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生“生活力”培育的实践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生“生活力”培育的实践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活力又称生活强度,指植物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所具有的生存能力。植物生活力的判别,在了解各种植物所处物候期以后,可以观察各种植物在某群落中生活是否正常强壮、生物体维持其生存延续的能力。引申到教育中,生活力指生活认知力、生活实践力以及贯穿始终的生命成长活力。生活力培育便是让教育回归其原始本质,成为学生成长和哺育个性的摇篮。生活力培育除了打造生命成长活力外,还要丰富学生生活认知力,提升生活实践力。它是培育社会性、彰显个性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初中生生活力培育是在初中学段,根据初中生身心特点和心理状态,通过教师的课程开发,营造“生活力”场,构建生活力培育的实践运行模式的行动研究。

一、“生活力”培育是当下和未来教育的历史必然

1.教育现实呼唤“生活力”培育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活动,而应理解为一种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的活动。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既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承担着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更承担着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使命。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必须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和发展,使学校处在十分特殊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因此,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去,按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构建融入社会之人格,应对自然的知识和能力,服务终身学习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及获得快乐生活素养,面向未来的生活技能和生活品质。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的诠释。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它是培育“生活力”的教育。生活力是陶行知的独特创造,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求,“生活力”的提出就是“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他兴学校、办教育总要先拟标准、定目标。陶行知说:“看学校的标准,不是校舍如何,设备如何,乃是学生生活力丰富不丰富”。他阐述了生活教育的内容、策略和目标追求,也揭示了学校教育源于生活、从属生活和提升生活的道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2.课程改革呼唤“生活力”培育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改革的开发者。陶行知先生认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文献《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将学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做(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发展(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它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其中蕴涵着对生活力的期待。面对这样的世界教育趋势,我们需要课程改革,跟上世界、时展的步伐。

当前的学校教育过分注重知识和技能,却丢掉了鲜活的生活。机械化的“生产”使学校成了训练的“作坊”,学生失去了快乐的青少年生活,减少了生活力的发展。人的文化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放任自流的产物,更不是社会教化、塑造的产物与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教育的结果。而现实中种种弊端导致知、情、意的割离,把人们生活的丰富性简单化,制约了受教育者的自由和谐发展,也与课程改革的主旨背道而驰。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潜能素质,若得到开发,则表现为现实的生活力。作为教育者应该从课程改革入手,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归生活的需求。

3.学生的成长呼唤“生活力”培育

陶行知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议论》中论述道:“学校的目的是要造就有生活力的学生,使得个人的生活力更加润泽、丰富、强健,更能抵御病痛,胜过困难,解决问题,担当责任。学校必须给学生一种生活力,使他们可以单独或共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从当今社会来说,随着家庭对孩子期望值的增加,社会就业压力的吃紧,使应试之需显得较从前更加重要。因此,在教育界中,应试之风并没有随着新课程改革之风得到遏制,而是在力度上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年龄上,逐渐向下转移,进入了初中、小学。于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现象抬头,教育的功利性带出教育短期行为的出现,只重学业的块状累积,只重知识与考试技能,忽视生活能力与智慧的提升,忽视生活素养的奠基。“教育”渐渐窄化为教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成为一种外在的东西,成为怎样较好较快地摄入个体内部的过程,成了一种标准式的加工,失去了育养生活力的意义,造成生活素养、生活技能、生活品质的缺失,造成涵盖“生活力”内容的生活认知力、生活实践力以及生命成长活力的不足,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从教育的科学发展而言,必须满足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必须关注学生的完整人生、完整生活世界,生活力培育符合当下和未来学生生活所必需。

4.教育队伍自身成长呼唤“生活力”培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论点是:教育要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其职能的发挥,以改造社会。他认为,师范教育建设也应根据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以训练有生活力的教师,通过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有生活力的新一代,使他们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作为教育另一主体的教师队伍,在目前匆忙的应对式生活中,既缺乏足够思索的时间和空间,也缺乏课程理解、运用及开发能力。其在教育中“机器”性能的体现大于其“人”的性能体现,而其内在的创造能力无法得以全面展开。教育之所以是以人的“相互影响”作为一种主渠道,是因为作为教育者本身的生活力在传承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施授方自身的课程理解、运用及开发能力,直接影响到接受方生活概念的建立,影响到学生主体的发展。因此,提升教师课程理解、运用及开发能力,推动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实现自身价值,显得意义重大而且极为迫切。正是基于对现状的反思与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层感悟,我们提出了“生活力”理念的实践与探索,作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初中生“生活力”培育的运行路径

1.营造“生活力”场

校园环境资源包括办学的硬件设施与辅教学设施。它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条件,更应是开展素质教育的资源。在“生活育人,育人生活”的过程中,两种资源都不可以被忽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共创生活力校园,就是要让环境说话,让物质和精神的环境人文化,充满生活力与生活关怀,成为教育的一种资源,一种载体,发挥一种境化作用,要体现我们在研究的一个理念:生活力教育应在自然中潜移默化。

(1)让物化环境充满“生活力”

生活每天都在变化着,而物化的环境“固定”是基本特征,如何阶段性地进行“活化”,是体现生活轨迹的有效举措。武原中学有着优美的校园环境,对于开发、利用,我们将坚持“传承与创新”、“完善与塑造”,在现有的校园内打造“生活力的校园环境”,彰显优美、有序、向前向上的氛围。在我们校园的设计中,要努力体现这两者的统一,花园式的绿化氛围中透着生活的品味。动静两区的分割,使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和谐统一。

