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垃圾问题,将会超出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的问题。即使能源危机能够解决,垃圾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田松在他的文集《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中,试图对现代化进行全面“清算”。

几年前一个和煦的春夜,我、田松和一群朋友在南京夫子庙一带散步,走过一座小桥,田松忽然记起多年前自己在这座城市的一段恋情,顿时悲从中来,就坐倒在桥的人行道上,哭泣起来。我们非常吃惊,同行的一男一女两位博士生上前劝慰,却怎么也搀扶不起,大家只好听任田松哭倒在地,虽行人驻足围观也顾不得了。田松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

就我所知,田松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拥有科学技术史专业(理学)和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的人(拥有另外两种博士学位的,当然还有人在,我至少接触过两个)。他是学物理出身,当过报纸编辑——他自称那几年是他作为“文学青年”的时代,在高校教过书,给央视做过一段时间节目策划,转悠了一大圈之后,再次发奋求学,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时攻读两个博士学位,而且竟然在三年之内一举拿下。

田松经常留着胡子,穿着中式服装。看上去外貌粗犷,但对待朋友却很细心,甚至可以说相当温柔。他又生性喜欢那些带有浪漫、冒险甚至离经叛道色彩的事情,所以身边的美丽女友经常变换。

田松喜欢的事情之一,是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跑。有一阵子他老往纳西族生活的丽江地区跑,结果就出了他的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写成的专著《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一个古老民族的变迁》。还有一阵子他往摩梭人居住的泸沽湖地区跑,就给他的理论“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找到了一个生动例证。

田松的学术观点非常激进,被一些人认为是“反科学”、“反现代化”。他认为如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得太快,已经变得相当危险了,所以鼓吹“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他还认为“过去科学是神学的婢女,现在科学是资本的帮凶”。至于我们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未来的展望,田松都抱持非常悲观的态度,他的名言之一就是:“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

田松引用《熵》的作者里夫金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能量总是从能用的变成不能用的,物质总是从可用的变成不可用的”。在田松看来,“在全球化的物资和能量转化链中,低熵状态的原始森林、矿藏、天然水体,最终必然变成高熵状态的垃圾场。垃圾,是一切物资和能量无可逃脱的宿命。”

当然,我们可以期望对垃圾进行分解,科学向我们许诺可以“废物利用”,然而这虽在一定的程度可以实现,但对垃圾的处理只能是有限的,必然有一定比例的垃圾不能回收,不能再利用。这部分垃圾日积月累,最后的归宿在何处呢?

而与此同时,越是现代化的地区,产生垃圾的能力越强,垃圾总额就越大。田松预言:“垃圾问题,将会超出能源问题,成为未来世界最主要的问题。即使能源危机能够解决,垃圾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因为输入越强大的能量,会产生越多的垃圾。”他甚至预言:“未来的大规模战争,将不是为了到别的地方抢什么东西回来,而是要把垃圾送出去!”而我们疯狂地、争先恐后地奔向现代化,其实“只是使世界更快地铺满垃圾”。所以“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

脑子里回荡着如此悲观的念头,田松徜徉在因“走婚”习俗而名闻遐迩的泸沽湖边。他想证实一下,在这个原本美丽平静的“旅游地区”,因络绎不绝的外地游客而必然会大量产生的垃圾,是不是正在形成问题?结果他发现了一处相当隐秘的山沟,原来当地人长年累月将游客所产生的垃圾倾倒在其中——这其实就是我们大城市周围无数垃圾填埋场的翻版。这些填满山沟的垃圾,已经臭气熏天并开始污染当地的水源和环境。田松的这个发现,对当地人来说也许是很煞风景的,更何况后来中央电视台闻讯也前去拍摄报道了。那些对科学和现代化依然充满信心的人,或许会认为这只是因为当地人未能“科学地”处理垃圾而已,只要采用大城市处理垃圾的“科学”方法,问题就可以解决。但是在田松看来,此事正是关于他“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这一预言的例证。

田松本质上也许并不反对科学,但他在相当程度上反对现代化——当然是指眼下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定义、所规范的现代化。

也许有人会说:这现代化不就是科学带来的吗?这现代化确实是科学带来的,但现代化并不能等同于科学。在现代化之前就有科学。现代化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该如何对待科学的问题。

2007年,田松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文集《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以他特有的华丽而煽情的文风,对现代化进行全面清算——垃圾问题只是他清算的项目之一。例如,“在自己的家乡失去意义”一文中,田松控诉道:“按照某种进化论的观念,社会是在不断的进步之中的。农村是不好的,需要进步,需要机械化,需要城镇化;小城镇是不好的,需要繁荣,需要城市化;小城市是不好的,需要发展,需要都市化;即使大都市,也是不好的,需要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

农村学生的理想出路是离开家乡,到城市去生活;小城镇学生的理想是离开家乡,到大城市生活;甚至大都市学生的理想也是离开家乡,到国外去生活。所有的人都在自己的家乡失去了意义!”这种不可持续的、无限发展的逻辑,被田松称为“冥尺”——冥冥之中的一把尺子,用来衡量(实际上是否定)我们被现代化所劫持的生活的意义。田松愤然质问:“如果我们在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找不到意义,我们能够在规划出来的未来中找到意义吗?”

关于田松到底是不是“反科学”的问题,可以先问到底什么是“反”?通常我们使用“反”这个字时,总是意味着希望这个字后面的词汇所指的事物消亡。比如“反殖民主义”当然意味着希望殖民主义消亡。如果是这样,那就还不能说田松是“反科学”。田松确实在批评科学,说科学现在成了资本的帮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希望科学消亡。就好比我们批评一个孩子,说他现在成了坏人的帮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打算杀死这个孩子——我们只是希望这个孩子学好,不要继续充当坏人的帮凶。

或许有读者会问: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激烈批评者,田松他本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在行动上拒绝现代化吗?作为他的好友,我可以告诉你,田松在生活上一点也不拒绝现代化。他用电脑,用手机,用互联网,用高级数码相机……所有今天大都市中的“现代”生活方式,他几乎没有一样拒绝的(他总算还没有买轿车——不过我也不敢保证他今后不买)。对于这个理论和行动上的强烈反差,田松的辩解是这样的:我有选择吗?我如果在行动上拒绝现代化,我怎么能生存?我不能生存,我又怎么能进行对现代化的批评?(据《外滩画报》,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