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80后电影《牛皮》的导演阐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80后电影《牛皮》的导演阐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故事

生活在北京的一家三口,父亲,母亲,和女儿。

一家人的生活,都靠一个小店来维持。 父母做手工皮具, 做完拿到店里去卖。

店里的生意非常不好,父亲不同意打折!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是濒临崩溃。

对于父亲来说,打折就意味着没有尊严。可是不打折,家里的日子就过不下去。

父亲的生日快到了,离还清债的日子还遥遥无期。父亲已经开始衰老,却还对未来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23个日常生活片段构成这个电影。 所有的场景都在他们不到50平米的房子里。

这段文字出现在我为 《牛皮》所写的所有文字通稿中作为它的故事梗概。也许看到的人并不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相对于110分钟的片长来说,这几行文字过短, 也过于苍白平淡。

我在文学系学习电影剧作有将近6年时间了,我写过很多剧本,也写过很多故事梗概,但是对于《 牛皮》,我经常感到束手无策。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用理智, 或者技巧,以故事的方式概括它。并非因为《牛皮》 没有故事,或是没有一个无法叙述的故事。

原本我以为在完成它之后, 我就可以客观地看待它,描述它,但我错了,至今我自己也无法给出一个规范的,或者说传统的大纲。 每写出一句, 都觉得这一句以外, 有太多比它更该写的。 所以我还是以最为简短的方式讲述《牛皮》 的故事。

从有这个想法到完成剧本开始拍摄有一年时间,中间的过程可以用煎熬两字来描述。很多问题需要弄明白,抛开电影不说,我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 如果要拍故事片,我又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 所有这些都不是第一次想,但却是第一次需要想出一个结果。在反复的思考中, 我也想明白了很多生活的问题。动笔之后经常觉得非常虚,因为写这样一个剧本是没有标准的, 也没有可比性。 写的过程中也走了很多弯路,兜了一个大圈子才发现想要的东西就在眼前。最终确定叙事方法的过程虽然艰难, 但正是电影观念细微变化的过程。很多以前觉得似是而非的想法, 这一次终于都落到实处了。

动机

我一向强调电影动机,这在我看来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电影动机, 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电影的初始状态, 也可以理解为某个点,即拍摄的原因、 动力。但我所指的电影动机,是一种持久的态度,不单单是想法的起点,也是观念的起点。

《牛皮》的成型,没有什么先后顺序,也没有可以被称作是目的的目的。对生活本身的迷恋,局部镜头,长久以来都没有离开过的焦虑和压抑,以及认识电影的这些年来不断在慢慢变化的观念,无论是电影分内的还是分外的,都在这个成型的过程里, 都在电影动机里。 而最后,影片本身也包含着你所有的电影动机,无论是你想暴露的, 还是隐藏的, 准确的或是偏差的,都会完全展现。

当时我有一个强烈的想法,就是要拍一部长片,不能再等了。之所以拍 《牛皮》 是因为我觉得我家里的生活应该被保存下来,我们的房子, 我们的焦虑, 我们的坏脾气,所有这些至少对于我们自己, 是有意义的。

其实想拍的东西不止一个,应该说都有可能去拍, 但这一个题材不会等我。这个楼是1958年盖的, 我在这个 45 平米的小房子里出生,现在我们周围都已经拆了,正在盖新房子,这一片儿指不定哪天说拆就拆了, 我怕再晚拍就来不及了。 如果我只能拍一个电影, 那就是它了, 我不会犹豫。

同样是自己的生活,我不是在回忆

说到把自己的生活拍成电影,这样的电影很多。 但我想说一句, 同样是自己的生活,我不是在回忆。

当然我也可以回忆,也可以重现记忆里的一些事物, 但当我看到自己的生活, 我知道回忆是可耻的。 对于自己来说,《牛皮》的意义不仅仅是把镜头对准自己, 更重要的是, 我不是在回忆,我绝不是在回忆。 被拍摄的是正在发生的,是前一天、 也是后一天都在发生的。也可以回忆, 在日子过好之后回忆, 笑着或者哭着或者调侃着过去的生活! 但是这太普通了,这不是我的方法。回头看并不难, 难的是现在就看。如果现在住的房子没有了, 那就失去太多了。 房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代表了很多, 都是我们家的一段历史, 是不可以被做出来的。如果有一天这样的生活过去了, 改变了,我也绝不会再去重现一段时间, 在我看来那样做是不道德的,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力量的。

