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析高考真题,攻克现代文阅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析高考真题,攻克现代文阅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整体把握17套试卷的考查方向

2012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给笔者的整体感觉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同中有异,风格初现。

2012年高考,全国各省(区、市)共17份试卷,除全国大纲卷、重庆卷、四川卷等试卷以外,大部分试卷都是课改区高考使用的新课标卷。其实,大纲卷与课标卷的本质区别已经不甚明显,进入课改的地区还将继续增加。

2012年各地高考试卷中涉及多种文体,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科技类、新闻类、传记类)文体均有所体现,尤其是文学类、论述类、科技类文体,不少试卷甚至全都考到。文学类文本阅读,有12份试卷以散文为阅读材料,5份试卷以小说为阅读材料;实用类文本阅读,有2份试卷考人物传记,2份试卷考科技文,1份试卷考新闻访谈。这些试卷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文学类以及实用类文本由考生任选,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空间,这是新课标卷的标志性做法。全国新课标卷、辽宁卷、福建卷、山东卷、广东卷等五份高考试卷2012年继续使用选考题(湖南卷虽然有选考题,但是考查内容是表述。不是考查现代文阅读)。

必须注意到,进入课改的地区,因为选考题有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技术困难: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不及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度,难以体现公平合理,尽量不再采用选考题的形式。以江苏卷为例,仅在2008年和2009年出现选考题,近三年现代文阅读全为必考题。

17份高考卷全都考到论述类或科技类文本阅读,不同的是出现三种题型:全国大纲卷、全国课标卷等10份试卷全采用四选一的客观题,江而卷全都采用主观题。北京卷、上海卷等6份试卷则是主观题和客观题兼而有之。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颇具特色。例如江苏卷的阅读坚持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课标卷、福建卷等继续安排阅读题最后一小题为探究题。北京卷、湖南卷、辽宁卷等更是突出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解和感受。四川尽管在2012年尚未采用课改区高考试卷,但是也尝试探究题,体现为2013年第一次实行课标卷作准备的意图。

2 形式逻辑规定了答案的合理性

形式逻辑的内在作用在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体现得最为明显。

2012年全国课标卷阅读题第一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具体为对于“科技黑箱”这个选文核心概念的理解。四个选项信息均出自原文第一段。A项“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和D项“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这两处都没有相关直接,需要考生依据生活事理的常识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出其表述均正确;C项“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与文本第1段第四句“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表述不一致,将原文“选择”一词换为“修正”一词,概念不同,改变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理解的误差。本题要求选错误项,答案就是C;B项表述基本没有涉及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在文本里有明显的表述,考生应该不会错选。

2012年安徽卷阅读题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家族”这一概念的理解,要求选出表述不符合文章的一项。其中C项表述为“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文本依据是第一段“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这句话。C项将原文“基本课题”换为“全部内容”,犯了形式逻辑中常见的偷换概念的错误。

形式逻辑的教学内容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一般都有,往往都会对形式逻辑最基本的概念、判断、推理三个方面作简明扼要的介绍。现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在必修四这一模块里还有简单的介绍,不过实际上一般不在课堂上学习,苏教版等高中谋标教材则干脆取消形式逻辑的相关内容。然而,由于逻辑是思维的规则,现代文阅读的思维也必须符合思维的规则,所以形式逻辑的内容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在高考试卷上。不学,却要考,学生怎么会不感到困惑呢?!尽管命题时命题者绝对回避直接出现逻辑的术语,但有些阅读题涉及逻辑这一问题是无法回避的。我建议利用数学课上数理逻辑的相关知识,在平时练习涉及到基本逻辑问题,即概念、判断、推理时,适当迁移就行,不必多引申。尽量让自己碰到此类问题时不再惶惑无措。

