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防良方变毒方切莫偏信偏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偏方治大病” “小小偏方,气死名医”,这是民间流传的关于偏方神奇疗效的俗语,数千年来,在中国民间蕴藏着非常丰富、简单而又疗效神奇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秘方、验方,为中华民族之繁衍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民间偏方更是成为一种主要的用药方式。随着医药卫生技术的发展,用偏方治病救人的情况少了,但某些疾病的不可治愈和对偏方“天然无毒”的茫目偏信让一些人依然在寻求和使用偏方,甚至有些人认为偏方即验方。偏方真的很神奇吗?
偏方致病 屡见不鲜
轻信“大师”,贻误病情。据2013年10月9日承德新闻网报道,承德市民刘先生的母亲因为腿部疾病在市内某医院接受中医治疗。几日后,病情未见好转,心急的刘先生听治疗大夫说她认识的一个“大师”会偏方疗法,能治这种病。为了让母亲尽快好起来,刘先生赶忙带着她找到这个“大师”。“大师”在他母亲患病的腿部推拿一番,让其敷自己调制的一种中药,保证药到病除。没想到敷药翌日上午,母亲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厉害了,连床都下不了。
偏方治癫痫,胃黏膜受损。据2013年10月9日哈尔滨新闻网报道,45岁的徐女士有轻微癫痫症,几天前她看到了在朋友圈里转发的偏方:活蚯蚓加半两白矾用开水冲一大碗,每天早晨空腹喝下,10天就可治癫痫。“我每天早晨按照偏方服用,可是空腹喝下去胃烧得难受,喝下去没多久就吐了。吐了之后一天都吃不下饭,坚持了4天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去医院看了下,胃黏膜轻微受损。”徐女士说。
老太信偏方,孙女中毒。据2013年9月26日东南网报道,网友“hfdoc”23日在漳州小鱼网上发帖称,自己是芗城的一名医生,9月6日,他接诊了一个11个月大的女婴,当时这名女婴面色苍白、吐泻不止。
原来,因咳嗽半个月,女婴的祖母受“是药三分毒”的说法所困,没有带孙女看病,而是四处寻偏方自己医治。后来孙女病情加重,祖母情急之下将中草药的剂量加倍,不料孙女服后2小时出现急性中毒。由于祖母并未跟随到医院,所以女婴服用的中草药药名不明。
偏方治眼疾,患皮炎。据2013年8月23日《威海晚报》报道,七旬周老太因轻信偏方,用大蒜敷贴脚底治疗眼疾,不但没治好病,反而使脚底起了大量水疱,疼痛难忍。经医生诊断,周老太属于大蒜刺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跳绳排结石,“跳”出血尿。据2013年7月8日《江南晚报》报道,67岁的冯老太患肾结石多年,由于结石并没有给身体带来不适症状,虽然医生曾多次劝其治疗,但她总觉得结石还算“老实”,就没接受治疗。最近冯老太在晚上到广场跳舞时,听舞友说起跳绳可以把结石跳下来,连日来便每天坚持在家跳绳。前日中午,冯老太在吃午饭时突然感觉腰部疼痛,去厕所小便时排出来的尿中带血,她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经详细检查后,确诊冯老太的腰痛、血尿等症状是由于连日跳绳导致结石在体内移动,对肾脏组织造成损伤引起的。
民间偏方≠民间验方
很多人认为民间偏方就是民间验方,其实民间土方和偏方不等同于民间验方。
民间偏方,指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上市出售,或不是正统的药方,来源不为人知,也不见历代的药学典籍记载,只是在民间流传的药方。与民间验方相类似,它也是一种药味不多却对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由于其药源易得、简单实用、价格低廉、疗效独特而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因为偏方源自和流传于民间的特定环境,也常被解读为“秘方”。
民间验方是指经医药工作者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实施、验证,被证实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而被流传下来后,作为一种方剂被记载进相关医学书籍或医学文献中。可见,民间验方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验证、筛选而被沿用流传下来的,其本身就具备了一定的科学价值。
而民间偏方来源往往不为大多数人知,历代的药学典籍、书籍中也未见其记载,它们作为部分人或部分地区间流传的一种隐秘的“处方”而存在,这就决定了民间偏方临床治疗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民间偏方在治愈某些特定的疾病中确具有独特疗效,另一方面,它的背后同时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害。较验方而言,偏方的疗效缺乏保障性。
民间偏方往往是口头相传,患者容易道听途说,盲目乱用,使得偏方有时非但不会有效,还会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此外,患者机体的自有特点、病情的程度、病史的长短等均会导致同一民间偏方的效用差别。
我国绝大多数民间偏方都是靠患者自己掌握使用剂量、频次及疗程,部分患者仍存在未较好掌握自身病情或未确定病情的情况下盲目使用偏方的情况,导致病情被贻误,危害其生命健康。目前,我国的民间偏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得到系统、可靠的评价,患者使用是否有效、是否存毒副作用与后遗症还有待研究。
常用偏方 专家释疑
诸如“喝醋化鱼刺”“鱼胆明目退火”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偏方,它们可信吗?
