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韵新风四合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慢生活总是容易被快节奏取代,现在很少有人愿意
花两年时间去建一座房子。这个四合院采用纯古建的做法建造,
从地基到工艺每一样都没有含糊,足足花了两年时间才完成。
这个四合院坐落在北京东四的一条胡同里,虽身处闹市却也曲径通幽,可以称得上出则繁华入则安宁。刚买下这里的时候还是几年以前,这个院子还是个杂院,250平方米的院子里面住着几户人家,房子已经老旧得不成样子。那时候的楼市也还没有现在这般水深火热。因为房主跟设计师陈科也算旧相识,既了解他的为人又认同他的设计,所以,这个四合院也希望他能亲自操刀主持改造。经过好几轮的设计和沟通,最终确定了按照古建的建造方法打造这个占地面积仅有250平方米的四合院。
房主夫妻俩是典型的异国恋结合,女主人是中国人,男主人是澳大利亚人。因为男主人深深地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加上又是从事研究工作,所以他们在构想这座房子的设计的时候就摒弃了按现代手法打造,而是希望完全遵照中国古建的设计方法,打造一座纯中式的传统四合院。
推倒重建说起来十分轻巧,但在北京市中心的繁华地段执行起来确实相当有难度。首先,拆房子的垃圾和地基的泥土都是十分敏感的东西。为了不影响邻居,这些清运工作都是大半夜进行的。陈科说他也曾跟着盯了三天三夜,生怕工人有一点闪失和不守规矩。其次是按古建的做法进行重建,纯古建的做法比现在的做法费了不知多少功夫,光是磨砖对缝就够一个工人学上几年的。所以建设的难度和对工人的要求是显而易见的。
陈科虽然不是古建专家,但他公司里有古建项目经理,因为房主的全权托付,更多时候是陈科与项目经理两个人在商量和探讨工艺和执行的细节。对于学画画出身的设计师来说,搞建筑是他不擅长的领域,但他愣是靠着一股钻的劲头学得有模有样。
传统的四合院要有南房、北房和东西厢房,这个院子实际上是个三合院,南院是书房和卧室,北房是客厅和西式厨房,东厢房是中式厨房和卫生间。由于空间的限制,西厢房没有占用地上空间,而是向下发展设计成地下室。正因如此,整个施工因为地下室的布局而变得更有难度,整个建筑结构的承重要靠底下的楼板完成。所以,钢筋的配比、横梁的大小和粗细、承重的多少都是陈科与项目经理一点点计算完成的。每一个细节都牵涉到房子的质量,因此丝毫闪失也不能有。
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精雕细琢,这个院子足足花了两年功夫才建造完成。就连房檐细部的雕饰和彩绘也是十分有讲究的。陈科请来负责颐和园维修的老工匠,从古代名画里取材,房檐下的每一幅画都有十分深刻的寓意。陈科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做过的最难也是最讲究的设计。这不像在建房子,而是像完成一件艺术作品。
房子的设计是古建筑形式,但内饰却中西合璧了。既有传统的中式元素做装点,更多的是方便好用的现代设计。古韵新风是对这个四合院最好的形容。
Q接手这个设计的时候想过难度么?
A 开始的时候只是考虑建筑和内部设计,并没过多地考虑其他东西。从设计到落成确实经历了很多,很多想不到的困难都是随着工程的开展发生的。这个设计对我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从开始的土建到后来室内的软装配饰我都亲自跟进。这个家对我来说更像一件艺术品,花了两年时间来雕琢呈现。
Q这次设计对你来说像什么?
A 像一次刻苦的学习之旅。因为院子是完全遵照古建的原理设计的。很多东西都是慢慢摸索着完成的。越是经验不足越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研究和揣摩,从一砖一瓦到磨砖对缝,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有丝毫马虎。经过这两年的实践,在古建领域我又进步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