在巨大成效的背后也不难看出,民营制造业很难在此次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分一杯羹。垄断势力总是以种种理由拒绝民营资本,刺激经济的投资也多是在垄断企业内部循环消耗了,很难惠及民营企业。由上图2,在国家此次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投资方向第一是民生工程,第二是农村农业农民的需要,第三是基础设施的建设,第四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投资,第五是生态保护、保护环境的建设,第六是用于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投资。可见,国家的经济刺激计划并未将民营企业作为扶持重点之一。且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造成的后果是银行系统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赢利性考虑,在控制贷款总量时首先把中小企业作为控制重点。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民营制造业获得银行贷款愈加困难,民营企业的生存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的经济刺激资金过多的被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空间、拥有巨额利润的国有垄断企业所拥有,很大程度上压缩了民营制造业的生存空间,挤压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机会,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2月份又增加近1万亿元,也就是说,目前全年五万亿元的新增贷款目标已经完成了一半。但在1月份已实现新增贷款中,90%以上的贷款流向的是国有企业中标的政府工程,民营企业仍是在夹缝中生存。

三、政府扶持:民营制造业解困之道

当前,民营经济占中国经济总量高达70%,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营经济的长期衰退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失业率上升、楼市股市的泡沫崩盘、经济衰退、税收锐减等。从上图2的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结构可看出,政府救助资金绝大多数投入了国有企业,而对占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惠及甚微,使得民营企业的生存愈加艰难,据估计,目前中国90%以上的制造企业遇到了财务困难,50%已处于半停产状态,20%已经停产和倒闭,而由此导致的失业人数高达2000万以上。从上图1中里昂证券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也可看出,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我国民营制造业处于持续衰退状况。因而,在市场的“无形之手”已经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改变过去听之任之的态度,承担起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

1.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投入

目前,政府的拯救经济计划资金大都流向了公用事业建设,而对民营企业惠及极少。政府在公用事业上的投资的确可以带动一部分就业,但收效不大,我国90%的就业仍然是由占经济比重70%的民营经济提供的。就基建工程来说,虽然在国家投资建设的时候可以带动部分就业,但工程完成之后雇佣的工人仍然面临就业问题,而所修建的基础专案大都不是能持续产生效益的专案,根据计算,上世纪90年代我国靠投资拉动GDP的效率为50%,而现在只有16.67%,足见形势严峻。因而,要走出经济危机,政府经济刺激计划不应一味将焦点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效应,而应适当向民营中小企业倾斜。虽然将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确实可以带动GDP增长,但如果不能真正改变制造企业生存的现状,失业问题仍然会很严峻,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因而,政府应适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投入,在必要的时候,政府也可以投资优质的民营企业,给民营企业注资。政府注资,企业不仅不用支付利息,还可借此加强技术改造。而国家注资可采取优先股的形式,而不以普通股出现。优先股只分红,不影响股权结构。

2.构建民营企业信贷支持体系

融资难是导致民营企业对金融海啸抵抗力不足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造成的后果是银行系统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和赢利性考虑,在控制贷款总量时首先把中小企业作为控制重点,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而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后,信息不对称、综合竞争力不足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融资渠道的疏导作用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促进构建民营企业信贷支持体系,专门对民营企业融资进行支持。首先,应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上文分析可知,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而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建立良好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由于中小企业大都信用不足,则必须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这种担保体系可采取企业联合互助担保形式。其次,在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的利益与风险机制约束使得现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严重不足,政府应牵头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再者,可通过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苏中明.我国民营企业信用的缺陷及改善对策[J].财会通讯,2006(10)

[2]杨树林.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探索与实践[J]. 财经视线2008(29)

[3]肖静.关于加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3(6)

[4]叶 夏德 周兴荣.略论民营企业的信用困境及其治理[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8(12)

[5]梁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融资状况调查报告[J].金融研究,2005(5)

[6]倪光.对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J].财会研究,2005(1)

[7]李志赘. 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

[8]徐璋勇.试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支持体系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2004(7)

[9]杨霞. 借鉴国际经验构筑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