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酵素菌生物肥在鱼虾稻生态种养中的应用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酵素菌生物肥在鱼虾稻生态种养中的应用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微生物酵素菌肥在鱼、虾、稻生态种养中的应用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在稻田环境中养殖鱼和虾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从稻田的选择改造、种养模式、施肥技术、日程管理4个方面总结了酵素菌生物肥鱼虾生态种养中的应用技术

关键词:酵素菌生物肥;鱼;虾;水稻;生态种养

中图分类号:S1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4-3271-03

我国鱼、稻种养面积早在1999年就达到144.5万hm2,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在国际、国内需求的增加,鱼、虾、稻生态种养面积不断扩大,然而为了鱼、虾、稻种养的高产高效,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水质恶化,鱼虾病害、缺氧泛塘概率增加[1];大多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鱼、虾、稻病害预防、控制及治疗等措施,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如何保证高产高效和绿色健康食品的生产是今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微生物酵素菌在农业的应用,受到包括欧美等发达及新兴国家共21个国家的重视[2]。2000年12月我国农业部给予酵素菌原菌登记。因此,为提高粮食、水产品产量,保障食品安全;进一步改善土壤、水体环境和食品品质,武汉合缘公司依据酵素菌生物肥在水产养殖、水稻种植中使用的多重功效和稻鱼虾生态共生养殖技术,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采用“三位一体”施肥新模式研究出一套新的种养技术,即“微生物酵素菌肥在鱼、虾、稻生态种养中的应用技术”。其能改善鱼、虾、稻生长环境,提升产品品质。利用生物竞争理论“先入为主”、“以正压邪”、“正本修元”等机理,通过“有益菌、酵母菌、放线菌”三菌结合,施入土壤、水体形成优势种群,具有屏障作用,抑制、杀灭有害菌,改善机体内外环境,增强免疫力,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并能分解体内有害残留物,起到改善品质的作用。改善水质、地力。酵素菌生物有机肥能有效分解有机碎屑和降解有毒物质,减少水体污染;降低水体COD和BOD,提高水体溶氧量;酵素菌-酶复合体及有益藻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有效抑制不良藻类、菌类,到达改善水质的目的。在稻谷方面,研究酵素菌生物有机肥提升地力,稻谷要茁壮生长,首先是土地要无休止地进行消化分解生成土壤养分,并能被植物根部无障碍地吸收,其次还需让植物的根系能在土壤中自由舒展、充分生长,创造良好的生物、理化环境,良好的地力。减少化肥用量。酵素菌生物有机肥是一种“无机速效、有机长效与微生物增效三效合一”的高效生物肥料,还可使肥料、饲料等物化投入效率发挥到最佳状态,肥水迅速、肥效稳定持久,具有减少化肥使用,促进有益藻相、菌相生成的效应。增效作用。酵素菌生物有机肥中的酵素菌可产生大量蛋白质、肽类、生物酶、促生长及抗病菌因子、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为水体中浮游生物和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生态营养料;同时,还能补充饲料中的短缺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提高饲料效价[3-8]。

1 稻田的选择改造

1)稻田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稻田附近水体无污染、旱不干雨不涝、排灌自如。稻田的底质以壤土为好,田底肥而不淤,田埂坚固结实不漏水。常年有积水的田是最好的选择。

2)开挖田间沟。沿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供水产养殖动物活动、避暑、避旱和觅食的环形沟,环形沟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8%,沟宽1.5~2.5 m,沟深0.6~0.8 m。面积在1.33~2.00 hm2的稻田还需加挖“十”字沟,面积超过2.67 hm2的稻田需加挖“井”字沟。

3)加高加宽田埂。利用挖环沟的泥土加宽、加高、加固田埂。田埂加高、加宽时,泥土要打紧夯实,确保堤埂不裂、不跨、不漏水,以增强田埂的保水和防逃能力。改造后的田埂,要求高度在0.5 m以上(高出稻田平面),埂面宽不少于1.5 m,池堤坡度比为1∶(1.5~2.0)。

4)完善进、排水系统。稻田应建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以保证稻田旱不干雨不涝。进、排水系统建设要结合开挖环沟综合考虑,进水口和排水口必须成对角设置。进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沟渠最低处,由PVC弯管控制水位,要求能排干所有的水。与此同时,进、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以防养殖水产动物逃逸。也可在进出水管上套上防逃筒,防逃筒用钢管焊成,根据所养殖水产动物大小钻上若干个排水孔,使用时套在排水口或进水口管道上即可。选留一处农用机械耕田收割通道,底下用管道联通,保证水体的交换。

2 种养模式

1)虾种放养。根据稻田的实际情况,如果是第一年养殖的稻田,可投放每只30 g左右的亲虾15~25 kg。要是养殖一年以上的稻田则只需投放每只30 g左右的亲虾10~20 kg,每公顷投放22.5万~47.5万只。也可直接投放虾苗每千克250~600只,每公顷15.0万~22.5万只,第二年养殖的可酌情少放。另一种模式,3、4月投放小龙虾虾苗每千克250~600只,每公顷15.0万~22.5万只。

2)鱼苗投放。分为成鱼养殖和鱼种养殖两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首选鱼种养殖,可常年轮捕作为鳜鱼的饵料鱼。放养品种多以花白鲢为主,吃食性鱼为辅,投放时间一般在5至6月。鱼沟多或水凼大的可先放否则迟放。迟放要等水稻插后5 d,秧苗返青后投放。先放的待秧苗返青后再打通沟凼,放鱼进田。密度一般为每公顷15万尾左右,如果是小田、秧田育种,可放75万尾左右。若鱼苗先养至乌仔鱼苗,然后分池,可放240万尾。由乌仔养至5 cm左右鱼种可放30万尾左右。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放养密度与培育池的条件、饵料与肥料数量、质量及放养时间的早晚和饲养技术水平高低等有很大关系,条件好的多放,反之则少放。其次是成鱼养殖。