3 哲学思想方法就是答题思路

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之所以感觉有些困惑,原因之一是问题的背后往往隐含着哲学思维方法的要求。抓住这个要求进行阅读,可以事半功倍。这决不是牵强附会,是阅读实践的客观存在。众所周知,哲学方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从事一切科学研究、进行各项实际工作的最根本方法,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专门的科学方法和一般的科学方法都是哲学方法的具体体现,都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阅读当然也要接受哲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具体说,阅读中的哲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形式一:形象与抽象的转换。

如2012年四川卷第14题要求根据全文概括“柴禾”在文中的含义。“柴禾”是刘亮程这篇散文的题目,是贯穿全文的核心意象,含义丰富,具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解题时必须立足全文,由形象转换为抽象,根据文章的层次提取关键词语或进行信息概括。从第①段概括出“生活物资”,第②⑨段概括出“家力的象征”,第④段概括出“家的一部分”,第④⑤⑥段概括出难以割舍的传统生活方式,第④⑤⑥⑦段概括出柴禾已经由生活物质变成了我们的精神寄托,可见这四点内容对抽象转换的要求越来越高。

形式三:整体与局部的转换。

2012年全国大纲卷关于孙犁《听朗诵》阅读的第15题第(2)小题要求解释“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这句话在文末,是概括上文、抒发感情的语句,应完成整体到局部的转换。“这里”指出阅读区间从第6段至第10段,共表达了两层意思: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名作家成就名人,五位青年作家因鲁迅文章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通了,所以内心“平静”“清澈”。答案只要写出内心“平静”“清澈”(整体)的两点原因(局部)即可。

形式三:概括与具体的转换。

2012年江苏卷第17题是通过最后一段“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喜庆;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这句话理解作者的看法。“眼泪”“黑色”代表了悲伤、同情,“热衷于”“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等表述透露出作者的否定态度。借参加葬礼与参加婚礼和喜庆的具体事例,表达了作者否定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的观点。文本与答案之间存在着具体向概括的转换,也就是从个别中抽象出一般。

哲学思维方法还要求在现代文阅读答案表述时。讲究把握好“度”。所谓“度”,就是要求你概括回答,你只要比文本表述概括一点即可;所谓“具体”,只要比文本表述得更具体一点就行。如果概括或展开力度太大,也会与命题的标准答案不一致,遇到机械阅卷的老师,也会因水平太高而枉送分数。

现代文阅读是除了作文以外语文高考最重要的内容,非下大气力不可。2012年17份试卷均涉及到现代文阅读,而且分值一般都保持在35分左右,占语文试卷近四分之一的比重。有必要提醒学生。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以后,甚至走进高考考场之前。再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科学有效地抓一抓现代文阅读这个必考的内容。

现代文阅读的难处在于汉字几乎人人认识,然而解题时却往往茫然无措。阅读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是:阅读的本质是以文字为媒介的具有个性化的心理活动,阅读的文本也往往具有作者鲜明的个性色彩,往往难以概括成一种固定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我还是说,只要读清楚,想清楚,说清楚就完全可以对付了。

读要读清楚,这是前提

2008年全国卷1现代文大阅读是散文《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4题“根据文章,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阅读区间是第2段“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这道题考生大多只答“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两点。因为文本里“因为”明确告知这是答案,考生或是忽略或是没理解“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的“不始于”,作者并没有否定是原因,只是否定不是起点,也就是说,“王维的那首《渭城曲》”也是原因之一。“后来,‘阳关道’成为光明大道的代名词”尽管没有明显语言标志说是原因,但从内容看,绝对是阳关闻名遐迩的原因。此例说明读清楚才能想清楚,也才能说清楚。

想要想清楚,这是关键

2008年江苏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6题D项“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文本第2段“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考生比对以后看出《留真谱》不是在日本发现的我国古籍珍本,而是在日本收集到的我国大量古籍珍本的影印摹刻本。想清楚就必须遵守思维规则,也就是逻辑规则。如2007年湖北卷第9题,要求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选A项“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也是其他经历过彩陶阶段的国家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这个错误无须核对原文,只需依据形式逻辑有关规则想清楚即可。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性前提推及个别性结论,结论是肯定的;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性前提推及一般性结论,结论仅是一种可能性。A项是由个别性前提推及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结论不能肯定。

