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邱华栋:优秀的作家\编辑,称职的儿子\丈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邱华栋:优秀的作家\编辑,称职的儿子\丈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介

邱华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实力派青年作家,诗人,评论家。现为《人民文学》杂志社社委、主编助理兼编辑部主任。16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岁被武汉大学中文系破格录取。之后,长篇小说及各种作品不断问世,至今作品已有各种版本一共60多种,500多万字。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越文发表和出版,曾获得上海文学奖、山花杂志文学奖、老舍长篇小说奖提名奖等,被称为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年轻“老”作家。

作为一位知名作家,邱华栋16岁就名声在外了。如今41岁的他,人气极高依然保持着被各大媒体热切关注的势头。

有条古训说:“16岁的才子,20岁的明星,30岁的老不死。”意指多数像他这样很小就开始写作成名的新星们,在经历短暂的闪耀后,最终不可避免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悄然消失了。邱华栋却是一个例外,他不仅没有消失,星光依旧持续闪亮20多年,且越来越明亮,越来越耀眼。

俗话说:男人40一朵花,邱华栋虽然刚刚开花不久,但他的笔锋,却已在岁月的岩石上磨砺了20多个春秋,他以差不多每年一本新书的速度和他独有的对现实的敏锐关注与感知,使他的笔锋更显峻拔和锐利。他最近推出的新书《印象北京》,把北京鲜活、立体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谁在为穷人说话?

2008年底,邱华栋出版了长篇小说《教授》,该作品以极具震撼力的现实主义手法对当前高校学术腐败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底,被著名作家刘震云誉为“一颗重磅炸弹”。

在《教授》中,邱华栋注入了十分庞杂的社会信息,他不仅写了高档会所、玫瑰浴、皇帝按摩、家庭贵族沙龙、行为艺术、代人受孕、私人侦探等等五花八门的“新事物”,而且还描述了师生恋、论文抄袭、复印假书、职称评定、大学生自杀、高尔夫、电脑黑客等等象牙塔里光怪陆离的高校生活景象……整部作品,渗透着浑浊,渗透着浓郁的新时代新阶层人物们的不同以往的面貌。

著名作家刘震云,在点评《教授》时说:“那家伙的小说与众不同。别的作家写的是‘故’事,邱华栋写的是‘新’事。《教授》就像扔向教授这个群体的一颗重磅炸弹,中国的知识分子只能算是知道分子,而在书中他们又倒退了800公里。”《教授》一书的序言,也是刘震云写的,其中他写道:“也许,他要的就是浑浊和新生”。

《教授》震慑力的确不小,在书中,邱华栋对“教授”的解释是:“教授教授,就是一天到晚乱叫的怪兽――‘叫兽’”!一时间,“炸”得某些教授学者们的脸都变绿了!

对于《教授》,邱华栋说:“这是一个庞杂的时代,所以小说也是庞杂小说。我的这部小说的落脚点在人性,我希望写出主人公更为复杂的内心和现实处境。我一直关注中国社会出现的新阶层和中产阶层,书写教授的生存状态,和我多年以来写过的艺术家、电影导演、媒体人等人群是一脉相承的。引发我写作这部小说的缘由,是我很注意当代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和生活状态,我觉得,现在的某些经济学家就像是现代社会的‘巫师’一样,今天说房价要永远涨下去,明天说股市要跌到1000点,今天说中国经济可能崩溃,明天却说中国经济永远增长。而且,他们无论说什么,都有人信,都不会想,这些人是不是在为一些特殊的利益集团服务?是不是在为跨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间资本说话?谁在为穷人说话?我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经济学教授的形象,目的就是想把一个现代社会的‘巫师’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来。”

“谁在为穷人说话?”――这一句简单的追问,使一个作家的责任感和悲悯情怀跃然而出,这,就是邱华栋的思考。

邱华栋的作品,一向都很现代、时尚、前卫,给人的印象是,他非常擅长于现代城市题材的书写,把名利场上光怪陆离的景致和那些被欲望纠缠的各色人等,塑造得惟妙惟肖,比如:《化学人》、《社区人》、《鼹鼠人》、《时装人》、《蜘蛛人》等等。

