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域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域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印度的柯里亚是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中都做出巨大成绩的为数不多的建筑大师之一。在建筑方面,他立足于彼时彼地,创作出有浓郁印度地域特色的节能建筑作品在规划方面,兼顾不同收入家庭的利益,致力于用平等规划的手段平衡社会的问题从而真正地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中国与印度同属于第三世界,其建筑与规划思想的立足点较贴近我国的国情,对于我国当前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无疑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 柯里亚的创作源泉

(一)对传统的继承

柯氏的建筑作品里一个重要的构图范式是印度传统曼荼罗的意象。曼荼罗起源于古印度的神话传说,折射了印度文化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柯氏在他的建筑里反复使用曼荼罗作为构图和组织元素,强烈地表达了对传统的关注和折射。除此之外,柯氏还使用了诸如贡德、露天空间和漫游路径等组织手法。这些手法的使用,成功地唤起了人们对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回忆和共鸣。对传统建筑语汇的使用并没有和现代建筑的功能性原则相悖。基于人们在不同建筑中的活动模式,柯里亚致力于寻求功能与重新注入具有活力的地方传统的融合点。在斋普尔艺术馆等作品中,曼荼罗构图形式的使用不仅折射了传统印度文化精神,也成功地解决了建筑功能和流线的组织问题;“漫游路径”本是对宗教模式的反映,但柯里亚却成功地将其与博物观览建筑的功能或世俗的生活要求完美结合;贡德的使用,已经将其从单纯的宗教功能中淬炼、升华为建筑组织和冥想空间的角色。在他的建筑里,地域文化传统的折射和现代建筑功能性的呼应不是矛盾,而是有机的整合。

(二) 对地域条件的回应

地域的特征还反映在对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上。柯氏认为“在深层的结构层次上,气候决定了文化及其表达形式……”,客观存在的地域条件、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气候对长期栖息于此的人们影响极大,也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印度是一个自然气候特征十分突出的国家,干热和湿热气候并存。严酷的气候条件给印度建筑师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柯氏深刻认识到气候条件对印度建筑乃至印度文化的深远影响,努力从传统建筑中发掘和重新演绎因应气候条件的建筑语素,并创造出了他自己的建筑语汇,如开放空间、管式住宅、“大炮通风口”、遮阳棚架、气候缓冲区以及花园平台等。其中,管式住宅和开放空间已成为柯氏的重要建筑范式。这些不同的建筑语汇用于印度不同的气候特征区,有效地解决了由气候引起的问题。柯氏对气候的关注巧妙的解决了气候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也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建筑形象。

(三) 地域性的社会属性

地域主义的社会特征在柯氏的建筑里体现为对社会平等观念的反映。贫穷和落后是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基本特征。柯氏首先关注的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息问题。他由此发展了低收入者住宅的范式以及平等的住宅和城市规划思想。从国情出发,从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建筑应该是地域主义的一个方面,毕竟建筑的直接和最终服务对象是人,属于社会、拥有社会属性的人。

三、柯里亚的建筑设计策略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 柯里亚在生态住宅设计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设计理念和住宅作品对该思想作了有力的注释。在柯里亚的技术选择中,他重视的是地方的建筑技术、材料,而不是目前西方建筑师广为推崇的高技术;他将传统因素和现代材料、技术结合在一起,即“适宜技术”,以达到低造价和对当地气候做出回应的目的。

(一) 低层高密度的聚居模式

柯里亚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投身于孟买的城市规划,孟买城市面临着庞大人口增长、高密度、基础设施不足所带来的种种问题。柯里亚发现:亚洲城市除了在市中心高耸的现代化办公大楼之外,地方小企业和店铺占据着城市旧街区的街道两侧,杂乱的景象使街道生活拥挤而充满感染力。他认为高层住宅除了建造和维护费用高之外,节省出来的土地面积是相当小的。而且高层住宅通过土地使用、空间、收入差别来分隔人群,加深了社会各阶层关系和收入的隔阂,也不符合传统亚洲建筑类型根深蒂固的“前店后屋,下店上屋”的小规模经济经营模式。柯里亚通过细致分析现有条件及吸取传统中的优秀元素,创造性地产生了自己独有的设计理念:提倡低层高密度的聚居模式,使人类的各个阶层都能获益于发展,追求平等性。

(二) 渐进式住宅策略

在新孟买乌尔维城市中心设计中,柯氏采用渐进式住宅策略,将不同大小的住宅单元混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共享敞开中庭连接,保证私密性并允许每一个居所能独立于它的邻居生长;将组团由中等尺度的体块打破为各种不同大小的单元和元素,为大的或小的投资者提供平等的机会,以扩展自己而不影响他们的邻居。出于对孟买亚热带气候条件的考虑,规定必须设有沿主街立面的拱廊,合适的高度限制,街区间的宽阔间隔使得空气得以通过内庭流动。这种策略指导下的贝拉布尔住宅区组团由七个住宅单元组成(图1),共同围合成公共空间;每三个住宅组团又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21户的更大的住宅群,同时中间形成高级别的公共空间。这样依次继续下去,并以居住区的公建、小学等措施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错落有致的住宅群落。这种空间渐进式的住宅策略有利于住宅单体的增长,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会对现有的居住空间进行改建和扩建,因此又被称之为“增长型” 住宅。