说要要说清楚,这是结果

2008年湖南卷现代文阅读节选朱光潜《谈静》,第18题“下面是两个推论句,但作者省略了推论的中间环节。请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分别补写出句中所省略的内容。答:你的心界愈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你的心界愈空灵________________,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这道题阅读区间在第4段的前一半:“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界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界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不空所以不灵”,也就是不空闲所以不灵敏的意思,两条横线处都可以填入这个意思,然而两条横线的后一句又规定着答案表述内容,分号前“不觉得物界沉寂”即感觉到物界喧嘈,所以填入“你对物界的感受愈灵敏”;分号后“愈不觉得物界喧嘈”即填入“你对物界的感受愈不灵敏”。这样的题目只要答案意思对即可。不必也不可能与标准答案(对物界的感受愈敏锐;物界对心界的影响愈小,心灵愈能领略趣味)完全一样。

由于试卷肯定会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文体,复习一定要注意兼顾多种文体,特别是自己相对薄弱的文体,注意不同文体的阅读特点。

1 解析对自然科学类说明文的阅读

自然科学类的说明文考查,实际上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为主。所选的科技说明文(包括科技新闻)往往具有科技说明文的三个特点:①语义的单一性,一个用语,一个句子,说什么就是什么;②表达的直白性,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曲笔;③相对的纯理性,情感成分很少。如果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一篇科技文都会向人们提供新的知识和信息,否则,它就没有阅读价值。科技说明文的新知识和信息大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传达出来的。所以,要准确无误地理解科技说明文,就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近年来高考对科技说明文阅读的考题基本上是着眼于这三个点,并且通常是以选择题型的形式,将概念、判断、推理隐含其中来进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选项的设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语句,而要“换一种说法”,正是在这“换”的过程中考查了读者的理解能力。经过转换,正确的说法变得“似非而是”。而错误的说法又显得“似是而非”。从概念的层次看,这“似是而非”常常是“偷换概念”。我们应该着力看“个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全称判断,“质量”和“模态”,“必然”与“或然”等方面是否都和原文一致。还有一种判断,是对事物间因果关系的肯定或否定。审读这种判断,关键是看其因果联系是否真实,与原文是否吻合。这里面包含着复杂的推理过程,关键还在于要审清“因为”和“所以”之间是否真的具有因果的联系。

许多考生认为,近年来的高考题中,科技说明文的阅读难度高于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说明文的难度。这种“难”的感觉是由于语文教材选入的说明文在时代、内容等方面具有滞后性,建议在复习时适当补充一些时代性强、质量高的专项练习来加以弥补。

2 解析对社科类文章的阅读

历年社科类文章阅读的命题,其选文往往重视学术见解的理性阐述,作者一般是某个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谈历史、教育、音乐、中西文化、文艺理论、艺术流派、语言变化、审美情趣等都驾轻就熟、举重若轻。选虽有一定难度的文章,但又要让考生通过努力能够明白其“理”。社科类文章的阅读考查题,往往披文见理,即是要从文字本身出发,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弄清层次脉络,对整体内容提要钩玄。从而让考生真正领会文章的主旨。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在涉及全篇理解的地方,设点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能力。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有些信息是明示的,比较易于把握;有些信息则是隐含的,比较难于把握,而这恰是阅读能力考查的重点。其次,社科类文章的阅读考查题,还会结合具体语境考查学生理解语句的含义。特别是重点考查对某些术语和含蓄语句的理解。有些一般性的术语或者词语,在明确而具体的语境的制约下,读者不难猜到它的含义。这时,不必注释,反而可以用来检测考生推断词语的能力。社科类文章很讲究文采,不像纯科技类文章那么直白,特别是一些学术大师。在娓娓道来时,会抛出一两个言简意赅的语句。这样的语句,有时要求考生由浅入深地去品味,有时要考生能换个说法去表达自己的理解。再次,会考查材料与观点的联系。观点统领材料,材料证明观点,这是一般的说法。除此之外,会在观点或见解、主张的层次,材料的性质、归属,以及材料与观点之间互相联系的形式诸方面设点考查。最后,还会考类比推断,拓展运用等。这是较高水平的检测目标,应该引起每位考生的高度重视。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即我们所阅读的文章内容是科学合理的(如果有些不够合理也可以阅读,那就能用来培养我们对作品进行评价的能力了)。只有真正弄懂一篇文章的精髓。才具备了推断的前提。这种推断能力。不能囿于对文内信息的处理,还要由文内到文外,由此及彼,拓展联系。