(2)让校园主体参与“生活力”场的营造,彰显生活力

①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动化环境”载体,如学科组文化阵地、社团文化阵地、专业教室、班级文化阵地,创设既富个性化特征,又彰显团队合力的环境布置,让环境与学习、成长同步,并研究主体参与者在过程中的动态成长轨迹。

②充分利用“社团训练、活动舞台”为载体,培养学生精英团队,自主开展校际、年级组、班级间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教师创造展现才华的机会,丰富校园仅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学习、活动方式,多元化多层次实现交往环境创设,给教育主体体现生活多样化、精彩化提供平台。在此,体现出“同质、异质”群体间的生活互动效能。课题还将视角投射到校园言论平台的创设。吸引更多的生命主体在正式与非正式平台、组织与非组织平台上,主动参与其中,在思想、心情、智慧、个汇、碰撞中产生生活力的火花,提升生活主体的思想、意识,体现出“生活力“场的效能。

2.构建生活力培育“3+1”实践运行模式

生活力培育的基本职责是关心人、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为“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作奠基,致力于使人认同并融入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文化圈层,使个人接受并切入群体关系和集体模式,提高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增强自身的现实社会性,由此获得在社会关系中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凸显个性化能力提升,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需求。因此,我们的研究要努力改变以往教育重“教化”的特点,把生活认知力、生活实践力、生命成长活力的“生活力”培育融入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校本化开发和个性化项目拓展,用学理、事理、法理进行论证、解释,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和心灵深处由衷认同,正确认识“生活力“培育在人成长中的作用。而课题研究的一大重点,是努力构建一个实际运转的操作体系。

生活力培育“3+1”实践运行模式图

(1)基础课程实施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我们在国家课程实施中通过强化“生活力培育”导向,完善课堂评价标准,渗透“生活力培育”指标,以培育学生的生活力意识,培育生命成长活力、生活认知力、生活实践力,完善学生的生活素养、生活品质、生活技能,以提高学生当下和面对未来的生活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基础课程校本化开发

教师基于国家课程,切合本人专长、本校基础及培育目标,进行课程内容校本化开发及实践。在加强课程适切性和针对性的层面,强化“生活力”培育训练,充分利用研发的“生活·能力”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加强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着眼生活能力的培养,整合基础性内容与拓展性、研究性内容,针对我校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把生活力培育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基于国家课程的具有针对性的“生活力”培育课程。

(3)个性化项目拓展

构建个性化项目“生活力”培育的实施机制,突出个性化的和谐教育,在普及基础上凸显个性化能力提升,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需求,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为主体,从学校的条件和特点出发,搭建培养学生个性的平台,开发体现个性化的项目,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思想。

我校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物质资源比较丰富,有图书馆、体育馆、电脑室、语音室及大量乐器、文体用品等,并且学校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这些都为个性化项目培植奠定了基础。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主动探究,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探究——发现——解决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3.教师课程理解、开发、运用的培训与实践研究

教师角色的呈现适合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生活力绽放的效度。教师角色的定位又“自然角色”定位与“情境角色”的定位两个方面组成。因此,课题研究的重点是提升教师课程理解、运用及开发能力,依托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典型引领,引导教师调试好“最适合与学生会面、最有利于学生生活力绽放的专业素养”。“只有教师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是实施生活力教育的致理。学校立足于本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师资培养计划。通过课题研究激发教师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体现个人价值及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研究过程中,需重点处理好点上突破和面上增长的关系,各年龄阶层均衡发展的关系,并重视名师成长个案追踪,提炼经验。

三、初步实践后的价值思考

分析相关国内外关于“教育与生活”的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倡导教育面向生活世界,其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应该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学生的生活品质、生活素养和生活技能,生活力培育除了打造生命成长活力外,还要丰富学生的生活认知力,提升生活实践力。

1.“生活力”培育研究的基点定位

教育面向生活世界,有助于教育联系实际,更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有学者认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它应该立足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包含了人类劳动、生产和交往行为等感性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产生生活力或创造力。我们应该将生活力教育的研究建立在发展的理念上,并指向于人的终身发展。因此,我们更应将目光投射到校园中学生成长的全部历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自我、焕发自我,促进生活力的发展,提升生活的意义,增大生活的价值,创造新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2.“生活力”培育研究对象的拓展

在众多研究中,我们发现主要指向是学生。但作为教育这一主题,其相关的不止于此,应涉及有学生、教师、教育场,这是三个共生共长的生态链。我们也将目光投射到校园的另一主体人群——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课程理解、运用及开发能力提升。教师应该通过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反思利用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课程开发,目的是克服传统教育方法忽视学生个性需求,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限制了学生生活认知力和生活实践力,以及学生生命成长活力。因此,我们很希望将研究的视角能投射到相关的三者,形成生活力培育的学校教育哲学及实践体系。

3.走向“生活力”培育的实践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校构建的课程正是遵循了这一宗旨,提出了“让学生充满生活力”的课程理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具体、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去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探索“生活力”培育的具体行为措施,呈现生活力教育的实施轨迹。教育面向生活世界,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活力和需求,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师生双方互动,提升生活认知力和生活实践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生活力”培育的行动研究不仅仅要从内容的切入着手,更应该以培育生命成长活力为基础,丰富学生的生活认知力,提升生活实践力,从我们的整体教学理念着手,从基础课程实施、基础课程校本化开发、个性化项目拓展入手,来探寻生活力教育在初中教育环境下具体可行的路径。其核心是营造“生活力”场和构建生活力培育“3+1”实践运行模式,其关键是教师课程开发的理念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运红.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启示.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7).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3] 刘志宏.校本课程开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 中国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5] 陶行知.教育文献.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5).

[6] 何期,潘永云.理论的生活世界与实践的生活世界——胡塞尔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