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脉象形成机理的筋膜学理论阐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脉象形成机理的筋膜学理论阐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分析中医及现代医学对脉象形成机理的认识,提出脉象形成的实质在经络,并进一步从经络实质的筋膜学说阐明脉象形成的实质。

【关键词】脉象;经脉;筋膜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05-2

脉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辨证论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两千多年医疗实践和不断总结,中医已形成朴素的脉学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脉诊诊断技术。脉学理论源于《内经》,立论于晋・王叔和《脉经》,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使脉学得到普及和发展。《脉经》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理论基础,对于世界医学亦有广泛的影响,17世纪便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流传于国外。脉象是医生切脉时手指感觉到的脉管搏动的形象,它是一项灵敏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人体生理、病理信息。脉象作为中医一项独特的诊断技术,具有简便、无创、无痛的特点而易为患者所接受。

中医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了多种用以表征生理病理信息的脉象种类,有据可查的就达80余种,目前各种中医书籍中只述常用的27种或28种。而且中医的每一种脉象均有其名称,通常至少有5年以上的经验才可能掌握这种诊脉的基本方法,诚如汉・王叔和在《脉经・序》所说:“脉理精微,其本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近几十年的脉诊现代研究,在脉象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做了许多卓越的工作,虽然这样便于脉诊的易学和推广,但脉象的产生机制如何用现代科学阐述,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1中医对脉象形成机理的认识

中医对脉象形成机理的认识,源于中医的传统理论。中医认为,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心、脉是产生脉象的主要脏腑器官。如《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意指饮食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心肺的循环,输布内至脏腑外达皮毛,使全身的气血得到调节,所以观察脉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功能状况。《崔氏脉诀》言:“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脉不自行,随气而至。”华佗云:“脉者气血之先,气血胜则脉胜,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弱则脉弱,气血平则脉缓。”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又指出:“气如囊,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这些都说出了脉象形成的基本原理。心气鼓动血液循环,是脉象形成的基本条件,并引申出呼吸对血液循环功能的重要影响。总之中医认为,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腑器官,而肺的呼吸和肝的疏泄功能对脉象的形成亦是至关重要的。为何提倡“独取寸口”的脉法呢?寸口是指挠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搏动部位,是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部位,是全身经脉之大会,手太阴肺经又与足太阴脾经经气相通。《素问・五脏别论》说:“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所以人体全身气血、脏腑的生理和病理信息,皆可从寸口脉象反映出来。

2现代医学对脉象形成机理的认识

2.1脉象产生的解剖学基础

寸口诊法始于《内经》,详见于《难经》,由晋・王叔和的《脉经》普及推广。寸口(即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以桡骨茎突为中心,对应的桡动脉为“关部”,向前后各行一指(同身寸长度)分别为“寸部”和“尺部”,用寸关尺三部反映上、中、下三焦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变化。因此,脉诊的对象是心血管系统中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通过触压桡动脉,感知桡动脉位置的浅深、搏动的快慢、节律的变化、脉管的粗细、管壁的弹性、管内血液的充盈度和粘滞度等来反映脉象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各种病理变化。

2.2脉象产生的生理学基础

2.2.1心血管系统是脉象产生的物质基础。心血管系统及血液为脉象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心脏搏动的次数和节律与桡动脉基本一致,反映了脉象的快慢和节律的变化,当心脏病变时,心搏次数和节律的改变就能通过脉象反映出来,现代医学早已在临床运用,并进一步发展到用心电图监测替代了人的手指触诊。血管的改变,如血管壁的弹性、血管的粗细,在脉象上直接体现为脉象的弦滑和长紧;血液量的多少、血液质量的好坏,则反映为脉象的大小、滑涩和有力无力等,因此脉象首先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

2.2.2其他系统是脉象变化的调控中枢。心血管系统是人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无论是生理的物质代谢,还是病理的不同反应,人体其他系统的各种调控信息,如神经递质、免疫调质、内分泌激素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聚到血液中,并经血液循环至全身,对各系统器官进行调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调控心脏的搏动次数、收缩力度、心脏排血量的多少、血管的紧张度等,从而引起血管搏动次数和节律、血管容量、血管弹性、血流速度等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改变,而这些改变都直接反映到脉象上的变化。例如脱水、失血的患者,血容量减少,脉象表现为空虚无力。同时,心脏为了维持全身器官的供血会增加搏动次数,因而脉象还表现为急速。又如肝病患者,由于疼痛使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壁紧张度增加,同时由于肝功能障碍,肝血窦内皮细胞受损,肝内血液粘滞度增大,两种病理因素的影响使脉象整体表现为弦紧,并随病程长短、体质好坏等个体因素伴有其他脉象,如弦滑、弦缓等表现。

