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言发展与语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言发展与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内容摘要: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它的社会性,语言是全社会成员在一起使用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主要靠创新,在你的积累中没有创新,这个民族就会走向灭亡。

关键词:语言发展语言生活语言现象语言运用语言训练

一语言的发展

(一)什么是语言及语言的重要性

能源、物质和信息是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信息的主要载体就是语言。那么什么是语言呢?语言是用声音作为形式,用一切事物(意义)作为内容的符号系统,是在交际、思维、心理调节、文化记载等领域用来表达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有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有使用频率的不同通过语言学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认识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因此语言象空气一样,成为人类时刻不能缺少的工具。有人说拥有语言就是拥有财富。我们还要说一个人的语言素质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只有人们对语言和文字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掌握和使用语言为社会服务。因此,语言学理论常识,应该作为国民的一种基本素质得到重视和普及,特别应该在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中得到普及。因为国民的全面素质教育主要在中小学时期进行,语言学理论的素质培养又是通过语文教师进行的。

(二)语言的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和网络媒体的发展,群众的语言生活也出现了空前活跃的新局面。新词新语层出不穷,比如,“非主流,给力,纠结,,水准”等等。有的外来新事物有了意译名词后,又产生新名词和他共用。比如,“再见”和“拜拜”,“出租汽车”和“的士”。由于新事物的大量涌现,许多旧词也延伸了新的含义。如,“工程”这个词,词义扩大,构成的词组有“智力工程”,“希望工程”,“送温暖工程”,“菜篮子工程”等等。还有一种更为开放的,英文字母直接介入的新形式也出现并使用开了。如,“FAX”,“MM”,“RP”。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流行语是一定时期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反映。新词新语的大量涌现,总是发生在社会最开放的时期。比如我国外来词吸收的高潮第一波是佛教传入的魏晋隋唐,第二波是明代万历年间天主教传入时期,第三波是鸦片战争以后,五四前后,现在我国又面临新一波外来语吸收和新词创造高潮。新词新语多数来自权威性较高的地方,比如经济发达的地区。有个时期从香港,上海流传开不少词语。如“火爆”,“大排档”“郁闷”,“炒鱿鱼”,“潮人”等。我们现在面临的世界是必须互相交流才能发展的世界。

伴随教育的普及,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语言运用还出现一种求雅的心理。这种求雅心理的典型表现是术语的泛用。专业术语原来只是在某些专门行业或学科中运用,但随着社会科技化程度加深及大众传播工具的发展,许多专业术语逐渐看着出原来的狭小空间而进入到更广阔的使用领域。如“XX大战”不只是一个军事用语它还可以指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争夺。“倒错”、“驱动”、“辐射”、“接口”、“正反馈”等词语纷纷由科技领域进入到日常生活领域。这种现象反映出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上对科学的尊崇态度。语言的雅化是另一个表现是对一些文言词的启用。例如“含”与“包括”同义,但比“包括”少一个字,更有文言味。信“总而言之”造的“广而言之”启用了文言虚字“而”和“之”。此外,用婉曲的方式表示人们忌读或尴尬的指称对象,也体现了求雅心理。如“WC”、“洗手间”、“唱歌”渐渐取代了“厕所”,未婚的大龄男女被称作“剩男”、“剩女”,“残疾人”代替了“残废人”,“智残”取代了“低能”、“弱智”都是求雅心理的产物。

众所周知,语言发展便能丰富,而且,任何社会上的语言创新、文体变革,都是以人们暂时不习惯的变体代替已经习以为常的正体。比如说前一阶段有人对大商店使用“广场”一词感到不习惯。其实这个词词义扩用在香港已有好长时间了。

不少新词新语和流行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范儿”、“宅男”、“伪娘”等,活跃在人们的口中,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语言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它的社会性,语言是全社会成员在一起使用中“约定俗成”的,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主要靠创新,在你的积累中没有创新,这个民族就会走向灭亡。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日常用语,呈加速发展的态势,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也赋予了语文新的内涵,人们对语文的使用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工具性。因而,作为基础教育基础学科的语文,其教学必须在遵循自身特点,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与社会接触,适应时代。

二、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要性

在人类社会中,语言是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自从人类产生语言之后,人们沟通思想、抒怀、介绍经验、阐述理论等,最普遍使用的就是“说”形式,一个人在一天中,可以不动笔写,但不要能不动口说;一个人在一生中,不管他从事什么事业,“说”的言语要比“写”的文字多得多。

“说”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说”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所应培养的能力,而当今我国中学生的“说”的能力怎样呢?据调查,现在学生“说”的能力是很低的,远远没有达到大纲要求和社会实际的需要,在课堂里,被指定回答问题的学生,十七八是低头弓背,面红耳赤,声音细小令人难以听清,更不要说辞不达意,语无伦次了。在讨论会上,有许多学生本来心里有话想说,但因自知“说”的能力不强,性“说”不好出洋相,只好缄默不语。从道理上讲,口头说话应比执笔作文容易,但现在的中学生尽管作文水平不高,却普通不怕作文而怕发言。

为什么学生“说”的能力如此低下呢?这除了学生的社会能力较差外,还与中学语文考试只有笔度而没有口试,促使语文教学重“写”轻“说”,“写”的练习多,“说”的练习少,甚至取消“说”的练习有直接关系。

(二)加强“说”的训练应采取的措施

重视“说”的能力的培养,切实加强“说”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课题。如何改革语文教学,加强“说”的训练呢?我以为必须重视采用“复述课文”、“课堂答问”、“口头作文”、“演讲比赛”、“即席答辩”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说”的训练。

复述课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由“读”到“说”的桥梁。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或简单复述,或详细复述,或创造性复述。课堂答问是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一种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方式,可是现在有些学生胆小、腼腆、不肯答问,课堂里常出现“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局面。我们可以把发言答问是否积极,列为学习态度评定的依据,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我们还可运用“讨论式”,开创学生积极发言的新局面,口头作文是训练“说”的能力的基础形式,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认为中学阶段必须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甚至很有必要开设口头作文课。有一位语文教师,每次上课前,都拿出5分钟的时间进行命题口头作文训练,结果他教过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强,整体语文素质较高。“演讲比赛”侧重训练议论能力;“即席答辩”使学生无法事先准备而必须即时迅速构思腹稿,立即有条不紊地说出来,这对于训练学生说话出口成章,大有裨益。

语言和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说”的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加强课堂语言,即“说”的训练。唯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结 语

语言只有创新发展,才能丰实、才有生命力,只有切实加强学生语言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