3)小龙虾的捕捞和水稻的栽种。小龙虾从5月即可轮捕,捕大留小一直捕到6月上旬基本捕完。稻田一般选择鱼虾稻田,水稻品种要选择抗病虫害、抗倒伏、耐肥性强、可深灌的紧穗型品种,目前常用的品种有扬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等。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开始栽插。为了水稻的高产,要充分利用边坡优势,做到控制苗数、增大穗。采取浅水栽插、宽窄行模式,栽插密度以30 cm×15 cm为宜。在栽培技术方面要围绕“防倒”进行,采用“二控一防技术”,即:一控肥,整个生长期不施肥;二控水,方法是早搁田控苗,分蘖末期达到80%穗数苗时重搁,使稻根深扎;后期干湿灌溉,防止倒伏。

3 施肥要点

为充分发挥酵素菌生物肥功能及降低成本,采用“三位一体”施肥新模式,即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三种肥料交叉施用,确保肥效达到稳效、速效、持效,水质“肥活嫩爽”,生态环境优美,鱼类生活舒适。可以满足鱼类生理需求健康迅速生长和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

1)施肥原则。晴天施肥发挥光合作用,大量繁殖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满足鱼类食量;

2)施肥量。看水施肥,水肥少施,水瘦多施。以透明度、水生生物量、水色、鱼类摄食活动、天气等具体情况作依据。

3)有机肥作为基肥,必须彻底发酵,且侧重低温时用。

4)无机肥作为追肥,晴天施肥,先磷后氮,充分化水泼洒。

5)生物肥作为促效肥,晴天施肥,浸泡0.5h以上,激活休眠菌及迅速扩繁菌落。在稻田中均匀泼洒。

4 日常管理

1)水位控制。越冬以后,进入3月份时,应适当降低水位,沟内水位控制在30 cm左右,以利提高水温。当进入4月中旬以后,水温稳定在20 ℃以上时,应将水位逐渐提高至50~60 cm,这样有利于小龙虾的生长,避免小龙虾提前硬壳老化。5月份,为了方便耕作及插秧,可将稻田出水面进行耕作,插秧时田面水位保持在10 cm左右;鱼苗投放后根据水稻生长和养殖品种的生长需求,可逐步增减水位。6~9月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对水位的要求,控制好稻田水位,原则上要求适当提高水位。小龙虾越冬前(即10~11月)的稻田水位应控制在30 cm左右,这样可使稻蔸露出水面10 cm左右,既可使部分稻蔸再生,又可避免因稻蔸全部淹没水下,导致稻田水质过肥缺氧,而影响小龙虾的生长。12月至翌年2月小龙虾在越冬期间,可适当提高稻田水位,应控制在40~50 cm。

2)科学晒田。晒田总体要求是轻晒或短期晒,即晒田时,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以见水稻浮根泛白为适度。田晒好后,应及时恢复原水位,尽可能不要晒得太久,以免导致环沟水生动物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产生不利影响。

3)勤巡田。经常检查养殖水产动物的吃食情况、查防逃设施、查水质等,做好试验田与对照田的各种生产记录。

4)水质调控。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对水位的要求,控制好稻田水位,并做好田间沟的水质调控。适时加注新水,每次注水前后水的温差不能超过4 ℃,以免鱼、虾感冒致病、死亡。高温季节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可适当加深稻田水位。

5)虫害防治。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是水稻稻飞虱,幼虫会大量蚕食水稻叶子。在水稻稻飞虱危害的高峰期,稻田里有鱼虾,只要将水稻田的水位提高十几厘米,鱼虾就会把水稻稻飞虱幼虫吃掉,达到减轻稻田虫害的目的。

5 结论

开发酵素菌生物有机肥用于鱼、虾、稻生态养殖,能改善水质,抑制病害,肥饵兼用,增产增收,带来了水产养殖用肥的第二次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化肥施用带来的水环境污染和病害问题,改变了水产养殖现状,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以及帮助农民增收,提升无公害健康养殖水平等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酵素菌生物有机鱼肥的产业化开发,必将为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

微生物酵素菌肥的施用能够改善稻田水质,加速水体有机质和矿物养分转化,抑制和杀灭有害病菌,减少防病用药,促进水稻和鱼虾生长,每公顷增产鱼750 kg,虾150 kg,稻谷10%左右。

参考文献:

[1] 刘治权,郭洪满.水稻应用酵素菌肥初探[J].农业与技术,2007(1):37-39.

[2] 秦大荣.酵素菌生物有机复合肥在水稻上的应用与研究[J].农家之友,2009(20):15-16.

[3] 杨 涛,徐维烈.酵素菌生物有机鱼肥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J].河北渔业,2007(1):42-44.

[4] 杜 春,宋建军,张玉军.酵素3号有机肥的制造及在水稻上的应用[J].现代化农业,2002(8):23.

[5] 黄 涛,吴良欢,贾惠娟,等.应用酵素菌肥的有机和对照田稻米品质比较研究[J].中国稻米,2009(5):19-21.

[6] 颜倍友,董彦华,苏建党.酵素菌肥的研究及其应用效果[J].杂粮作物,2001(2):39-41.

[7] 黄 涛,吴良欢,韩科峰,等. 有机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酵素肥的肥效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2009(6):1124-1126.

[8] 高光明,钱 敏.我国生物鱼肥的生产现状与应用技术[J].科学养鱼,201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