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三个维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三个维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基本问题是三个维度权重的择取,这三个维度是:专业的发展需要重新认识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并衍生以身体方向发展为主的体育学;在延续具有民族内涵内容的基础上,发展社会需求的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历史学;在培养对象取得中医行医资格基础上,研究开发以中医理论为主的面向社会所需的健身理论和身体活动方式。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建设 专业技术

民族传统体育学于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被设为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学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自1999年开始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其业务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并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与延伸;在教学目标上,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承、突出学生武术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武术的育人功能;在课程学习的评价方面,强调对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毕业生与就业现实脱节。北京体育大学武冬的调查表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的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学生为例。[2]北京体育大学的张明廷等人的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的就业形势表明,毕业后从事专业运动训练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毕业后从事教学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0%;从事公安的学生占到15%以上,有不少学生选择了自谋职业。而且,通过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显示,有45%左右的学生和38%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公安工作;有30%的学生和35%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只有8%的学生希望从事教练员工作。[3]

1.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不严密。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何建东的研究认为:首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其内涵与外延仍需进一步界定;其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存在不科学的现象,“重技术轻理论”是一种普遍现象,特别是基础理论和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严重欠缺;再次,课程结构的设置未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优化。[4]

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干学科含义的分析

近年来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研究表明,一方面疾呼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采取了暂停招生的方法应对。另一方面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尝试以新的途径应对已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对本专业主干学科理解不透彻。

2.1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能指。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指出,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它暗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分别为:体育学――以身体方向发展为主;历史学――在延续具有民族内涵内容的基础上,发展社会需求的以身体为主的体育活动内容;中医学――首先考虑培养对象取得中医行医资格,其次研究开发以中医理论为主的面向社会所需的健身理论和身体活动方式。这三个学科给本专业带来了三个方向的生源和多方面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也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忽视的关键之处。

资料表明,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事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一直以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用原来建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方式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从上述三个方面考虑,其专业建设需要历史、中医等方面的学者。实际情况是用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或者武术史代替历史学,导致真正的民族体育历史知识的欠缺,达不到民族体育锻炼、娱乐内容的推陈出新。

第二种方式是用发展竞技体育的方式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从招生伊始,其招生目标集中在武术专项优异的生源上,目的是在以后的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客观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源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武术专项、历史、中医。武术专项优异的生源只占本专业的1/3,这种放弃2/3生源的选择导致专业建设只能向一个方向发展。

2.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意指。有的研究者认为应重视武德思想教育,理由是武德是习武者必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实质上,武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的研究史上,把身体作为精神修养的呈现。孟子主张生命与道德合一,人身乃精神化的身体,用以彰显“上下与天地同流”之境界。将仁、义、礼、智收缩到内心里,以证明实践德行,达到境界时,道德都可以化为内心之德流行。仁德被体现,即有仁德之心流行;义德被体现,即有义德之心流行;礼德被体现,即有礼德之心流行;智德被体现,即有智德之心流行。四德体现,说明儒家所理解的身体是形、气、心贯通的结构,其形气面涵摄内外身体的生理功能,心气面涵摄意识与形上的功能,气化面则同时涵摄个体与万物同体的物质基础与形而上的基础。通过儒家以“修身”为其要义,实现儒学传统中所谓“天人合一”、“身心一如”。

2.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所指。在观赏武术类的表演时,观众会被表演者所展现的身体能力征服,他的身体有着可以与动物媲美的轻快和柔软,以及比动物更优雅的特点并为此感到骄傲,会发自内心欢呼。细察其原因,表演者的身体活动,使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语言。此时表演者的思维通过身体这个工具得到表现,同时身体本身也在进行思考活动。或者说借由身体的观点和样态来思想,用身体的方式思想。一是隐喻每个人在肉体上高于动物一筹;二是隐喻现实社会里的强壮体魄。

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基本问题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能指,是把人的身体看作从“历史性”延展到“社会性”的场所。从这一角度思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需要把每一个培养对象的身体作为展现场所的身体,有别于西方认可的身体长期受灵魂的奴役,受心的驱使,彰显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意指,是把人的身体作为精神化的身体,用以达成“天人合一”、“身心一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所指,是以人的自然身体为主体,通过持续的锻炼,得以寿养天年。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基本问题在于在这三个维度上思考其发展方向,这三个维度可以互相辅助,最后达成学科的持续发展,也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突破僵局的解决线索。

4.结论与建议

4.1制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出发点不符合社会需求。

4.2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需要重新认识本专业的主干学科,并衍生以身体方向发展为主体育学;在延续具有民族内涵内容的基础上,发展社会需求的以身体为主的体育活动内容的历史学;在中医学的基础上,研究开发面向社会所需的健身理论和身体活动方式。

4.3重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立足理论基础研究,为促进本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厚实的根基。

4.4建议采用联合办学的方式,从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方面,完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师资力量。

4.5建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从身体角度的三个维度上思考今后的发展。一是培养对象的身体作为展现“历史性”延展到“社会性”的场所;二是把身体作为表达“天人合一”、“身心一如”的主体;三是体现通过持续的锻炼,得以寿养天年的身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武冬.对北京体育大学武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

[3]张明廷等.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6).

[4]何建东.构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新体系[J].教育探索,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