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空巢”是道风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空巢”是道风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空巢家庭在西方出现较早,并已经成为老年人家庭的最主要形式。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英国和法国老年人空巢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比率都已接近90%。在中国,近10多年来空巢家庭在老年人家庭类型中的比例急剧上升,其中上海尤其突出。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空巢家庭占老年人家庭不到10%;进入90年代,随着上海市政建设步子的加快和住房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年轻家庭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从大家庭中分离出来,相应地有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

空巢现象的出现十分正常,空巢家庭的增多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出国人员的增多、流动人口的增加、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执行以及住房条件的改善等等,家庭必然出现小型化。也就是说,“空巢”是一道必将出现的风景,各个年龄段的人们都应坦然面对。

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近期调查显示,空巢养老已经成为老年人养老的一种重要形式,与非空巢家庭相比,他们的生活状况存在一些差异,集中表现在:

(1)空巢家庭老年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生活的独立性强,经济收入相对较高(无论城乡,空巢家庭老人在经济收入上远远高于非空巢家庭),总体经济保障较好。

(2)在空巢家庭老年人中,男性多于女性,低龄和中龄老人比例相对高,高龄比例相对较低。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遭遇丧偶事件后,有部分空巢家庭老年人会选择与子女共同居住方式,尤其是女性老人,更容易被子女家庭接受。

(3)空巢家庭以老年夫妇共同居住(75%)为最主要的形式,因此 没有特别的孤独感。

(4)空巢家庭老人常能得到子女的关照,与子女的交往情况良好,85%的每周有交往;而非空巢家庭老年人,因为有同住子女的照料,与分开居住子女每周有交往的不到70%。每周交往3次及以上的,空巢家庭老年人有33.2%,而非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只有16. 8%。

(5)空巢家庭的老年人的心理状况良好。我们选用了三个主要指标,用“自己的事自己决定”来反映老年人的自主性,绝大多数(95%以上)老年人有自主性和独立性,且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要稍好些;用“是否经常感觉孤单”来反映老年人的依赖性,发现70%~75%的老年人并不觉得或不太觉得孤单,且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更少有孤独感;用“遇事想得开”来反映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多数(80%)老年人有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但与前两项不同的是,空巢家庭的老年人要稍差些。

老年人的空巢家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必然现象,而且还将随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的成家立业变得越来越普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老年人要树立自我养老、互助养老意识

未来社会的老年人不应再以享受“含饴弄孙,子孙绕膝”为乐,要注重自我调适和配偶之间的相互照顾,把生活注意力从子女转移到自己和配偶身上,重归两人世界,培养多方面的生活乐趣,建立起老年人之间的自助互助联系体系。

二、鼓励子女对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慰藉

社会竞争的激烈,决不能成为子女忽视照顾老年父母的借口,空巢家庭的出现,也决不能成为子女“逃避”关心老年父母的理由。国外提倡的“回归家庭”,鼓励老年人尽可能长地生活在社区内自己家里。近年来,很多努力创业的“新上海人”购买了同层分套或跃层住房,接空巢父母从老巢到新巢生活,创造出“分而不离”的养老形式。

三、要在全社会倡导为老服务

建设各级各类老年设施,如日间托老所、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等,以帮助空巢家庭老人消除白天孤寂,免除繁琐的家务以及解决生活护理上的困难。鼓励各类老年产业的发展,为空巢家庭老人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立空巢老人信息库,组织每日探视的志愿者服务,安装救呼装置,如紧急救助铃、阳光呼叫器等,给空巢老人尤其是高龄、病残、独居老人编织安全网。同时,还要发挥邻里互助的功能,相互照应,发挥社区对空巢老人的生活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