1.喝醋化鱼刺
常见现象:不少人被鱼刺卡住咽、喉、食管,便用喝醋的办法,希望以此“化掉” 鱼刺。
专家解读:此法不可取。认为喝醋可以化鱼刺可能是基于醋能脱钙软化骨质的想法,但是需知醋对骨骼的软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浸泡才有效果的。而人的咽喉和食管同胃是相通的,饮用食醋时,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不可能达到软化的目的。因此,任你喝醋再多,也无济于事。有时候反而可能会由于饮用过多未经稀释的醋而导致胃溃疡。
2.鱼胆明目退火
常见现象:我国民间有吃生鱼胆治疗近视眼、高血压、恶疮等病的习惯,因此常有人生吃鱼胆。
专家解读:临床上常可收治一些因生吃鱼胆而就医的患者。现代医学证明,鱼胆具有生物毒性,其中的氢氰酸、组织胺及鱼胆汁等物质会引起胃肠道、心肌以及脑细胞的损害,而且,鱼胆毒素耐高温,又不会被高温和酒精所破坏,无论生吞、熟吃或用酒冲服,都容易发生中毒,严重的将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3.黄药子解毒降火
常见现象:因《本草纲目》称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之功效。因此在一些游医的“秘方”里常见此药。
专家解读:黄药子能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现在临床多将黄药子用于甲状腺疾病、肿瘤、出血、疮痈、毒蛇咬伤等的治疗。但黄药子含有毒成分薯蓣皂苷及黄药子萜等,能引起急性中毒。口服过量对中枢神经、心脏、肝、肾有毒害作用。本药不能久服,内服用量不宜超过10克。
4.朱砂煲猪心养心安神
常见现象:民间有朱砂煲猪心能养心安神的说法,网上也可以随意搜索到朱砂煲猪心的烹饪方法。
专家解读:此方在民间广为流传,被认为可以治疗冠心病,然而医学上并未证实该方的科学性, 服此方中毒的事件倒是屡见不鲜。
中医主要将朱砂用于安神、镇惊和抗微生物。《神农本草经》曰:“朱砂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杀鬼魅邪恶鬼,久服通神明不老。”可见,中医最早认为朱砂是可以久服的。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本草备要》、《本草从新》等古籍中出现了朱砂致人痴呆、致人呆闷等中毒的记载。现代研究认为,朱砂为汞剂,可致慢性中毒,久服可造成机体蓄积,对儿童危害尤大。尤其肝、肾功能不正常者,更不能服用朱砂。
5.吃蟾蜍抗癌
常见现象:民间广为盛传这样一个抗癌偏方:只要把活的癞蛤蟆剥皮,然后将皮和肉一起剁碎了煮汤喝,能防癌抗癌。
专家解读:蟾蜍俗称癞蛤蟆,样子酷似青蛙,外皮比青蛙粗糙。蟾蜍与蝎子、毒蛇、蜈蚣和蜘蛛并列为“五毒”,其毒性在于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有毒白色浆液,内含类似“洋地黄”和肾上腺素等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蟾酥二烯醇化合物,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中药蟾酥就是用此毒液加工制成的。蟾酥和蟾衣的确可以作为药物使用,而且对癌症患者也有一定的作用,但蟾酥及蟾蜍作为药物,必须在医师处方下实施。人体一旦不慎摄入这种毒素,将会影响其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病人可表现烦躁不安、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体温不升、出汗、脉搏细弱、口唇紫绀、血压下降,严重的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实用偏方 专家解读
以上介绍了一些偏方的不科学性,下面给读者朋友介绍几组简单实用的偏方。
【育儿偏方】
偏方1:炒米糊
将大米炒糊,再加水煮沸,然后在汤里加少许奶粉后,给腹泻的宝宝喝,可以有效止泻,帮助宝宝恢复健康。
专家解读:用炒过的大米碾成粉冲泡后服用治疗小儿腹泻,是简单易行的民间偏方。治疗消化不良的焦三仙(炒山楂、炒麦芽、炒神曲)就是家喻户晓的中药。经过炒炙焦黄的谷稻芽(大米、小麦)具有消谷积、化肉食、运脾收敛的功效。所以,宝宝患轻型腹泻或在腹泻恢复期,都可以用这个偏方辅助治疗。
偏方2:鸡内金化积食
宝宝吃多了积食,可以用鸡内金(鸡胗外面的一层膜)晒干,然后捣成粉末,用温水冲开,让宝宝连渣带水喝下去。