(三) 形式追随气候的生态策略

柯里亚注重对当地气候的研究,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他对实现建筑与气候两者和谐的基本原理表达得十分通达:因为气候在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建筑物和我们的城市。首先是直接影响,建筑物外表是由阳光照射的角度、遮阳设施、能量节约问题等决定的;其次是间接影响,通过文化影响,由于气候对任何社会的礼节、礼仪以及生活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帕里克住宅是柯里亚“形式追随气候”理论的经典演绎。平面沿南北向被设计成三个平行开间,夏季的活动区域夹在冬季活动区域和服务区域之间,在保证冬季活动区域最大限度接受阳光的同时,在夏季仍能有较为凉爽的室内活动空间。此外,印度气候干热,要求建筑有着良好的隔热和通风性能,他提出了“开放向天的空间”和“管式住宅”两个命题,并广泛应用于住宅的领域。

1、开放向天的空间

柯里亚从传统印度建筑中发掘出来的以开放向天的空间为中心,形成很多适应气候的设计策略。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范型是他住宅建筑中的一贯主题。开放向天空间一方面是指实体性的露天或半露天的空间,像庭院、阳台、屋顶平台以及内廊等,另外一方面是体现了一种印度特有的利用室外和半室外的生活方式。干城章嘉公寓成功地将平台与低层房屋的阳台和室外花园(图2),运用到拥有多层高级套房的高层住宅建筑中。柯里亚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剖面结构错层来营造出两层高的室外平台花园的做法。这样不仅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同时两层层高的阳台有利于室内通风和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花园的植物则将热空气进行冷却再放入内,起到自然冷却的作用。没有使用任何机械做辅助措施,并有效地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率,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低耗能建筑。

2、 管式住宅

管式住宅为低收入家庭设计量身定做,以建筑自身来调节气候,是一个早期的被动式节能建筑的成功实例。其平面面宽窄进深长,形同管状,是对印度传统建筑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印度人们的生活方式通常是,白天多聚集在通风良好的庭院且在遮阳蔽护下的阴影中活动,而晚间也多在凉风通过的屋顶露台上乘凉休息。因此,建筑室内和室外的空间界限渐渐模糊,而庭院空间成为印度传统住宅的核心。柯里亚的管式住宅单元为18.2m长、3.6m宽,除入口大门外,只有淋浴间和卫生间设有两个门,并尽量使相对较昂贵的门窗减小到最小使用面积,以节约整体造价。室内采用不同的层高来创造灵活多变的空间,使各空间的私密性得以保证。剖面设计运用烟囱拔风原理:热空气顺着倾斜的顶棚上升,从顶部通风口排出,新鲜空气被吸入,形成一种自然通风循环体系。住宅内围绕一个天井,上覆金属网格做成的水平棚架,既保证住户安全,又使狭窄的住宅内拥有一个几乎露天的院落布局,院落虽小,但在底层高密度的住宅群体中,不仅丰富了空间变化,还创造了小型化的阴影户外空间,也有效的帮助解决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并产生直接反映气候特征的建筑形象。之后,在科塔镇住宅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中,柯里亚又发展了两种剖面类型:“夏季式”和“冬季式”(图3,图4)。“夏季式”是室内形成正三角形剖面,顶端拔风、开口小、减少热辐射。例如帕里克哈住宅有一个金字塔,保护着内部生活空间,从而避开漫长夏日里空气中不断射入的热量。而“冬季式”则是倒三角形剖面,顶端开口大以求得日照。这种独特的形式,在不能使用空调的社会里,是一种节能手段。

四、 倡导居住公平的规划思想

(一) 交往空间序列

在贝拉布尔住宅区(1983-1986年)中柯里亚尝试着通过住宅形式的探讨来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图5),他通过住宅与院落的分层次的组合塑造了一系列空间序列,并且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出了对于城市低收入者来讲比较重要的露天空间以及费用和实现途径等。柯里亚认为,住宅体系应由四个主要元素组成:第一,排他性的私密空间(如做饭、睡觉等等);第二,半私密空间;第三,半公共空间,即邻里聚集的场所(如村庄里的水井旁),在那里你会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最后,基本的城市空间由整个城市共同使用。

