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中的应用和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静脉留置针在颈外静脉中的应用和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0-3114-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显露好,而且是近心静脉,直视下可行穿刺。我科自2001年2月开始对四肢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效果良好。现将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2例,男92例,女60例,其中心功能不全32例,肾功能衰竭10例,中风35例,肿瘤晚期56例,失血性休克41例,肺心病21例。置管最长7天,最短3天。

1.2 物品准备:采用B-D公司生产的Y型封闭式留置针及3M公司生产的无茵透明敷料,先用5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 ml插入留置针末端肝素帽内,并排气备用。

1.3 穿刺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头后仰15度角,并转向穿刺对侧,用2根棉签压在锁骨上方使颈外静脉充盈,决定穿刺方法后松手,常规消毒,再次按压颈外静脉近心端,使其充盈,注意不能用力过大,防止发生意外。选择一侧颈外静脉上1/3为进针点,左手拇指拉紧穿刺处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根据静脉走向15度角进针,边进针边回抽,见有回血即停止进针,将注射器中的盐水缓慢推入静脉,观察周围是否肿胀。确定成功后,右手中指和食指固定针翼及针尾,然后拔出导丝,用3 M无菌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记录穿刺时间,固定输液管在耳后,连接输液,进行点滴。穿刺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封管:每日输液完毕后,用生理盐水100 ml加肝素钠1支,每次封管液3~5 ml,再次输液时只需消毒肝素帽,插入头皮针,即可进行输液。

2 置管注意事项及护理

2.1 穿刺前应先熟悉颈外静脉解剖,了解颈外静脉走向和位置,选择充盈好的一侧进行穿刺。穿刺前认真摆好,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仔细选择血管,做到心中有数。用棉签压迫颈外静脉上段,让其充分充盈。

2.2 穿刺时用手按压颈外静脉近心端时,用力要适度,着力点要小,必须避开颈动脉窦。否则压迫颈动脉窦可放射性的引起呼吸心跳骤停。

2.3 穿刺时进针速度不宜过快,应边进针边回抽,否则易刺穿静脉后壁致穿刺失败。

2.4 穿刺时要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功能状态,穿刺后密切观察局部反应。

2.5 由于颈外静脉的解剖特点,不能使用止血带,故不易回血,操作者可用注射器边穿刺边回吸,提高穿刺成功率。

2.6 穿刺时要严格遵守无茵技术操作原则,消毒范围大于6 cm×6 cm,隔天换药和更换无菌透明敷贴。

2.7 为防止导管堵塞,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滴速,如滴速明显减慢表明导管通畅不良,应检查原因。

2.8 注意观察留置针有无移位,颈部有无肿胀,输液管道的连接和固定是否可靠,有无输液反应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讨论

3.1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离心脏近,管径粗(约为8~12 mm),位置表浅易充盈易辨认,可用胸锁乳突肌作穿刺定位,不需局部麻醉,穿刺可以在直视下进行,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容易掌握,是套管针留置的理想部位。

3.2 颈外静脉血流量大,刺激性药物输注后有足够的血液加以稀释,而且其静脉压力低,活动后很少出现回血及药物外渗现象。套管针可漂浮在管腔内,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损伤小,静脉炎发生率低,只是多为穿刺点周围红肿,留置时间长达5~7天。

3.3 因留置针柔软,穿刺部位在颈部,由于颈外静脉活动度比较小,较少影响病人的生活起居,方便病人的生活自理,所以静脉留置针固定后,不会因转运或病人躁动而脱出血管延误抢救。

3.4 颈外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少了反复穿刺痛苦,不良反应小,保留了静脉通道,有效保证了静脉用药的供给,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输液护理质量。

3.5 在化疗病人中使用可减轻因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刺激产生的疼痛,可迅速稀释血管刺激性抗癌药,减少抗癌药物与血管内膜接触的时间,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6 在急救病人时,较其他浅表静脉更为充盈易见,且符合近心穿刺原则,比上肢静脉更近心脏,有利于药物及时发挥药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给休克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3.7 穿刺要求也低,颈部不必过伸,只需头部略转向对侧即可。

3.8 留置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在肝素帽上穿刺注射,这样既能使病人得到准确及时的治疗,又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效保护病人浅静脉。

3.9 颈外静脉留置针极少发生并发症,留置针管短、无血胸、气胸及神经、动脉、气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并发感染的机会也少,安全可靠。

收稿日期:200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