拍摄

《牛皮》是我的第一部长片,我的态度是严肃的。

我和父母在自己的家里拍摄了《牛皮》。自始至终, 没有任何其它的工作人员,只有我们三个人。片子里只有三个角色,父母和他们的女儿。实际上,演员就是我们自己。

我无法理智地解释我为什么要用这么极端的方式来拍摄 《牛皮》,我只能说,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用了和这种压抑、焦虑的生活相匹配的方式来拍摄它。

2004年 3月拍了一场戏, 但因为和父母得争吵过于激烈,停止了拍摄, 直到 5月,拍摄了其余的 22 场戏。父母必须工作,我必须念书,因为没有工作人员,每场戏之前的准备工作都很漫长。 所以几乎所有的戏,都在午夜开始拍摄, 在凌晨结束。

多半的戏都是一条过的,甚至是一些时间比较长的戏。 这不只是因为家人之间的默契,也是因为我对完美一类的事情不感兴趣,那不是我要的。有些戏是有瑕疵的, 但是这些都无所谓,因为这些戏有真实的情感,相对于这些,所谓的瑕疵是完全可以被忽略的。

其实, 我们无非是在表演我们的生活,试图呈现我们生活中的焦虑。不需要更多的, 不

需要更好的,只要没有欺骗。

故事片还是纪录片?

因为 《牛皮》的细节过于真实,有的人误以为它是纪录片, 我甚至接到了几个纪录片电影节的邀请,但故事片和纪录片是绝对不能简单从完成结果上的“像和不像”来区分的。也有人提出它的价值到底体现在故事片的特性上,还是纪录片的特性上。可是故事片和纪录片的界限在哪里?故事片和纪录片之间有没有明确的界限?当然没有,现在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区分它们,有一些电影是可以混迹于这两者之间的。而这些电影往往触及到电影的本质,如果深入到电影的本质,那么可以抛弃故事片和纪录片这样的分类,没有意义。不存在故事片与纪录片, 因为电影就是电影。 更不能用简单的真和假来作为区分,这样太幼稚了。 我想起“世界上最细的线”这个词儿。什么是世界上最细的线? 就在两个颜色之间。 你看不到它,但却因为它区分开不同的事物。对于我来说,这条线就是电影动机,我的电影动机从根本上决定了 《牛皮》 的特性。问题在于你的立场是故事片,还是纪录片,这才是本质。《牛皮》当然是故事片,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故事片。

让一些人混淆的原因是它的细节,事实上,所有看起来真实的东西,所有看起来自然的动作、对白,无论多么细微,都是事先计划好的,有详细的剧本和严格的排练, 随机成分连百分之五都不到。一切都是既定的,这也是我的工作方法,我不喜欢随机的东西。

火车

当你看到这个片子, 你会不停地听到火车的声音,我们家离铁路非常近, 火车经过的时候,杯子里的水会颤抖。

火车经过的声音经常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这不是我刻意安排的, 那些声音也不是后期的时候贴上去的。火车的声音伴随了我23年,我想,它们是在以它们的方式帮助我们。

有一场戏,父亲在窗前干活,窗户里经过一列白色的火车。 现在再也看不到那扇窗户了, 一个礼拜一早,他们争吵的时候,打碎了那扇窗户。

技术问题

我不想说技术问题,因为所有该解决的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但我还是要说技术问题,因为它不仅和技术有关,也是这个片子的一部分。

有的人告诉我,声音不清楚,有的时候太小, 听不见, 有的时候又太大,吓人,有的时候声音劈了,很难听。 我告诉你这是为什么,因为我需要两个话筒, 但我没有足够的钱租两个质量都很好的话筒。所有糟糕的声音都来自那个便宜的话筒。

有的人告诉我,画面太暗了, 看起来费劲,为什么弄得这么暗。我知道,也许你觉得你看到的不够清楚,但这就是我的生活。 我家的光线就是这么暗,我没有在明亮的地方生活过。 你看不清的那些, 我也一样看不清楚。