从现代生理学来说,脉象的产生是以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为中心,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人体平衡调控系统的作用下,是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信息的综合反映,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的间接体现,因此不同部位、不同器官、不同系统一旦受到病理因素的影响,人体平衡便会出现倾斜,这些系统就会从生理上做出调节,病理上做出反应,而这些功能的发挥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心血管系统及脉象呈现出与之对应的表现,通过切脉,就能推断病因、病位、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并做出相应的治疗。因此脉象正是通过心血管系统这一信息平台,综合来自全身各系统的信息,反映全身的生理病理改变。

3脉象形成的实质在经络

脉诊源于经络脉象是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征象之一,三指诊脉几乎成为中医学的标志。脉诊属于中医诊断方法的“四诊”之一,虽然说是居于四诊之末,但应当说是最重要的。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可以证明,脉诊来源于经络,源于经络检查,今日所用的脉诊是古人经络检查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最初它是复杂的遍身诊法,如“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等,所诊的位置都在各个经主要可以诊到动脉跳动的穴位上,即诊“脉气”,当时不过是强弱大小等等而已。随着临床的要求,要解决更多的定性问题和探索“执简驭繁”的方法,于是有了“独取寸口脉”。

从《内经》的脉法上反映了经络即血脉的事实。从名义上讲,经可以称之为“经脉”,这见于《灵枢・经脉》等;络可以称之为“络脉”,这在《内经》全书则于名于实尽皆如此。《灵枢・脉度》:“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这是经络的体系。《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内经》以脉中之有所有者,除可见之实质性的血以外,更主要的是营气,营气主要的表现是脉动,动为气之表现,这里“气”的含义并不宽泛,只指脉的跳动而言。

4经络的实质在筋膜

筋膜在血管的外层形成血管外膜,由绝大多数为纵向排列的成纤维细胞和纤维成分所构成,这一层伴随有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逐渐结合在一起。静脉壁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组织不及动脉丰富,但结缔组织成分较多,所以结缔组织与血管关系密切。

许多医学工作者都发现经脉线上的血管分布十分丰富。用组化荧光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内脏器官(心、胃、肝、膀胱等)和躯体浅、深结缔组织中的结构资料,都可看到小血管周围分布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硷能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小动脉、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动脉这些阻力血管上,而不分布到容量血管上。在小血管壁上的这些神经末梢,绝大部分属于交感节后纤维。

经络的实质是什么?这一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生物医学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过去人们曾试图从各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提出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和理论层出不穷,但迄今仍未获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现代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前沿问题。回顾对经络本质的研究经历,可以看到最初的解剖学(曾有人将淋巴血管系统误认为经络)、组织学(包括对不同穴位点的组织细胞学观察)、神经生理学(从神经通路追踪和电信号的传导)和分子生物学(包括P物质)及细胞信号转导(Ca2+载体的研究)。纵观整个有关经络本质研究的轨迹,表现为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趋势;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所提出的每一种学说都能解释经络的一部分现象,而未能触及经络的本质。

迄今为止,人类对经络的认识还远远落后于临床实践。我们根据针灸医学的原理、胚胎发育的三胚层原理及发育生物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结合在数字人研究中的发现,提出了“筋膜学”理论[1-2],认为可将人体总的划分为两个系统:即由九大系统组成的功能系统和遍布全身各处的结缔组织软性支架所构成的支持与储备系统组成。该系统的细胞学组成为以结缔组织中的活性细胞(间充质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为基础;组织学构成为结缔组织;解剖学结构为全身的筋膜支架。该系统通过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环节对机体的机能状况、组织修复、细胞活性进行调节,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也是经络实质在人体形态上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WANG Jun,DONG Wei-ren,YAO Da-wei,et.al;From meridians and acupoints to self-supervision and control system:a hypothesis of the 10th functional system based on anatomical studies of digitized virtual human.Journ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2007,27(5):573-579.

[2] 原林,王军,王春雷,等.人体内新的功能系统―支持储备及自体监控系统新学说[J].科技导报,2006,216(24):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