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碧流河水库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防控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碧流河水库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防控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通过环境现状调查,从生态环境资源、环境污染、环境风险以及环境监管等方面剖析碧流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防控对策;碧流河水库

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45-02

碧流河水库是大连市最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是大连市的“生命之源”。大连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水库及其汇水、输水区域的环境保护。但随着水库周边及上游地区工矿企业、种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输入水库的污染负荷逐年增大,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1 碧流河水库水源保护区基本情况

碧流河水库位于营口盖州市与大连庄河市、普兰店市交界处,流域面积2 814 km2,是一座以城市及工业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库。水库水面面积57.73 km2,总库容9.34亿m3,正常库容7.14亿m3,死库容0.7亿m3,正常水位线高度69.0 m。2005年2月21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辽政办发〔2005〕8号文件,对碧流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定。2009年12月又对碧流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了核准。保护区总面积为1 768.5 km2,其中大连市域内为790.4 km2,营口市域内为978.1 km2。

2 碧流河水库水源保护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2.1 生态环境资源问题

2.1.1 水资源短缺。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相对量不足,径流变幅大,地下水位仍然较低,土壤含水量不足。尤其是上游修建的玉石水库拦截了碧流河13.4%的水量,加剧了紧张趋势。

2.1.2 涵养水源功能衰退。由于历史上的过度破坏,保护区天然林几乎不复存在,现在的林分多是建国后经过封山育林发展起来的次生林分,中幼龄林占多数。虽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但由于天然林和成熟林面积在减少,次生林和灌丛增加。森林的生态功能有所减弱,水源涵养能力降低。

2.1.3 土地资源破坏严重。一是土地生产力下降。水源保护区内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大量施用农药、化肥,由于施用方式简单粗放,大大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更污染了土壤,使得土壤板结、土地质量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进而影响了农作物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二是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近几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新建住宅激增,农村占用耕地大幅增加,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另外,随着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用地逐年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渐凸显。三是土壤侵蚀严重。水库建成以来,共治理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4万hm2,但由于流域面积分布广,仍有近6.67万hm2水土流失区域未经有效治理,每年约有40万t泥沙流入水库。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下游河道,降低其泄洪能力,一旦上游来洪量增大,常引起洪涝灾害。

2.1.4 水质富营养化隐患。目前碧流河水库水质富营养化指数相对较低,但是总氮指标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均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虽然在短时间内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性不大。但总氮含量超标,构成碧流河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隐患[1]。

2.2 环境污染问题

2.2.1 点源污染。一是工业点源污染。根据调查,大连市境内共有点源16处,年污水排放总量近15万t;盖州市境内共有点源31处,年总废水排放量约77.24万t。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污染防治设施简陋,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二是生活源污染。由于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开展较晚,保护区内仍有大量居民存在,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已成为影响库区水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水库周边有23个自然村,整个保护区内有人口将近20万人,每年废水排放量430万t以上,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进入到水源保护区内,对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乡镇人口集中地区,生活垃圾无序排放,每年垃圾堆放量约4.8万 t。保护区内居民堆放的垃圾大部分通过地下渗透或自然水道进入水库,严重影响库区水质安全。

2.2.2 非点源污染。一是畜禽养殖污染。据调查情况显示,水源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5 000只规模以上的养鸡场多达38户,畜禽散养更为普遍。大部分畜禽粪便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并且排放随意性强,氮、磷、COD等大量富营养化物质通过冲刷和雨水作用直接或间接排入库区,造成库区水质直接污染。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水源保护区属于农业产区,种植业占主导地位,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农业生产物资,其中主要的污染来自农药和化肥2个方面。据统计,由于农药使用的方法不当,加之多施用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旱坡地和靠近库区的城郊大宗农作物上,整个保护区1年内有342.23 t农药残留物流入保护区。而化肥也因施用方式简单粗放,利用率仅30%左右,整个保护区1年内有684.45 t化肥通过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水库。三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氮、磷及化学农药等有机污染物通过径流进入库区,是造成总氮超过地表水Ⅱ类标准的重要原因[2-4]。

2.3 环境风险问题

2.3.1 上游金矿环境安全隐患。上游营口市境内有5家7处浮选金矿厂,在多年生产中积累了大量的尾矿渣存放在6座尾矿库中。但是这6座尾矿库坝体均未采取钢筋水泥建造和防渗措施。如果尾矿坝泄露,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尾矿坝被毁坏,大量的含氰化物和持久性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的尾矿渣和废水排入卧龙泉河流域,最终流入碧流河水库,将对大连市的供水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灾难性影响。

2.3.2 道路交通环境安全隐患。305国道自荷花山镇段进入碧流河水库水源保护区,经桂云花乡、什字街镇、万福镇、梁屯镇,穿越碧流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距离较长。其中,位于庄河市桂云花满族乡境内的蛤蜊河桥是305国道跨越碧流河水库库区的主桥,处于蛤蜊河与碧流河水库的接壤处,全长160 m,但是桥梁并未对路面水单独收集,也未建设路面雨水处理装置,桥面径流直接排入碧流河水库库区,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侧翻等突发事故,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