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凝聚社会共识应对突发性重大灾难事件实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凝聚社会共识应对突发性重大灾难事件实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突发性重大灾难事件发生时,如何凝聚社会共识,掌握主动权,弘扬主旋律,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关键词:突发性;灾难事件;社会稳定;新闻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震惊中外的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各大主流媒体在整个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凝聚社会共识,掌握主动权,弘扬主旋律,打好稳定仗,起到了在大灾难面前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新闻媒体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公信力与引导力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新疆作为我国边疆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它的稳定、和谐,关系着全国的安宁与发展。在此次大地震来临之际,举国震惊,社会上弥漫着各种各样紧张气氛,此种情况下,如何有效控制与防范谣言,积极抗震救灾,考验着新疆各大媒体。这种情况下,《新疆日报》又是怎样做的呢,如何及时准确报道现场状况,凝聚社会共识,团结力量,积极抗震救灾?

一、灾难性事件

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燃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两类,它具有突发性,灾害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定,近几年灾难性事件频发,如何在现代环境下进一步完善报道,在报道过程中,有效应对灾害,从大处着眼,统筹全局,彰显我国民族精神力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小处着手凸显人文关怀,服务人民利益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社会共识的含义及作用

社会共识,即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通过社会共识,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到特定的方向上来。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社会共识,协调行动,促使重大事件的解决,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灾难性事件中,凝聚、引导正确的社会共识重要作用有:

(一)正确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有助于灾难事件的处理解决。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使其在凝聚社会共识方面有突出的作用。新闻媒体正确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能够促进事件的解决。在灾难发生时,新闻媒介是灾难事件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公众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是政府对公众发言的渠道,是政府和公众得以沟通,共同解决危机的桥梁,正确引导社会共识,及时公布汶川地震的时间,地点,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从而可以起到广泛的社会动员,帮助社会各阶层统一认识,使政府和公众明确面临的困难和应该采取的措施,迅速组织社会救援。了解真实的情况,才能够形成正确的共识。

(二)正确有效地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灾难性事件由于其灾难性,破坏的巨大性,对人民伤害极大,很容易引起混乱和恐慌。而新闻媒介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在面对灾难事件时,新闻媒介正确引导舆论有助于澄清事实、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新疆虽然不是汶川地震发生地,但是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环境,维护其稳定对整个社会具有有重大意义。新疆各大媒体报道新闻合理安排策划,及早的传递相关的信息,主动引导舆论,可以缓解公众的紧张情绪和恐慌心理,使公众准确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从容面对危机,以做出应对措施来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新疆日报》及其对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

《新疆日报》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委员会机关报,是全国唯一一家用四种文字出版的报纸。也是全国唯一一家由主席两次题写报名的党报。《新疆日报》源于1915年的10月创刊的《新疆公报》一直以来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宣传自治区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新成就,传播各种信息和知识,反映民族群众的呼声。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立刻成为全国以及全世界公众眼球的聚焦点。中国各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并邀请国际媒体报道,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迅速,及时,公开,大规模的对这次重大灾难事件进行报道。地震发生后,《新疆日报》作为新疆地区的主流媒体在整个事件报道过程中紧跟中央媒体的步伐,掌握主动,转发权威信息,公布汶川地区的真实情况,弘扬主旋律,维护了新疆地区的大局稳定,并且团结疆内群众,提高人们的社会团结意识,为灾区人们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降低灾害损失

本文选取从2008年5月13日到200年5月23日《新疆日报》对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为样本,从报道内容,数量,图片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调研数据分析如下: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2008年5月13日到5月23日,《新疆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共有334篇,这期间报纸的大部分头版头条都在报道汶川地震事件,并用多个整版,大量篇幅来报道此事。其中报道内容侧重点放在地震的灾情救援、关怀捐助方面,这两类新闻报道占所有报道的76.9%。报道最多的内容为关怀救助占所有报道的43%。