专家解读:此处需要提醒的是鸡内金晒干后还必须用砂炒至酥脆才有效。鸡内金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在农村,许多人家都会积攒几个鸡内金,放在锅里微火焙干,宝宝积食时研成细末喂给他吃,疗效非常显著。现在鸡内金仍大量被临床医生用于治疗纳食不香、腹胀腹痛、脾胃虚弱的患儿。
偏方3:萝卜蜂蜜汤
将一个白萝卜洗净,掏空中心后,放入100克蜂蜜。把萝卜放到碗里,隔水蒸20分钟。吃萝卜喝汤,每天2次。
专家解读:萝卜既是蔬菜又是药材,有“土人参”之称。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萝卜所含的多种营养成分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萝卜味辛甘、性凉,功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蜂蜜则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二者合用,对于燥咳及痰热咳嗽有着极为良好的疗效,且老少皆宜。
此方作为1~3岁儿童止咳可用,但如果痰液较多,咳嗽很重,则不宜加入很多蜂蜜,因为蜂蜜甜度较高,更易引起咳嗽。在此需要提醒的是未满一岁的婴儿不宜吃蜂蜜。这是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婴儿由于抵抗力弱,食入肉毒杆菌后,则会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因而易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
【镇静安眠偏方】
偏方1:酸枣仁汤
将15克酸枣仁捣烂,然后用清水小火煮,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小时将汤喝下。
专家解读:酸枣仁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的功效。喝了酸枣仁汤以后,对血虚造成的心悸不安和心烦不眠有很好的疗效。
偏方2:静心汤
丹参和龙眼肉各15克,加入两碗清水,然后用小火煮,最后熬成半碗汤,晚上临睡前半小时喝下汤汁。
专家解读:丹参具有安神静心的功效,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龙眼肉治疗虚劳羸弱、失眠、健忘、惊悸、怔忡、心虚头晕效果显著。因此,服用这种汤汁后,有较好的镇静作用,特别是对来自于心血虚衰的失眠,具有显著的疗效。
偏方3:安神汤
25克生百合,用笼屉蒸熟,然后加入200毫升清水,再加入一个蛋黄搅匀,加少量的冰糖,煮开后再加入50毫升的温开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
专家解读: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等病症。
【治感冒偏方】
偏方1:艾草方
新鲜艾草15克,加水适量,煎服,然后盖上被子睡一觉,待出汗后,鼻塞、头痛等不适也就随之消失了。经常食用艾草做的食品,也有预防感冒的作用。可将新鲜艾草洗净,然后撒入适量面粉,掺匀拌散,使艾草表面全部沾有面粉,铺入笼屉蒸煮,约30分钟后出锅,盛在碗里,调以香油、葱、蒜泥等,即成美味可口的蒸饼。
专家解读:《孟子·离娄篇》中有一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有可能治愈它。可见,人们对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医认为,艾草具有袪湿散寒、温经止血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及祛痰等作用。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品,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
偏方2:金橘方
既可以直接嚼食金橘,又可以将金橘烤焦用开水冲服,还可以取金橘5个,生姜、大葱各20克,水煎服,每日3次。如果出现咳嗽等症状,可以取金橘3个,切开,去果核,放入清水中加适量冰糖,小火煮后取汁,分3次服。