随着长篇小说《戴安娜的猎户星》的出版,以及后来的“中国屏风系列”之三部曲:《贾奈达之城》《单筒望远镜》《骑飞鱼的人》,却使他的目光和笔锋,十分平静地从当下热热闹闹的现实生活,转向了清冷寂寥的历史,转向了异质文化,以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人物和事件为原型,展开了他多方位的关于历史和文化差异的想象。尤其是“中国屏风系列”之三部长篇新作,同时出现在2007年的图书订货会上时,成为了那次订货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不仅引起了评论界的高度注意,就连国外汉学家们,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评论家欣喜地指出,“一向惯于描写当下城市生活的邱华栋,在这三部作品中对自己的写作来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成功转型。”

这样的转型,使邱华栋一下子从那个整日在酒吧里书写城市欲望的毛头小子,变成了对社会有着深度思考、有着深厚艺术功底和扎实文化素养的老作家。他的小说也由此愈写愈厚重,愈写愈显得深奥莫测。

激情饱满,活力四射

邱华栋本人,却总是给人以单纯快乐,充满青春活力的感觉。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回忆起多年前的邱华栋。

那时,邱华栋住在离笔者打工的一家文学院不足200米的一幢楼里,每天早晨他都去红领巾公园跑步,一天至少路过文学院两次,所以总能看见他。而更多的是,几乎隔两三天他都要来文学院与我们很多人聊天,说是聊天,其实只要当听客就行了,因为他很健谈,也很有激情,满身都携带着青春活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见他,刚进门,他便速度很快的就地给我们表演了一个劈叉,由于地上铺了地毯,又没劈开却将地毯蹬起来一个大鼓包,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起来,也正因为这笑声,打破了彼此初次见面的拘谨,平添了一份轻松而亲切的氛围。

他曾经给我们表演的邱氏迪斯科,就是现在看来,也依然相当的酷。他身体摆动的幅度很大,手、臂的姿势也很夸张,那架势,宛如进入状态的世界指挥大师小泽征尔一样,他会突然从指挥台上不见了,当然是蹲到地上了。他也喜欢唱歌,一旦唱起歌来,他总是当众模仿健美明星的样子:叉腰攥拳把一条胳膊弯曲到能提起衣衫的状态,以此来显示他腰腹部健美的肌肉,他那种独具特色的身体语言,别人想模仿还真有点困难,但让别人时不时笑出声来却非常容易。

生活中他总是在给人传递一种乐观的情绪。而他的小说,在呈现完现实生活中各种悲伤与痛苦的情绪后,最终追求的,还是一种乐观的调子,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一股精神力量和生活的勇气。

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但是邱华栋却不同,在那段经常听他聊天的时光里,不仅让人常常发出愉快的笑声,更多的是长了见识。他常常谈到他同时可以写几部甚至十几种作品,而且是写一段这部又写一段那部再写一段另一部。无论长短,无论体裁各异,他都可以将它们像一个怀多胞胎

婴儿的孕妇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下来,并且茁壮成长。

这就是邱华栋,他健谈、随和、坦诚、深刻、激情饱满、活力四射且极具创造力。

当年,他的《正午的供词》,就被评论家认为是“当代小说的最新成果以及中国文坛看到的希望”。多年过去了,他用一部又一部的作品,一再印证着评论家们曾经对他充满希望的预言。

在与邱华栋谈及他良好创作状态的原因时,他说:“心态特好,过着小康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写作有严格的计划。”

在谈到创作激情与活力是否会枯竭的问题时,邱华栋哈哈一笑说:“告诉你吧,我现在脑子里经常转的,还有几部长篇小说,以及其他很多的杂著,比如我对电影、建筑、文学史都很感兴趣,都有写作的题材等着我。我能很清楚地看清自己――我也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还没有写出我自己理想的书来,所以还要继续写。有的人一辈子写一本就成了,也许我很笨,需要写20本才行。我希望自己越写越狠,而不是越来越温和。”