也有人问我,是不是你技术不过关,事实上在拍摄的时候,现场的光是足够亮的,但我故意得到现在的亮度。我也犹豫过,要不要修补一些问题。答案是“不”。

所有的技术问题, 所有因为贫穷带来的问题,都是这部电影的一部分。 保留和承认这些问题, 并让它们作为事实而永远存在,是我的态度。

就像我不以贫穷为耻辱, 我也不会因为《牛皮》存在这些问题感到丝毫羞愧和歉意。

没有妥协过

现在我还没见到能让我妥协的困难, 也没有事情能让我悲观。 我极少去抱怨,很多人抱怨拍电影难,钱太少,没有分级,审查过于严格,等等这些。我从来没有抱怨过,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问题。电影是不分贵贱的,它不会要求你要有钱,你要有多大的投资才可以拍,拍出来的才算是电影。电影没有要求过这些,也没有规定这些,这些规定都是强加上去的。

电影是我对生活的体验、思考和反省。这就是我的电影观。它的根本在于,电影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至高无上的。 我过日子, 所以我拍电影, 电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从喜欢,到热爱,到进入电影学院,再到现在,我开始拍电影。我已经真正投身于电影,是全部的投入。电影对于我,从简单的爱好变成了严肃的理想,现在它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是因为我对它的热情到了这程度。

《牛皮》是我想拍的电影,我已经拍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没有一点儿妥协和犹豫,现在看到的,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只和我有关。

很多人说,你现在可以只听自己的,因为你要拍的电影只需要很少的一点儿钱,你不必为钱烦恼, 为钱妥协,那么以后呢? 你永远这样吗? 你不可能永远这样,所以你必然会妥协。

我想,这是一种逻辑, 也的确是事实的一部分,但这不是我的逻辑。

我从来不发愁以后的事儿, 不发愁投资和发行,因为我向来相信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都是自然而然的,既然这些对于我都不成为困难, 我也就没有什么可妥协的。我从来没觉得钱是问题, 从来没觉得投资是问题, 从来没觉得一定有多少钱才能拍电影,才能拍好电影。至于投资,有钱的人多得是,所以我从不担心自己错过什么。

我拍电影是为了自己,我不会为了任何人、 任何事而改变自己。 就好像一块磁铁,它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磁化,而不是跑到别的地方去找钉子。

最 后

坦率地说,直到现在, 我的家庭仍然是一个负债的家庭,父母一直在用他们的全部来支持困境中的我,虽然他们也生活在困境之中。就像影片开始时的那一行字幕一样,这部电影是献给我父母的。我的父母才是《牛皮》真正的作者。

附录

刘伽茵

1981年8月20日出生于北京,

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剧作专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青年教师

主要作品:

2002年,大学三年级第一次拍17分钟的短故事片《火车》,获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录像竞赛专业组最佳导演奖。

2004年拍摄完成第一部故事片《牛皮》,该片的编剧、导演、摄影和剪辑都由刘伽茵一人完成。这部片长为110分钟的剧情片,拍摄于北京南郊刘伽茵自己家两间狭窄昏暗的小屋里,全片以她和父母的生活为题材。

影片中,父亲经营着一家皮具店,母亲则在工厂负责皮包的设计和制作,他们对这门生意倾注了所有心力,但是销售情况差强人意,不过维持经营而已。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生活压力,让一家人的生活总是艰难局促。

《牛皮》共有23个镜头,最长达15分钟。沉闷而冗长的镜头,拒绝了很多没有耐心的观众。然而,本片却获得了55届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的“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协会奖(Fipresci Prize)”和已有20年历史的“卡里加里奖”(Cali-gari Award,由160家影院组成的德国非营利影院组织联合颁发,旨在奖励电影形态与故事都有创新的导演,第一位获奖者是法国导演克劳德・朗兹曼)。

具有世界声誉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创建至今已有32年历史,它关注那些视角独特的电影。昆汀・塔伦蒂诺、李安、侯孝贤、王家卫、陈果、杜琪峰、陈凯歌、贾樟柯等导演都是从这里,让自己的作品走向世界的。《牛皮》,被德国媒体评价为“在柏林的中国影片中最不显眼、却是最自信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