柯里亚在贝拉布尔的住宅区规划设计中体现出来了改良社会的精神,这个设计基本的立足点是带院落的住宅中所蕴涵着的传统与本质的东西。而在中国当代的绝大部分住区建设中,这一空间序列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人们会怀念大杂院?我们的住区越来越封闭,半私密空间的缺失和半公共空间的缺乏趣味,使人们的交往失去了凭借,而柯里亚将传统的露天空间的灵魂重新组织到现代住区的设计和规划中来,实际上正是这种对于传统空间和现代人的需求的深度理解才能使柯里亚在继承传统和开拓未来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点,对我国当前的住区建设来讲可资借鉴。

(二) 平等划分用地

收入不同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住宅面积的不平等,这一点在印度非常明显,在我国这个问题现在也突显出来。柯里亚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平等的基地”,对95%的城市居民都是合适的,场地大小的变化区间为从50-100平方米,对社会最穷的阶层和富裕阶层都适用。例如贝拉布尔的住宅区,这块基地占地5.5公顷。以土地机会成本为基础,确定规划密度为每公顷500人(100户),住户包括各个收入阶层,从最低造价(预算为每个居住单元2万卢比)到中、高造价(预算为18万卢比)。

柯里亚在这个规划中创造出的住房模式为居住的社会公平指出了一条解决之路:首先,为保证居住单元将来能有所发展,每一栋都安排独立的基地。第二,支撑屋顶(或上层楼板)的主要墙体不和邻居家共用。这种独立性不但将邻里共同合作的机会减到最小一一也将争执减到最小一一包括屋顶的维修等诸如此类的基本任务,也能使每栋住宅都在一个方向上有发展余地,虽然家庭收入差距很大(比例为1: 5),而划分的每一小块地的大小变化不大,从45-75平米,起初在规划时,对于各种收入不同的家庭,土地分配都平等一致,为50平米,但因管理机关制定的详尽的规则和程序,不得不对此进行折衷修改。

住宅空间形态仍是以各自封闭的住宅和露天空间为基础:首先,在场地中,每一家都有露天空间(例如厨房、院子等等)来增加建筑面积。其次,交通空间和社区空间安排的模式构成空间层次,最小的规模是用7户围成一个亲切的小院子(大约8m x 8m),三个这样的组团联合成一个更大的模数单元,包括21户,中间围绕的开放空间为12m x 12m(如图6),三个这样的模数单元组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社区空间——大约20m x20m(如图7),以此类推,空间层次不断发展下去,直到形成大的邻里空间,包括有小学校和其他相关的公共设施。在中心地带,一条小溪流淌而过,作为排水之用。

柯里亚所提倡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住宅的可增添、多元性、参与性、按收入划分阶层、平等性、开放空间、分散性等原则,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 小结

规划所体现出来的“居者有其屋”的思想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充分表现了柯里亚对于城市各阶层人口的生活状态的关注和改善的决心,这一点在他为小商小贩设计的晚间可以休息的人行道断面形式中得到了体现,它表明柯里亚所关注的不仅是城市空间的设计,更深层次的是对于人的需求和尊严的保护。在我国,解放三十年间住宅增量较少,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住宅建设取得很大的成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善所产生的种种弊端开始越来越突出,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以及住宅的平等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关乎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国家利用宏观调控来平衡房价,但是谁来为低收入者提供他们买得起并且是良好的住宅设计和住区规划呢?在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之中,对于城镇人口的住区环境的设计,在用地标准相对宽松的小城镇,柯里亚所提倡的原则启发我们去开拓更为完善和美好的住区空间,以解决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建设领域也是社会层面的重大问题。

五、 结语

作为一个建筑师,扎根于特定的地理、物质条件和文化风俗,对气候、文化、技术进行深入思考,使柯里亚作为第三世界的建筑大师为世界所认识和尊敬;而作为一个规划师,柯里亚则以敏锐的眼光和人性的关怀为印度的城市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对于本国历史文化和人民习俗的尊重,使柯里亚的作品获得了本国人民的赞美,也获得了国际性的声望,同时也使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设活动和设计工作受益,在全球化冲击下无所适从的不知该如何继承传统和创造特色的中国建筑师们应该受到启迪。由此可见,生态建筑并非一定是利用高新技术建成的建筑物,也可以是利用现有的对环境和健康有益的材料建成的,对于城市、郊区和农村的每家和每个单位都是可以实现的。这对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设计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生态住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英.查尔斯·柯里亚.世界建筑,1999(6):50-51.

[2] 吴良镛.查尔斯·柯里亚的道路.建筑学报,2001(11):44.

[3] 肯尼斯·弗兰普顿.饶小军译.查尔斯·柯里亚作品评述.世界建筑导报,5-13.

[4] 王辉.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世界建筑,1990(6):69-72.

[5] 朱宏宇.从传统走向未来——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建筑师,2004(6):45-51.

[6] 邹德侬、刘丛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建筑学报,2002(5):4-7.

[7] 凌世德.走向开放的地域建筑.建筑学报,2002(9):52-54.

[8] 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5):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