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职学校德育课生动性内涵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学校德育课生动性内涵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职业高中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德育课教学,在新形势下需要改革创新,如何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求出发,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本文以实例探究德育课生动内涵并分析其益处,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性表述中,以生动性教学语言、手段、方法贯穿德育课教学。

关键词:德育教学 生动性 生命力

德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体现出富于创造性的形象表达,使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互相融合、有机统一,以使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发展形象思维,落实素质

教育。

一、生动性的具体体现

这里的生动是指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在讲授指导、师生互动中,针对理论内容采取生动形象的方法施教,使内容更有立体感,给学生印象更深。这种生动形象不全是指电化教学、信息技术、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所涵盖的内容,而是针对具体内容在指导中、在分析中、在交流讨论中,甚至练习中,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德育教育内容,化枯燥为形象,变抽象为简单,力争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使学生理解向深度、广度扩展,印象更深刻。

二、生动性的内涵

什么是生动形象呢?不妨举例说明。关于封建社会阶级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不易讲清楚,但如果引用学生学过的古文诗句来说明,就既明了又生动了。

其一,宋朝张俞的《蚕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其二,宋朝李绅的《悯农》:“春种一颗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三,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浅白通俗的诗句,不必过多解释,也让人明白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它比许多理论、例题更容易理解阶级对立。从诗的意象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到为什么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而体会到压迫剥削制度,消灭贫富分化是多么重要。

这就是生动,有些德育内容离开了生动形象,其效果必然要受影响。另一个例子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知荣辱有道德”一节,关于个性品质,关于谦虚与骄傲等内容,如果换个角度与说法,其效果会有不同。成熟的谷穗总是低下头去,而干瘪无实的穗子常扬着头,给人鲜明印象。流水也一样,越是小溪水,就越是哗哗响个不停,却至中途消失,而大江大河则以其深厚丰富而悄然流入大海,这些触手可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德育课教学完全可以做到生动形象、简洁明了,意味深长又给人启发。特别对于与学生成长相关的章节,更要生动形象。

三、生动性的益处

第一,生动形象有助于引发兴趣,调动开发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挖掘大脑潜力,最大限度地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夸美钮斯说:“高级事物可以由初级去代表,不在眼前的由在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由看得见的去代表。”教师注重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生动形象,教学中充分利用,挖掘、比较、展示,可使教学锦上添花。也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形象生动予以补充,使德育课教学形象可感、栩栩如生,最终德育目标与教学指导相得益彰,课堂教学血肉丰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第二,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德育教学思想性的功能,有利于审美要素的挖掘,对学生区分真善美假恶丑起着导向作用,对学生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净化心灵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既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又可深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这里既有循循善诱,又含潜移默化,既含蓄蕴藉又豁然开朗,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又使学生结合实际有深切感悟,可说一石三鸟,举一反三。

第三,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益处还在于对课堂辩论的影响。它使语言不再是割裂、呆板的知识点,而变成了具体可感的慢镜头、活影像,它使内容思想不再单纯直露,而趋向了丰富,促进了创造思维的发展,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中职学校生动形象的德育课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职业道德还是法制教育,都可尝试运用。

风格不必划一,方法不必相同,形式力求多样,内容尽可能全面,要有深度、有力度地紧紧围绕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在传授知识、培养习惯基础上追求生动形象,特别是德育语言术语的形象,以符合审美标准。

滔滔不绝不一定是生动,渊博高雅也非形象全部,最好的生动是——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作者单位:河北省隆化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