(一)大量集中性报道凝聚社会共识,团结社会力量。灾情发生的第二天,《新疆日报》即刻作出反映,通过头版头条以及要闻共六篇报道,通告汶川地震的相关情况,使疆内人们了解基本情况,引导舆论。此后几天集中报道汶川地震事件,与全国各大媒体同步。震情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持续,使大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此次地震基本情况有了总体的了解,同时对所在地的相关情况了然于胸。由于新疆并非地震的发生地,因此将报道侧重点放于关怀捐助上,此时对于新疆地区人们来说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捐款捐物,尽自己的一份力。通过大量的报道,很快形成社会共识,向地震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大地无情人有情,心系灾区献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成为社会的共识。正确的社会共识对社会稳定,灾难性事件的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新疆日报》对汶川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有关地震知识的报道只有11篇,只占样本的3%。《新疆日报》着重报道灾情以及救援捐助,凝聚社会共识,全力抗震救灾。但是此刻人们也十分关心相关地震知识,如何防震,如何在地震中自救互救等。新疆是地震多发区,人们的关心度更高,借此汶川地震普及地震知识是很好的时机,但是《新疆日报》却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理应通过汶川事件,挖掘与之相关的本地新闻资源,做成“独家”,增强当地大众对于新闻的地缘接近性。

新闻媒介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舆论,需有助于防范此类危机的在此发生。使人们了解相关地震知识,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才能更好的规避风险,新疆属于地震多发区,因此地震知识的报道也也是报道的重点,是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新闻媒介理应予以重视,加大报道力度。

由新闻图片统计数据可知,关于救援以及灾区现场的图片有42幅,近于样本总数的一半,捐款、献血相关图片与救援、灾区现场的新闻图片持平。新闻图片着重展示灾区现场状况,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引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在凝聚社会共识方面新闻图片有重要作用。新闻图片是对现场的直接展示,使新闻报道更加真实可信,现场的感人场面可增加疆内群众对于灾区人们的同情,从而促使全社会凝聚在一起,为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新闻媒介在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凝聚社会共识的注意事项。

突发性灾难事件由于其破坏性及影响性巨大,新闻媒介在报道此类情况时应着重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有效密集的传播,凝聚正确的社会共识。人类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发展日益迅速的同时,面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时,面临的风险状况也逐步增加。汶川事件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在其发生之初,就引发公众对信息的高度关注。汶川地震发生后,公众希望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行动,急于知晓事件发生情况、态势和发展过程,急于知道政府目前的态度和所采取的相关处置措施。《新疆日报》抓住疆内人们迫切希望了解危机变化趋势的心理,把有关危机态势、发展过程等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每日公布危机情况以及权威部门的应对措施,尊重、维护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如果新闻媒介在这种时候缺位或是信息传播不够及时、准确、充分,各种流言就是大肆传播,加剧公众的恐慌心理。在当今时代,消息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公众如不能从正常的,权威的渠道获得信息,就会转向其他渠道,从而造成小道消息、传闻的泛滥,进而形成公众对媒体和政府的不信任,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和混乱。尤其对于新疆来说,政治环境极为敏感。所以,新闻媒介必须主动出击,主导引导舆论,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 ,形成共识,促使问题的解决。

(二)在报道过程中,将事件与当地人们实际关切点想结合,引发共识。通过融入本地元素,增强发生事件的贴近性,在报道事发地汶川地区的现状,使人们了解情况,形成共识的同时,把与地震有关的知识告知疆内大众,疆内大众关注汶川,也关注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发生类似事件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引发新的共识,从此将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

(三)对灾难事件中的受害者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新闻媒介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危机事件中受害者,以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关注危机事件的人们,危机事件带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等,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关怀的报道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得到振奋,从而产生积极的效果。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道主义情感,体现出关切之情和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社会效果,起到呼吁真情、警示社会,推动预防的作用。充分的人文关怀,也使远离内地的疆内了解到政府的真情实意,从而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达成民族团结的共识,整个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度难关。对于新疆而言,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