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八国峰会凸显俄罗斯“强势能源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克里姆林宫觊觎全球市场的雄心和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渴望表露无遗
八国集团中被视为“经济矮子”的俄罗斯,却是不折不扣的“能源巨人”:它拥有全球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的32%,原油出口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凭借这一点,俄罗斯已不是当初高攀“七国俱乐部”的“穷亲戚”,它发现了可以和富国平起平坐的资本――能源,并计划依靠这张王牌发展社会生产、融入世界经济、影响其他国家。
随着廉价油气时代的结束,众多国家的外交官和企业家纷纷忙着与莫斯科“谈情说爱”,圣彼得堡峰会期间,保障能源安全顺理成章地被列为重要议题,俄罗斯还单独邀请中国与印度讨论能源合作。克里姆林宫觊觎全球市场的雄心和成为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渴望表露无遗。
全球:抢占上游话语权
如果莫斯科能源战略有个大标题,那一定是:抢占上游话语权。
2005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俄气”)的天然气储量暴涨5834亿立方米远超年产量。公司董事长米勒上月底自豪地宣布:“大部分公司正在解决从什么地方采气的任务,而我们要解决的是何时采气更好的问题。”
目前,俄罗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从事油气资源勘查或远景项目论证。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元华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对俄方来说,资源位于哪里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由谁来控制,“这符合21世纪的趋势”。
业内已经开始流传莫斯科将组建“天然气欧佩克”的说法。专家认为,俄罗斯和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伊朗这些现有或潜在天然气供应国的双边协议,将完全可能成为调节管道天然气市场价格的有效机制。
同时,由于继承了前苏联遗留的油气管网,俄罗斯也成为了高效的能源运输者,并借此稳定地占据了欧洲市场的份额,控制了资源丰富但地理位置闭塞的中亚。
近年来,莫斯科最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出口市场多元化。尤其是俄乌“斗气”事件后,俄罗斯人更觉得,如果出口瓶颈不打破,自己将蒙受巨大损失。
经济蓬勃发展的亚太市场就令俄罗斯垂涎欲滴。为此,它已表示将铺设两条总输气能力680亿立方米的对华天然气管道。同时,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输油管道也在加紧修建。这条能源大动脉将通过支线,将“黑金”运往需求畅旺的中国市场。
国内:保障国家掌握大型能源资产
俄罗斯在能源上的纵横捭阖的背后,是其国内的运筹帷幄。
克里姆林宫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各种手段,保障了国家对大型能源资产的掌握:俄气的一半以上股份,通过交易最终划归莫斯科账下,尤科斯旗下的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气公司,最终落人国家控股的俄罗斯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俄石油”)囊中。
《望东方周刊》记者上月末在北京出席俄气股东大会视频会议,第一时间听到了董事长米勒在莫斯科的感言――“为获取烃原料储备展开的全球化竞争表明,国有公司和获得国家扶持的公司,在国际市场领先地位的角逐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同时,俄罗斯政府的控制还涉及本国油气资源从出口到开采的不同环节。
在普京总统本月19日签署的《天然气出口法》中,俄气被赋予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地位。等待批准的新版《矿产资源法》中,外国公司在俄境内发现战略油气田后,将必须和俄方成立由俄方控股的合资公司――个别官员还呼吁将有关标准不断压低。
分析人士称,俄罗斯对于外资进入其能源领域存在矛盾心理:一边是希望吸引资金、技术进行风险较高的资源勘探,另一边是担心多余人来分享成功果实。
为防外界批评俄方的“能源私心”,克里姆林宫正把自己的形象设计得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其中,俄石油本月19日在伦敦和莫斯科的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上市就是明证。俄石油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筹集了104亿美元,在全球能源企业IPO排行榜上,这个骄人成绩令美国康菲公司退居次席。
中国:拿到打开大门的钥匙
在俄罗斯推行强势能源政策背景下,中国与其开展长期合作的前景又如何?
普京总统今年三月访华期间,中俄签署了系列涉及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领域的合作文件。“这些文件意义重要、前景远大,涉及项目价值上百亿美元。”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此外,中国公司经历数次碰壁后终于在俄罗斯获得了宝贵的能源资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通过竞拍从秋明一英国公司手中获得总部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根据双方协议,中石化将与俄石油共同管理该公司。
此外,中石油也在俄石油IPO之际获得了其4%的首发股份。俄媒体称,此举使中国拿到了一把打开俄罗斯市场大门的钥匙。俄石油总裁波戈丹奇科夫也明确表示,俄石油和中石油未来将在俄罗斯联合参与竞标矿产及收购公司。
拉佐夫表示,希望除了上述成功案例之外,俄中未来能够在增加对华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建立合资公司等方面继续取得进展。
能源合作中,中俄双方的利益并不是只有交集。中方业内人士呼吁两国有关方面除了关注油气开采行业外,还应在能源加工、设备制造等多个层面加强合作。
一些专家进一步提出,中方除了以自身的庞大市场吸引俄方能源流人外,还可以采取“以技术换资源”的方法,即针对俄罗斯成品油加工行业存在巨大潜力,可以投资在其境内建设炼油企业,然后获取成品油。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中俄能源合作已从原先大多停留在书面和口头,转而进入积极落实的阶段。“相信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