3 解析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文学作品的阅读无疑是一个重点,这一点也应该反映在禹考语文试卷上。

(1)散文

文学作品的考查历来主要落在散文上。通常设题考查理解文中语句、把握主要内容、划清层次结构、评鉴内容形式这四个方面。具体考查考生如何把握一篇散文中作者所表露的情感是什么,作者的情感世界有什么发展变化,如何直白表述。如何写景状物含蓄表露等,还会考查考生能否探究产生某种情感的缘由。我们读散文,就应当这样去探究作者的“情缘”。散文阅读特别喜欢考查文中用以寄托情感、表现情感的“情物”。应当说明,这里所说的“物”是广义的,人物、事物、景物,微生物、原子、分子等等都在其中。任何一篇散文,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上面所说的某个或某些“物”。应当说,一篇优秀的散文,总是以“物”作为载体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

散文阅读命题还会要求考生分析作品中传情达意的语言。比如,那种饱蘸着作者感情、体现着文章主旨的语言;比如有的或直接明示性的,有的则或是委婉含蓄的,造成强烈感情震撼的语言;比如有些饱含浓烈情感的语言,其用词未必华美,往往相当朴素,有的表面看去似乎有贬义,实际上却蕴涵着饱满的赞颂之情的语言等等都会设点考查。

散文阅读还会考查品味、评价、鉴赏作者表达情感的艺术性。比如似贬实褒的手法、对比衬托的手法、词句的精心选择;又比如借物赞人、紧凑短促的词语节奏、由此及彼的层层铺展、复沓渲染、或简洁或巧妙的过渡、行文中的问答照应等。这些手法,考生平时都应该掌握。必须说明,进行语言表述时,要力求条理分明。

高考的命题实践告诉我们,一道考题,甚至一个选择项,都不会仅仅从上述方面中的某一个方面孤立地进行考查,在答题的时候当然要综合考虑。

(2)小说

以小说作为考查对象的试题正在增加。小说会考查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社会意义;考查描写人物的手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借景烘托、外貌神态、心理描写;考查能否准确透视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考查环境描写的功能。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塑造典型人物,反映作品主题的作用;考查情节的作用和艺术;考查评价主题,评价其反映生活的真伪、正误、深浅、偏全,评价人物形象是否典型、是否丰满、是否有个性;考查鉴赏作品结构技术的巧拙,如语言艺术的精粗、雅俗,表现手法的多寡等等。总之,高考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来进行设题。

(3)其他文体

课标卷的现代文阅读含实用文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报告、科普文章四类,科普文章的阅读已在上面自然科学类的说明文部分专门讲过,至于传记、新闻(访谈)、报告三类文体的阅读,其特别之处也就在于文体特征。以传记为例。传记的文体特征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概括性,考到传记阅读,一般会利用文本考查如何具体体现真实性、文学性、概括性,考题一般会涉及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如何体现,传记中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等等。阅读时应注意一般特征与具体文本的表述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