对我写作帮助特别大

邱华栋创作了500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基本都是在工作之余完成的。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文学备受冷落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骄人的印数和发行量,尤其是《正午的供词》被博库图书网站购买了电子版权后,大家吃惊地发现:邱华栋还是一位深受年龄层更低的网民们欢迎的青年作家。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的邱华栋,曾在《中华工商时报》当记者,后又在《青年文学》杂志任主编。

在谈及记者、编辑工作对他创作的影响时,他说:“从事记者、编辑的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特别大。记者多么的敏感和快捷啊,记者生涯对于我走上现在的文学道路非常重要。我在《中华工商时报》工作了12年,学会了观察眼下迅速变化的中国社会,也一直秉有当年做记者时候的那种客观性和良知。我现在小说风格的形成,和我当记者多年养成的对信息的搜集也有密切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记者是一个风里来雨里去、很忙碌又比较张扬的职业,在当记者期间,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浮躁。在每周完成一块版面的记者工作后,他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及大量散文、诗歌的创作。后在杂志社从事编辑工作,他每天要看大量的稿件,即使如此,他依然雷打不动地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写作。除了工作和创作,他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为自己学习和充电,总的说来,他工作、学习、创作,一样也没耽误,却样样都做得出类拔萃。

究其原因,他除了拥有过人的天赋外,他还是一个很会管理时间的人。

一般情况下,作家们给人的印象,都是一定要搞乱生物钟去熬夜,如此这般,仿佛才能实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宏愿。

而邱华栋的作息时间,却非常有规律:他该睡觉睡觉,该跑步跑步,该陪家人陪家人,上班、写作、看新闻、看VCD、听CD,天伦之乐,样样都不耽误。尤其是他没有沾染烟酒的恶习,更没有昼伏夜出的嗜好,他疼爱老婆,孝敬父母,他是个真正的好男人。

把家人冷暖装在心里的好男人

在跟邱华栋聊天中,我问:“华栋老师,您曾在回答一个记者提问时说‘我很尊重女性,我老婆下班回家,我还给她捏脚呢。’我想问,你在家里,真的给你老婆捏脚吗?”

邱华栋哈哈一笑,然后坦言道:“对呀,那怎么办?老婆下班回来很累啊,不捏行吗!”

我说:“您可算是21世纪最怜香惜玉的新好男人啦!”

华栋说:“哪里哪里,还要努力!”然后,又很开心地笑起来。

他的话,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跟他的一次聊天,那是三、四年前,新婚不久的邱华栋,一见面就说:“怎么找不到你了?几次打电话要请你喝喜酒,可就是打不通电话。”

我歉意地说:“真不好意思,原来那个号码不好用,就换了,没顾上给你及时汇报,很抱歉啊!怎么样?很幸福吧?之前没听说你要结婚,怎么突然就结婚了?”

他说:“是啊,促使我很快结婚的原因,是因为女朋友的父亲不久前去世了,我心想:一个连父亲都没有了的女孩子,多么可怜啊!于是就决定跟她结婚,让她有个依靠。婚后第一件事情,我就用新娘的名字,给她存了50万元,以让她感到踏实。因为人生有很多未知的事情,这样的话,即使无论生活突然发生多么大的变故,最起码她的生活依然会有保障,她也就不会受苦。”

这番话,听得我十分感动,也很感慨。当今时代,不负责任的男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自私膨胀的欲望,婚外情频繁发生,把自己的妻儿家人抛之脑后的男人屡见不鲜。而邱华栋,能对自己的妻子如此怜惜,其中,一个女人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自然是可以想象的。

邱华栋早年就有一个梦想,就是能把自己的父母亲从新疆接到北京来一起生活,如今的他,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每逢长假节日,我打电话祝福他节日快乐,顺便问他过节怎么安排?他都会乐呵呵地说:“带父母亲去京郊玩玩,转转,当然还有老婆,呵呵!”

我不禁羡慕地说:“能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人,真幸福啊!”

他说:“是啊,这种感觉很好!”

