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健:“骑”到音乐的“马”上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健:“骑”到音乐的“马”上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巴赫的作品向来被认为拥有圣洁、空灵的气质,堪称“能与上帝对话”的音乐。而他为大提琴所写的六首无伴奏组曲更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品,成为了历来大提琴家们的“试金石”。迄今为止,全世界录制过这套作品的音乐家寥寥无几,就连已故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都坦言这是自己六十岁之前绝对不敢录制的作品。

2013年11月14日和15日,大提琴家王健将在上海音乐厅演出巴赫的全套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也是这部极具分量的作品在问世近三百年后在上海的首演。演出前,上海的几家媒体得到了一次和王健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大家的话题自然围绕着巴赫展开。王健讲起巴赫来轻声细语,如同一条川流不息的小河,却句句直击事物的本质。其中几度失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中了。那一刻,不禁让人感觉语言太过贫乏,唯有音乐才能道清一切……

振动就是起“鸡皮疙瘩”

王健认为,巴赫音乐的一个特点,就是在迷惘中寻找力量。“巴赫是一个教堂里的作曲家,他写的很多作品都有祈祷的成分,是一个脆弱的灵魂在造世主面前的态度。就算你没有,你也能听得见,那是很虔诚的,以一个弱者的姿态来体验人生。”由于大提琴的音色是比较内敛的、沉稳的,而不是很宣泄、很刺激的,所以很多大提琴音乐里都表现了一种孤单的情感。“有一位外国哲学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活了一辈子,总算认识到我们的灵魂是孤单的。”王健觉得大提琴和中国的古琴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乐器。每当不想练琴的时候,他便会拉一段巴赫给自己听,感到自己的心灵有一种被清洗的感觉。“有的时候,你在灵魂安静下来、孤单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一些更深处的东西。”

和有些演奏家特别强调个性主义不同,王健却表示自己不会刻意把音乐做成什么样。他主张音乐家应该像反声板一样,用琴弦把音乐反射出去。“我经常对学生说,如果把音乐比作一匹马的话,你们现在的演奏有点像牵着马在走。你们应该骑到马上去,让它带着你们走,这样音乐会比较自然一点。”王健觉得,音乐家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非常敏感的,容易被振动,“只有你自己被音乐振动之后,才会去振动别人”。那么什么是振动呢?“人天生就有振动啊,有时看电影、听音乐,鸡皮疙瘩突然起来了,这就是振动。就像某位外国哲学家所说,在你听到美好音乐的那一刹那,你会觉得自己近乎神圣,那是很美好的体验。”当被问及有没有被自己的演奏感动到流泪时,王健坚持说,那绝对不是因为自己的演奏怎么样,“完全是音乐,音乐。”他忠实于作品本身的态度可见于此。

在王健看来,巴赫的音乐可塑性非常强,没有任何两个人拉是一样的,“不像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有一个整体框架和色彩在里面,不会在根本上有变化”。巴赫的组曲是一部非常没有遮掩的作品,百分之百地反映着演奏家的内心世界,“所以,如果你想听一个大提琴家真正的音乐风格和审美理念,你一定要听他演奏巴赫”。

巴赫表现了大提琴最精髓的部分

其实,早在2010年,王健便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分三天上演了巴赫的全套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成为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国内公演过这部作品的大提琴家。王健说,每次演出巴赫的无伴奏组曲都是一次相当大的挑战,因为实在是太难了,压力太大了,“这些曲子的格式都很细微复杂,不像那些和乐团或钢琴合作的作品,框架比较大一些”,所以一般来说,大提琴家们都不太愿意演奏巴赫的作品。

三年前在北京的演出,一开始王健自己也没有什么信心,不知道观众的反应会如何。没想到演出的效果非常好,很多人听了第一场以后,立刻买了第二场、第三场的票,大家基本上都是连听了三天,上座率高达90%。回忆起那次的演出,王健感慨万分:“观众非常安静,我在台上能感觉到他们是在用心聆听的,让我觉得在中国碰到了全世界最好的观众。”

这次在上海,王健则分成了两天来演,第一天演奏第一、第二和第六组曲,第二天演奏第五、第四和第三组曲。为什么以这样的顺序安排呢?王健解释道,这主要是考虑到了作品的调性。“第一首是G大调,用来开场比较自然,第二首是D小调,第六首是D大调,把这两首放在一起是同主音大小调的对比,比较好。第五首和第三首分别是C小调和C大调,第五首相比之下比较幽静,音域很低,第四首开始明亮,第三首是非常明亮的,这样听起来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感觉。”

巴赫的这套杰作按照当时流行的法国风格组曲谱成,每首组曲包含六个快慢不同的乐章,无论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还是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王健认为巴赫完全发挥了大提琴这件乐器的品格,表现了它最精髓的一个部分。“当时大提琴还不是独奏乐器,只是个伴奏乐器,但是巴赫已经能听到这个声音,这是非常超前的。”可惜这部作品对于那个时代的大提琴家来说太难了,没人能拉好,它在失传了两百多年后,直到1901年才被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重新发掘出来。“这些曲子真的非常了不起,它不像有些组曲之间多多少少有些相同的地方,这六首作品中的每一首都彻彻底底不一样,非常丰富、多姿多彩!”因为作品是作于“古乐时代”的,因此王健在演奏方式上也力求“复古”,尽量减少揉弦的使用,回归“本真”的感觉。这也是目前业内比较公认的处理方式,“巴赫组曲就是给人以最朴实原始的感觉,没有丝毫华丽的装饰”。

曾有乐迷向我表示过这样的担心:对巴赫的大提琴组曲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恐怕很难再听到让自己更为满意的版本了。其实,对于那些不朽之作,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偏好。只是,如果正如王健自己所说,他更愿意被音乐“带着走”的话,那么也许,他手下的巴赫,会更接近最真实的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