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三袋麦子》说开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三袋麦子》说开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三袋麦子》是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就这篇童话选入教材的成功性来说,具体体现在这篇童话内容本身、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它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上。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三袋麦子》 文本 价值观 想象

《三袋麦子》是实验教材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三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法处理这袋麦子:小猪把麦子先磨成面粉,然后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最后都吃光了;小牛则先保存起来,等到家里的草料和杂粮都吃完了以后,再慢慢享用,一年以后,还剩下半袋麦子;小猴把麦子全种下了地,一年后获得了大丰收,仓库里堆满了麦子。尽管故事是如此的简单,却不会影响这篇童话作为教材的成功性,同时,这篇故事所带给我们关于教学评价观上的启发丝毫也不亚于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后获得的收获。

就这篇童话选入教材的成功性来说,具体体现在这篇童话内容本身、它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它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上:

1、文本内容。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另外,众多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一篇语文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性固然特别重要,但若是不能引起儿童阅读的欲望和发自内心的阅读兴趣,那么文本所带来的教育性很可能就如同浮油一样,无法深入底部。因为只有当儿童被一篇课文吸引后,这篇课文才会引导他思维的前进,他会自然而然地提出疑惑,进一步思考,最终理解课文背后的教育价值。《三袋麦子》一文共计五百余字,情节简单易懂,语言风趣幽默,特别适合也特别容易吸引儿童阅读。文中憨厚可爱的小猪,勤俭有计划的小牛,聪明机灵的小猴都通过作者神奇的语言跃然纸上。比如: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再次拜访小猪的时候,小猪说:“感谢您去年送给我那袋麦子,让我吃到了最好吃的东西。”说着,不由得舔了舔舌头。如此鲜活有趣的个性,怎会不吸引儿童阅读?一言蔽之,《三袋麦子》用它本身的趣味性能迅速抓住儿童的眼球,引领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2、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三袋麦子》一文通过描述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后三人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折射出不一样的价值观。撇开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识的导向(应该喜欢小猴,一定要向小猴学习),不同的学生内心真正喜欢、欣赏的对象会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小猪,因为小猪虽然好吃,不过却做出各种各样的点心,说明小猪心灵手巧;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小牛,因为小牛做事有打算;有的学生可能喜欢小猴,因为他聪明能干,观察仔细,爱动脑筋……究竟应该喜欢谁?课文中土地爷爷也没有明确做出评价。在这样一种不确定性、一种困惑的情景中,有利于学生多元开放的价值观的发展。相比一些传统教材中所透露的标准化答案和唯一的价值观致使学生慢慢成为“规范”的奴隶到最后丧失独立思想的能力,多元开放的价值观可以使学生形成个人理解、个体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免于陷入“沉默的大多数”中。正是在个人独特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也才能得以进步。诚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3、文本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三袋麦子》中所留有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从留有的思考空间来说,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土地爷爷送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做呢?这种问题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不至于太抽象,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有可能会认同三个小动物做法中的一种,有可能提出新的做法,不论思考后提出的哪种做法好,思考的这一过程都将学生从只会学习、记忆知识中解放出来了,在这种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到开发,走向良好的发展。另外,文本所留有的想象空间可以从对《三袋麦子》的续写展开,续写土地爷爷对三个小动物评价以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在续写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至于想象力的重要性,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近期有对全球20多个国家的调查,我国的学生计算能力第一,想象力却排在倒数第一。可见,我国学生想象力匮乏这一现状迫在眉睫需要改善。

当然,这篇童话,不仅仅会给孩子带来收获,成人也能获得很大的启迪,譬如:对我们以后的教学评价观上。教学评价通常是一个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三袋麦子》带给我们教学评价观的启迪也包括这两个方面: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

1、对学生学的评价的启示。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会碰到许许多多小猪、小牛、小猴一样的学生。通常我们会更加关注小猪和小猴一样的学生,而忽略掉小牛这类勤奋但不太聪明的学生,即:紧盯两头,中间被边缘化了。在对待小猴一样聪明的学生时,我们一定不会吝啬我们的赞美,而对待像小猪一样憨憨的学生的时候,却没有那么“大方”。让我们看看土地爷爷对它们的评价:土地爷爷并没有因为小猪把麦子全吃光而给予责骂或者批评;对小牛的勤恳也是给予点头肯定;而对小猴也像大部分老师一样,不吝啬夸奖,连连称赞。其实,三个动物不论它们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它们内心都是快乐的,而且它们身上都有着不同的优点。学生亦是一样,某些学生可能成绩不好,但都会有其他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单单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做出评价,不能强迫学生们都达到同一方面的高标准。古代的时候就有长善救失一说,在今天我们需重新认识它的重要性。另外,多用积极评价,慎用负面评价。应该以一种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一些激励的语言,因为激励的评价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树立自信,只有有了自信,学生才会自发地主动去发展,而负面的评价容易使学生在紧张的感觉中产生“负驱动”、“挫败感”,有可能将学生推向厌学的一端。最后,《三袋麦子》中土地爷爷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评价(哈哈大笑、点头、连连夸奖)可以引起我们一个更深的思考:虽然土地爷爷给予的评价中没有指责,全是积极方向的,但我们仅止于此吗?教师不仅要多用激励评价,而且还应注意把握激励语言的运用。这是文中没有直接给予的。我个人认为,激励语言不等同于无原则的表扬,它更应该注意一种导向功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在哪,需要进步的地方在哪儿。如在《我以性命担她行》一文中,作者的女儿在美国学习时上课不爱主动积极回答问题,但乔.贝克汉姆老师的评价写道:“平时斯蒂芬在课堂上很安静,但是被叫到回答问题时总是清楚无误,显示出极强的理解力。”如此的激励语言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点,也间接地提示出了需要进步的空间,还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评价是一门需要教师去琢磨的艺术。

2、对教师教的评价的启示。《三袋麦子》这篇课文中的小猪、小牛和小猴在某些时候类似于新教师、稍有经验的教师和比较优秀的教师。类似小猪的新教师可能因为刚刚入门,目标是将知识全部传给学生;类似小牛的教师因为时间稍久,懂得分轻重有计划地将知识教给学生;类似小猴的教师也就是我们说的优秀教师,已经懂得将知识看作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手段。对于这三类教师,我们对于他们的教学评价通常采用了一个标准,殊不知教师的成长也与学生的发展一样,需要时间,需要经历去完善。一段时间以后,新入门的教师也可以变成小猴一样聪明机灵的优秀教师。故此,我们是否可以设想对于教师的教学采取一个分级的评价?即:根据教师经验、天赋的不同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这一评价标准是不固定的,它呈现一种动态性,当教师的教学有所进步后再设置一个较高的标准,使教师同学生的发展一样,拥有成长的空间。从而避免很多新教师在统一的高标准评价下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一种相对较宽松的氛围下,教师的教学才有可能更快地提高、进而有所创造。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