他的话虽然简短,但一个成熟男人的责任感和对家人由里及外的真挚感情,却因此流露无遗。他真是―个好丈夫、好儿子,他目前还没有要孩子的打算,但是可以想象,等他有了孩子,他也一定会是―个称职的好父亲。

能把家人温暖装在心里的男人,相信他的生活、事业和创作,一定会更加顺畅和谐,更加丰盈饱满。

朋友是一生的财富

在交谈中,关于朋友的话题,邱华栋首先很干脆地说:“朋友是一生的财富!”

接着他说,他新出版了一本诗集叫《光之变:邱华栋编年诗选》(1986―2008),里面收录了他写的400多首诗歌,厚度600多页,可谓是从他17岁到39岁的诗歌全集。他说这本诗集,限量印刷了999本,其中500册签名编号本,主要是用来赠送给朋友们的。

说着,他就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厚厚的诗集,在扉页上飞快写上了一句话,然后递给我。

我翻开看,发现他写的话是:“送给张晴:想想看,都认识十多年了,我们都活在文学的光辉下!”

“我们都活在文学的光辉下!”――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一股特别鼓舞人的力量,尽管,文学在当今时代备受冷落,但对于依然痴迷爱好文学的所有朋友们来说,文学仍然闪烁着神圣的光辉。邱华栋把这本诗集,主要用来赠送朋友们,想必是让文学的光辉能够永远传承和闪耀吧。

谈到人缘,邱华栋自信地坦言:“我就是人缘很好,跟朋友们的交往,在文学圈子里,上到王蒙老前辈,下到年轻小作者,相处得都很和谐。还有,我作为编辑,编辑其实就是开店的,既然是开店的,就要对顾客们好,所以必须人缘要好。”说完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朋友,是人生的财富,拥有很多

朋友的邱华栋,是快乐而富有的。

祝福华栋!

读者来信摘录

张老师:您好!

我是一位退休老人,今年62岁,前些天在一家企业报社拜读到贵刊12月号(上半月),看到贵刊开辟“我笔下的名人”专栏,感到非常及时很有必要,四条答案很具体实在,有一种“拔乱反正”的气概。现在社会上也不知是人们对“名人”麻木了,还是一些新闻媒体炒作“名人”推销报纸,我们看多了这方面的一些“名人”轶事,特没劲,大凡报纸上出现这类“名人”什么什么,我都懒得看全文,从标题一扫而过,别耽误了时间别伤了眼神。看了您的答案,我完全赞成,真正的名人与炒作出来的“名人”有“本质的区别”,希望这个专栏写出名人的“真正原因”,能让更多的读者“感动、学习、激励、成长”,真正的名人才会让读者感受到名人的人性光辉和可贵品质。

阅读《毕淑敏:亲切温暖如邻家大姐》,感觉毕老师的亲切温暖,我对《素面朝天》一文也有很深的印象,自己也曾写过一篇习作《永远好看》,写老伴四十岁时想把脸上斑痕去掉,买了好几种祛斑霜,最后不了了之,我推荐给她看了《素面朝天》后,也就释然了。你与毕老师接触的经历,让我感觉毕老师的可敬可亲,这才是名人,让我们感觉亲切温暖。

读阅《吴天明:“大腕”导演,“大”字号的人品》,两个感觉,一个是他的“三不政策”,让我们看到他的傲骨,社会上像他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社会才越有希望,他的“三不政策”应该是我们所有人的座右铭;一个是他给小朋友题辞:做真人!这不单单是给你的女儿的心声,也是给我们广大读者说的,我们自己,我们的后代都要做真人。这个做真人也包含了他的“三不政策”的内容吧。

读阅《叶坦:身在美国,心牵中国的“文化孝子”》后,眼眶里竟出现了泪迹,不知不觉中感到叶坦对祖国母亲的那种虔诚的孝敬,应该是我们更多的人来仿效学习啊,尤其是那些文化人吧。

另外,阅读《金灿荣侧影》,对有关“合格的公民”有许多认识,好像我们许多新闻媒体对“合格的公民”没有更多的宣传,以至社会上出现种种不良风气,只是指责他们没有道德品质,没有从“合格的公民”上面来说服大家。这篇专访好像是一篇“号召”吧,让更多读者、更多媒体多从“合格的公民”上来“做人”来宣传,改变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

南京市六合区大厂缪红海

2010.1.17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