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木松醇加盐熨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7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木松醇加盐熨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7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7-2621-02 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B

2005年2月~2007年3月用木松醇加盐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7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07年3月颈肩腰腿痛专科门诊诊治的初发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男13例、女57例,19~30岁15例、31~40岁21例、41~56岁34例,左侧发病49例、右侧发病19例、双侧发病2例;对照组70例,男11例、女59例,20~30岁16例、31~40岁19例、41~59岁35例,左侧发病43例、右侧发病26例、双侧发病1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桡骨茎突腱鞘炎有劳损史,桡骨茎突部疼痛,肿胀隆起,压痛,腕部劳累后疼痛加剧,局部腱鞘增厚,握物无力,活动受限,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本组病人均为初发,多数较为突然,桡骨茎突处隆起,局部微肿,部分病人稍有发红,个别病人局部微发热,疼痛可放射到手部,在桡骨茎突及第一掌骨基底部之间有压痛,握拳试验阳性。部分病人曾用肿痛灵喷雾剂、伤湿止痛膏、麝香虎骨膏等药物治疗数天无效来就诊。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木松醇加盐熨治疗,木松醇为重庆北碚民间老中医周天辅医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的验方,由木瓜、松节、姜黄、生南星、川乌、草乌等10味中药组成,用75%~95%酒精浸泡1周后装瓶密闭备用;食盐1斤,密实白布缝制成12 cm×12 cm大小布袋,临用时将食盐放锅中炒烫(有的病人反映用微波炉打烫较方便)装入布袋,把布袋折叠封口;将纱布折叠为8层2 cm×2 cm大小,木松醇适量浸透纱布而挤压不滴流为度,贴附在桡骨茎突疼痛部位,医者左手托持患手,右手在桡骨茎突疼痛部位隔纱布垫施以分筋手法治疗2分钟,再以镇定手法[2]治疗3分钟,然后用炒烫的盐布袋隔着纱布垫热熨于桡骨茎突患部,以不烫手为度,每次半小时(如其间盐布袋不热,须重新炒热),每天2次。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口服双氯酚酸钠75 mg,每天2次;桡骨茎突患部外擦扶他林软膏后,局部施以分筋手法治疗2分钟、再以镇定手法治疗3分钟,每天2次。5天为1个疗程。两组病人均在治疗第一个疗程和第二个疗程结束时评估疗效,第一个疗程治愈者不再进入第二个疗程。

2.2 治疗时注意事项:木松醇所含生南星、川乌、草乌等药有剧毒,切忌入口,切忌当成其他“药酒”尝服。在桡骨茎突患部施以分筋手法和镇定手法治疗时动作必须轻柔而均匀贴实,以不加重疼痛为度,不用理筋手法。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腕桡侧肿痛及压痛消失,功能恢复,握拳尺偏试验阴性;好转:腕部肿痛减轻,活动时轻微疼痛,握拳尺偏试验(±);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53例(其中第1个疗程治愈39例),好转15例,未愈2例,有效率97.14%,治愈率75.71%;对照组治愈37例(其中第1个疗程治愈16例),好转27例,未愈6例,有效率91.43%,治愈率52.86%。治愈率两组比较,?字2=7.96,P0.1,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3.3 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7例口服双氯酚酸钠后发生上腹隐痛或反胃,均经加服654-2和雷尼替丁后症状消失。其余病人无异常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

3.4 未愈病例转归: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好转病人中,分别有3例和2例病人继续用原方法治疗至第3~4疗程获愈。其余好转和未愈病人因对同一方法治疗较久,对治疗依从性差,改用其他药物加物理治疗方法获愈,6例失访。

4 讨论

木松醇方中,木瓜有舒筋通络、化湿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木瓜煎剂对小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消肿作用[3];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有抑制作用[4]。松节有祛风燥湿,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跌打肿痛,脚膝痿软,鹤膝风等[3,4]。川乌辛、热、有大毒,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可用于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历节风痛,拘挛麻木等症,为治疗风、寒、湿痹及各种痛证的要药。草乌辛、热、有大毒,功效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消肿。可用于治中风瘫痪、麻木不仁,痃癖气块,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腰腿痛等症,每与川乌同用。现代研究证明草乌碱有表面局部麻醉作用,效力相当于可卡因的2倍;并有镇痛、消炎作用,能抑制因热引起的兔耳肿胀和小鼠实验性腹膜炎症,有研究认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4]。

以上药物组成的复方乙醇制剂,共奏祛风活络、消肿散结、祛瘀止痛的功效,局部外用加上手法和盐熨的作用,药效可直达病所,有效地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水肿,恢复受累肌腱正常功能。同时也避免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由于疗效显著,起效快,减少了遗留粘连等隐患和复发的可能性。此疗法安全、有效、简便、价廉,病人乐于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女性中以40~50多岁抚抱婴儿(孙代)的家庭妇女居多(治疗组30/57,对照组32/59),男性中以25~40多岁建筑工地织钢筋工人居多(治疗组7/13,对照组7/11),进一步说明了本病发病与桡骨茎突肌腱劳损的关系密切,桡骨茎突部有外展拇指肌腱和伸拇短肌腱的共同腱鞘,肌腱的持久绷紧或受压、拇指的频繁活动等可使腱鞘发生损伤性炎症,充血、水肿、肥厚、管腔变窄,产生粘连,导致局部疼痛、腕关节和拇指的活动功能受限。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J].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1.

[2] 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7.

[3]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 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8.

[4] 宋立人,洪 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7.

收稿日期:2007-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