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矮小儿童320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矮小儿童320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自2003年5月~2005年10月来我院儿科门诊的矮小儿童320例,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分类,垂体性侏儒3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2例,遗传性疾病32例(染色体病13例、骨骼发育异常8例、其他11例),特发性矮小儿童241例。

资科与方法

对象:自2003年5月~2005年10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矮小儿童中,对身高在同龄、同性别正常的儿童第3百分位以下资料完整的320例进行分析。

方法:每个矮小患儿进行病史调查和体格检查。

病史:包括母妊娠史、围产期情况、出生体重、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疾病、外伤和头颅X线检查放射治疗史,以及父母和家族成员身高、青春期发育情况。体格检查包括测身高、体重、指距、上下部量、头围和第2性征,体积。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便常规、胸透,必要时做肝、肾功能和血电解质检查。每个患儿摄骨龄和蝶鞍 X线片,测甲状腺功能,女孩性发育延迟者做染色体核型分析,生长激素筛查试验如生长激素<5ng/ml,再做药物刺激试验。

结 果

矮小分类:垂体侏儒35例,年龄9.5±2.6岁(3岁6个月-16岁2个月),男21例(60%),女14例(40%),平均身高落后4.59±1.32(X±S),骨龄落后4.1±2.3岁,每年身高增长3.2±1.4cm。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生长激素均低于5 ng/ml。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12例,女8例,男4例,年龄1~15岁,平均6.8±4.2岁。平均身高落后4.25±1.26(X±S),骨骼落后3.2±1.5岁,每年身高增长3.1±1.3cm。血T3、T4降低、TsH增高。

遗传性疾病32例,21-三体综合征8例,Turner综合征11例,骨骼发育异常9例,溶酶体病及糖代谢病4例,上述疾病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放射学诊断。

特发性矮小241例,年龄6岁1个月~14岁8个月,男130例,女111例,平均身高落后2.56±0.72cm,骨骼落后2.35±1.5岁,每年身高增长5.21±1.80cm。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峰值8~10ng/ml。

讨 论

垂体性侏儒症系由于垂体前叶功能不足所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依据病因可将本病分为两类。

原发性垂体性侏儒诊断标准在国内根据两种刺激试验生长激素峰值<5 ng/ml,临床用生长激素治疗效果明显。继发性垂体性侏儒除病因治疗外用生长激素治疗也有明显效果。

典型的Turner综合征在出生时即呈现身高、体重落后,手、足背明显浮肿,颈侧皮肤松弛。出生后身高增长缓慢,成年期身高约135~140cm。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女性表型,后发际低,50%有颈蹼;盾形胸,间距增宽;肘外翻和多痣等。大部分患儿智力正常。常因生长迟缓、青春期无性征发育、原发性闭经等就诊。其血清FSH、LH在婴儿期即已增高,但雌二醇水平甚低。

除根据临床表现和核型分析外,还可检查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或羊水细胞等的X染色质以辅助诊断。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中有一条X染色体失活,浓缩在X染色质,在涂片、染色后,检出率可达30%左右,男性则在10%以下。

由于本征患儿多数智力发育正常,因此,改善其最终成人期身高和性征发育是保证患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诊断明确后,即可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每日0.15U/kg皮下注射,可使患儿身高明显增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是由于患儿甲状腺先天性缺陷或因母孕期饮食中缺碘所致,前者称散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后者称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是小儿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为碘和酪氨酸,碘离子被摄取进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后,经一系列酶的作用与酪氨酸结合。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控制,而血清中T4可通过负反馈作用降低垂体对TRH的反应性,减少TSH的分泌。

甲状腺素可加速细胞内氧化过程,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酶活性,增进糖的吸收和利用,加速脂肪分解氧化,促进钙、磷在骨质中的合成代谢,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因此,当甲状腺功能不足时,可引起代谢障碍、生理功能低下、生长发育迟缓、智能障碍等。本病治疗口服甲状腺素同时肌注生长激素取得明显效果。

特发型身材矮小,即不伴有潜在病理状态的身材矮小,是在儿童期间导致身材矮小的最常见原因,可分为家族型身材矮小(FSS)和非家族型身材矮小(No-FSS)。如果青春期开始时间延迟,则称为青春期发育延迟。如果不进行治疗,大多数患儿将发育为身材矮小的成年人。

家族性矮小(Familial short stature)(Fss):父母身高均矮或有一人矮,小儿身高常在第3百分位数左右,骨龄和年龄相称,智能和性发育正常。

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病儿多于1、2岁以后逐渐呈现生长迟缓、骨龄落后和青春发育期推迟,女孩13岁、男孩14岁未显示第二性征。其父母大都有类似既往史,患儿身高多低于2个标准差,伴骨龄延迟。部分病人最终身高仍属正常,但多偏矮。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或分泌紊乱;GH活性不够;GH抵抗等有关。特发性矮小经过临床观察用生长激素治疗用量在0.15 可以改善其最终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