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分析及预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分析及预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中国目前计算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两次失业高峰。70年代末的失业人员主要是返乡知青,而90年代初则主要是国有企业员工。我国在70年代末期,由于需要面对所带来的严重的就业问题,重点在于改革统包分配的就业政策和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扶植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济,以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在政府政策的影响下,在接下来的几年我国城镇失业率逐年下降。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在用工制度上对新就业人员开始了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而对于双向选择后剩余的劳动力,却未能有很好的解决方法。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劳动就业也由政府主导逐渐转为市场主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而国有企业环境的恶化,使大批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分流,形成了大批失业人口。自由择业、竞争上岗和合同化等政策使失业率迅速上升并逐年增加。失业率由逐渐下降到逐渐上升的现象可以说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体现。

1.ARIMA模型介绍

ARIMA模型是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全称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简记ARIMA)。其优点在于通过差分运算提取确定性信息,对差分后的平稳序列通过ARIMA模型拟合,充分提取观察值序列的有效信息,拟合出的时间序列模型精度比较理想。本文所用软件为SAS8.0。

2.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

本文选取1978~2008年共31期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建模研究。(城镇失业率的统计有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我国目前在失业率的统计方面由于测算方法不同也有多方数据,并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选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

(1)平稳性检验。用原始数据做时序图,此序列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长期趋势,所以属于非平稳序列,不能直接建立模型。

(2)差分运算。通过差分运算提取序列中的确定性信息。先对模型进行一阶差分,做数据一阶差分的时序图。可以看出,一阶差分较好地提取了原序列蕴含的长期趋势,使差分后序列不再呈现确定性趋势。考察差分后序列的自相关图,显示出序列有很强的短期相关性,所以可以初步认为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

(3)纯随机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6期延迟下LB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065(

我们有很大把握可以认为差分以后的序列不是纯随机序列,模型中还有可以提取的信息。

3.数据建模

(1)确定模型阶数。考察一阶差分后序列的偏自相关图。

差分后序列的偏自相关图显示了除了延迟一阶的偏自相关系数大于两倍标准差以外,其他的偏自相关系数都在两倍标准差范围内做小值随机波动,且由非零相关系数衰减为小值波动的过程非常突然,所以该偏自相关系数可视为一阶截尾。所以,我们可以考虑用AR(1)模型来拟合该观察值序列。考虑到已经进行的一阶差分运算,实质构建ARIMA(1,1,0)模型拟合原序列。

(2)参数估计及检验。在条件最小二乘估计原理下,拟合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输出拟合结果显示常数项不显著,修改模型,去除常数项拟合AR(1)模型。

重新拟合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拟合估计参数显著有效。

对残差进行白噪声检验,得拟合统计检验的P值都显著大于显著性检验水平0.05,可以认为该序列即为白噪声序列。

由以上检验结果,可以说明,ARIMA(1,1,0)模型对序列建模成功,模型为(见右侧):

利用上述拟合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未来3年的城镇失业率(见表3)及绘制我国城镇失业率的走势预测图(见图1)。

由时间序列模型预测可知我国2009年和2010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将达到4.3225%和4.3976%,保持一定的小幅增长,加之到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目前国内已有七成企业正在缩减招聘数量,六成企业精简人员,说明我国的就业形势在短期内不会有所缓解,而且有更加恶化的可能。

1.人口规模和劳动力供给

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大和我国人口数量多是有直接的正向关系的,并且由于工资水平低,低薪阶层的劳动力规模也较大。与劳动力供应充足甚至过剩相对应的是经济的相对落后和就业岗位的不足,于是导致失业人数的增加。控制人口的数量,间接控制了劳动者的数量,劳动者数量减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失业率降低。

2.人口结构和失业的关系

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人口结构属于“年轻型”,一般来说,“年轻型”或“老年型”社会的劳动力供给相对短缺,而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由“年轻型”转为了“成年型”,劳动力供给充分且供大于求,经济高速发展,但失业率也在不断上升。

3.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我国产业各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和分配不均匀,第一产业在就业中占有绝对优势。国家调整三大产业的就业人员,使第一产业的就业压力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过渡,造成了我国就业人员的结构性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由于其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比较落后,造成经济效益的缩小,使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而隐性失业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占很大一部分,大量富余人员下岗后无特殊技能,达不到再就业的素质要求,造成了失业但无法再就业的情况。

4.我国新增劳动力与劳动参与率

我国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庞大。每年我国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劳动力之间竞争压力大,除学校毕业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外,近年来,已有超过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领域的转移。而且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仍占农村总劳动力的1/4到1/3,并以数百万人的速度增长。

由于经济水平不高,工资水平较发达国家较低,而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完善,造成了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参与率远大于发达国家,且女性劳动参与率高。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且这部分人群对职业的期望度也较高,不愿从事基层和基础性劳动,使得他们的就业方向有一定局限性且竞争激烈,造成了失业。

5.金融危机的影响

据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到2009年底,金融危机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从2007年的1.9亿上升到2.1亿,创近十年的新高。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对外贸出口企业影响较大。而国内出口企业的需求减少又会波及到国内非出口企业的生产,导致企业效益降低,进一步造成失业。而人们收入降低,购买力下降,又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如此形成连锁反应。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所以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带来的影响很有可能是巨大的。

第一,由于我国的失业问题从根本上是由经济体制转型引起的,所以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应该适应市场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间人员流动,加大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消除产业间就业的不平衡。

第二,提高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借鉴国外先进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方法,加大教育投资和科研经费,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第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以覆盖更加全面的失业人口,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且针对不同的人群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新型保险制度,对促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加大国有企业对就业的吸收程度,并大力帮助中小企业发展,起到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计系06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