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份迟到的录取通知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2005年全国高考招生工作全面结束之时,8月25日,一份带着国家、兵、师残联深情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农十师187团三连蒋吉良的家中。握着这份沉甸甸的通知书,作为一名普通团场职工的老蒋连说了三个没想到:没想到,自己身有残疾的女儿求学之路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没想到,只是一次普通的会面,竟牵动了三级残联领导历时近一个月的三地“传书”;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份迟来的录取通知书中,浸透着新疆石河子大学校党委的关爱之情。
蒋艳,新疆兵团农十师北屯高级中学一名普通的学生,和众多的高考考生一样,她在漫长的等待中经历了焦虑和不安,然而,与其他考生不同的是,在她的高考体检表一栏中,填写的是身体畸形。
1984年,蒋艳出生在四川省遂宁市西眉镇乔亭村四社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2岁那年,她不幸患了骨结核。为了给女儿治病,蒋吉良夫妇四处奔波,可是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恐怕一生就要在轮椅上度过了。老蒋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在进行西医治疗一个月毫无进展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中医。怀揣着家中仅有的积蓄,老蒋踏上了艰难的求医之路。在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后,小蒋艳虽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但年幼的她没有认识到,终身的残疾意味着什么。
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难,1992年,蒋吉良夫妇告别了女儿,来到了新疆兵团农十师187团从事打渔工作,1994年把孩子也接了来,收入虽然微薄,但一家人总算团聚在这西北边陲。
在家中,蒋艳虽然上有姐姐下有弟弟,但从6岁开始,懂事的她就跟着姐姐一同为父母烧水做饭。与同龄人相比,蒋艳的身材就像一个孩子,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然而,个性不服输的她却默默地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家庭的困苦,更磨练了她坚强的意志,从小学到中学,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矛。
2004年,蒋艳以3分之差与自己报考的院校失之交臂。蒋艳虽然因为这3分,又要让辛苦半生的父母,多为她承担一年的学习费用,而觉得内疚,但她没有放弃。在一位亲戚的帮助下,蒋艳得以复读。
2005年,在填报志愿时,蒋艳唯一填报的院校就是天津中医学院。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倔强的背后是一份自信,是她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超越,同时,更是一种渴望,她渴望帮助和她命运相同的人,渴望回报关心爱护她的许许多多的好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她的高考成绩为581分,高出了她所报考的天津中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37分。一家人沉浸在焦急的等待中。眼看着第一批重点学院的录取工作即将结束,蒋艳的录取通知书却一直没有来。
万般无奈,蒋吉良夫妇与帮助女儿复读的亲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了农十师残联寻求帮助。简单的交谈后,师残联领导拨通了兵团残联的电话。一位普通残疾学生的命运,就这样与所有关爱她的人紧紧相连。
原来,天津中医学院的退档,是因为蒋艳120厘米的身高。由于中医学院要求临床医生的身体条件比较严格,她这样的身体条件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服务有一定困难;同时,我们还得知,该校在退档前专门为此召开了校党委会,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很慎重的。与天津中医学院协商未果,兵团残联把目光转向了新疆境内的大专院校。此时,第一批重点本科的录取工作已经结束,而蒋艳又没有报考疆内的任何一所院校。兵、师残联一方面积极做好蒋艳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迅速与兵团、自治区招生办公室进行协调,并联系了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两所高校。新疆农业大学答应考虑一下,但必须先征求本人的同意;石河子大学准备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蒋艳的问题。此时,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们,正在纷纷踏上求学之路,而蒋艳一家人忐忑不安的心情多少带着一些无奈。老蒋告诉我们,此时的蒋艳不愿与任何人交谈,常常独自一人在渔点上看着水面发呆。
在高考录取工作即将全面结束时,我们又见到了蒋吉良,他恳切的话语中平添了许多忧虑和哀愁。“就算有一点希望,我们都会积极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是在蒋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前,师残联领导最后一次与蒋吉良的对话。8月23日早晨,一声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无望等待中的寂静,蒋艳被石河子大学录取了。8月25日,蒋吉良夫妇带着女儿出现在农十师民政局的办公室。老蒋心情复杂,因为这次,他们是来为女儿申请助学贷款的。
关于蒋艳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一个残疾人求学的艰难旅程才刚刚开始。面对着许多与蒋艳有着相似经历的残疾人,我们不仅仅是要送上真挚的祝福,更要用博大的爱心,让他们走进社会的路途少些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