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如何让作文教学走向绿色,让其涂抹绿的色彩,是新课改的呼唤。本文笔者从方法引导、注意创造、自备采蜜集、适当训练、灵感纪录等探讨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生活 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Ideas on Chinese Languag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QI Lianxiang

(Shandong Chengwu Baifutu Dingzhuang School, Heze, Shandong 274205)

Abstract The goal of composition teaching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wareness of composition, develop students to use the terms of the sentence, the layout of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ability and observe things, and the ability to analyze things. How to make composition teaching go green, let it smear the green color is the call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rom a methodological guide attention to creating their own nectar set the appropriate training, inspired by a record of the primary language composition teaching.

Key words composition teaching; life; inspiration

《人民教育》杂志上一位作者对绿色作文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引论:“绿色作文,追求的是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绿”在一个“真”上。绿色作文,或萌于“无字书”(社会)的切身体验,或源于“有字书”(书本)的阅读灵感,“绿”在一个“悟”上。绿色作文,为做人而写,伴人生而在,“绿”在一个“人”上。做人促进作文,作文升华做人:绿色作文确为完善人生的健身器。”于是呼唤“绿色作文”,便油然而生!如何使学生作文由“灰”转“绿”,由“假”成“真”?

1 方法引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教学生写作的最好的老师。鲁迅《给彦黎民的信》中所谈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现在的学生往往因崇拜某位作家,而专看他的作品,“追星”现象比较严重。这样一来,他们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不利于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2)不要专看作文书。一讲到要提高写作水平,我们的学生包括家长就大量购买作文书,苦读背诵,写作时生搬硬套,过了三年五载,还是不会写作文,其实单读作文书对提高写作水平的是收效甚微的。此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到书海中去汲取丰富的养料,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当年马克思最喜欢的职业是做“蛀书虫”,他为了写《资本论》认真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著作。大量的写作实例也证明:阅读是一种积累素材、获得间接经验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少作家都在自觉、频繁地使用阅读这种手段去撷取材料。要“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不断向书本学习,这是学生把原生态的生活材料变成绿色食品的“常规武器”。

2 注意创造

日记来源于生活,它强调内容真实、句子通顺,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活动朴实地记录下来,写作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活动,它对积累的生活素材进行了选择、加工、改造。 而小学作文教学多运用同向思维的思维方式,往往使学生形成单一的思维模式,思考时朝一个方向、一个方面聚敛前进,久而久之使学生头脑僵化,让他们的视野过分狭窄。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应让他们在作文构思中有新角度、新观念,并在必要时能另辟蹊径,同中求异,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敢于标新。所以,让学生写日记时不应该让他们仅仅停留在事物本身,还要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福楼拜先生曾对他的学生说过:“对你所要写得东西,光仔细观察海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他强调的就是个人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3 自备采蜜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有了摘抄本,采蜜集,可以随时记录下课内外阅读时所遇到的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生动的好语佳句、精彩的片段、有特色的顺口溜……有时候还要对摘抄的材料加以必要的记忆,这样,才能让材料牢记于心,在记忆仓库里生动起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三亚落日》要求全文背诵,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还对其中写景的优美词语进行了摘抄。命题作文《春雨》的写作中,就有学生写到“雨点像一个一个跳水的运动员一样从天而降,以优美、水波不惊的姿势入了水,向我们道了‘再见’ ”。显然,这段很好地仿照了《三亚落日》中对落日的描写。

4 适当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写作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是说文章言能达意、具体明确、语句通顺即可,这项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写成中心明确的一段话,所以对文字篇幅不必硬性规定,学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写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可适当地布置些源自教材中典型写法“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教师用教材中的中心句进行拓展训练:可给开头一句,要学生接着写下面的部分,写成一段话;可给结尾一句,要学生补充上面部分,写成一段话;可给过渡句,要学生补充上下两部分,写成一段话。把书本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学习如何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精致组段的能力。 再如教师利用教材的情节,空白等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写话,培养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5 灵感纪录

学生作文时立意布局的构设,情意的酝酿,乃至遣词造句,往往与灵感这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有着密切联系。灵感作为对情况的突如其来的顿悟和理解,实际上充满了必然的偶然,它根植于人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在日常生活所见或在看书读报的过程中,常常会联想到自身的某些生活经历,会自然产生些突发的灵感。有些是对文字的感悟,有些是对生活的情感体验,此时的灵感往往很多是有生命的、有价值的东西。这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及时记下来, “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哪怕是记一个题目,待时间充裕时再补上,让这些阅读中的顿悟成为日记中的美妙文字。所以在我班学生的日记本上常常会见到只有新颖题目的空白日记。

总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语言和生活积累就是作文的根本,也是作文的泉源。唯有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用我的笔纪录我的心,书写我的情,”这样的学生作文方能涂抹更多的绿色。

参考文献

[1] 何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之我见[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10).

[2] 张爱华.新课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索[J].魅力中国,2009(29).

[3] 魏西蕊.谈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3).

[4] 刘志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