专家解读:民间有“金橘不知感冒”的说法,意思是说金橘有很好的预防感冒的作用。一项检测表明,金桔果皮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70毫克/克,全果含量43毫克/克,几乎可和猕猴桃媲美,此外尚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质、无机盐、锌和铁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较高。维生素C具有增强肌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的功效。在气温忽高忽低的初春时节,每天吃几个金橘,可增强鼻咽黏膜的防御功能。
偏方3:香菜方
取新鲜香菜50克、葱白30克,煎汤服用。此外,煮粥时,在粥出锅前3~5分钟放入适量香菜、橘皮、生姜,也会使您很快远离风寒感冒的困扰。
专家解读:香菜性温味甘,能健胃消食,发汗透疹,利尿通便,驱风解毒。若不慎遭遇风吹雨淋、风寒侵袭可用此方。需注意的是香菜有损人精神、对眼不利的缺点,故不可多食、久食。且患口臭、狐臭、严重龋齿、胃溃疡、生疮者要少吃香菜;另外香菜性温,麻疹已透或虽未透出而热毒壅滞者不宜食用香菜。
偏方使用 八项注意
偏方可能致病,甚至是危害严重,常见的一些偏方也不可信,那么是否偏方还是敬而远之的好呢?其实不然,只要选方合理,还是能治病救人的,下面我们就为读者介绍使用偏方应注意的8个问题:
1.病症要明确,偏方要实用。应用偏方单方时,须对其用药性能有所了解与认识,搞清楚该方用药是否符合己病。不要不问病情的原委,也不管偏方是否科学、合理而滥用。须知许多疾病表面症状差不多,其实却截然不同。如腹胀可见于胃肠疾病、胆系疾病、肝病及心功能不全等。如山楂可助消化,消除胃肠疾病引起的腹胀,却不能治疗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腹胀。
2.药名要准确,用量要把握。偏方多数是流传或散落在民间经口传耳闻而来,经验成分比较多,药物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现象不少,故在药名、用法、用量、适应证等方面难免有误差。如牛膝常有怀牛膝和川牛膝之分,两者功效相似,前者以补肝肾见长,后者以活血化瘀,利关节见长,方中应加以注明,否则就背离了用药的宗旨。此外,偏方大多为中草药,在采集季节、炮制方法等方面也颇有讲究。偏方中不少是含有剧毒的药物,像麻黄,中医有麻黄不过钱之说(3克),如果用量大了,会出现心悸等不良反应。现实生活中,也常有人将“土三七”混淆为“三七”而导致肝部受损的情况。
3.有无毒副作用。有些偏方之所以“偏”,是因为药物成分不合理,毒副作用较大。这类偏方用起来可能有些效果,容易使人相信,但毒性很大,实属弊大于利。如轻粉大剂量使用能抑制真菌生长,对一些皮肤病有效,但大量无机汞(轻粉)在体内蓄积可造成汞中毒。应用偏方单方时,须审明偏方单方是否用了有毒性药,如用有毒性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止药物中毒。同时,即使无毒性的药也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4.偏方也有适应症与禁忌症。在使用偏方前除了注意是否对症以外,还要注意疾病对药物成分有无禁忌,尤其是既往有其它病史者或孕妇更应注意。有些疑难顽症患者由于疗效不佳,往往多处求医,这些疾病大多难以短时间治愈,最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症者应住院治疗,单纯依靠偏方未必能起到好的效果。
5.食疗也要注意病情变化。偏方大体分为两大类,一为纯中草药类;二为食疗药类,像一些果品、禽蛋、动物内脏等,多具有滋补性质,如杜仲炖猪腰治疗腰痛,冬虫夏草煮老鸭汤治疗阳痿。这些偏方总的说来吃些无妨,但不能很快奏效,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6.有无配伍禁忌。要注意偏方中的药物或食品与其他药物有无配伍禁忌或增加毒性等问题。如糖尿病病人服用优降糖,则忌人参、甘草,它们之间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减低降糖药的效应。
7.处方是否合理。有些偏方表面上可能有某些合理性,但缺乏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的检验。比如,以上提到的食醋化鱼刺的情况,就缺乏科学验证, 只有那些理论机制明确,临床效果良好的偏方才能应用。
8.使用前咨询医生。在服用偏前最好请教有经验的医生,争取得到他们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