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关古玩鉴赏艺术价值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关古玩鉴赏艺术价值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古玩是世界文化的精髓,不仅能登上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大雅之堂,也是富豪藏家争相所求的对象,是象征指着实力的饰物。同时,古玩和其他商品不同,它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古玩鉴赏;,艺术价值;传承文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80-01

一、关于古玩鉴赏的阐释

古玩,旧时称为骨董,指零杂的意思。“骨”这里指所存过去的精华,而“董”是懂得的意思,骨董就是懂得古人所遗之精华。后来,有人将骨董写成古董。骨董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开元年间张萱所著《疑耀》一书:“骨董二字乃方言,初无定字”。明代董其昌《古董十三说》谓:“杂古器物不类者为类,名骨董”。到清代乾隆年间,把骨董称为“古玩”,即古代文玩的简称。解放后,有人鉴于《书经》:“玩人丧德,丧志”之说,建议将古玩改为文物,文物一词通用至今。然而,正如启功先生撰文说的那样,未必会丧志,而且古玩一词所包含的对古旧遗物把玩清赏的韵味是其他词代替不了的,所以我们仍称“古代文玩”为古玩。古玩的种类繁多,主要包含有书画、碑帖、毛笔、古墨、名纸、古砚、印章、竹刻、木雕、牙角器、漆器、丝绣、金银器、钱币、古代偶像、古代砖瓦、古籍书籍、珠宝、佛像、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铜镜、景泰蓝家具、鼻烟壶、紫砂器等等。古玩鉴赏中的“鉴”就是鉴定、甄别、分析、研究、判断。“赏”就是欣赏,是通过鉴别获得的知识、感受、联想等与个人经验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判断和评价。

二、借古玩鉴赏 传承中华文明

借古玩鉴赏,可以传承中华文明,其含义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一)借古玩鉴赏 提高文化底蕴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化是唯一一个延续了5000多年没有中断过的古老而又现代的文化景观。而与中华文化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埃及、古印度及古巴比伦的文明均已中断了,嗣后而起的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也同样中断了;在现代文明史上,英、法、德文明也已经不再辉煌,20 世纪以来的美国文明作为最强势的一种文化形态,但他是个移民文化。通过鉴赏古玩,使我们加深了解中国历史及中华文化,使我们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使我们感悟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使我们对中华文化更加自信。

(二)借古玩鉴赏 提高艺术素养

古玩宛如古代,其实并非,古玩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艺术魂宝。通过鉴赏古玩,使我们练就了能读懂艺术作品的眼睛,成为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很多艺术家,如张大千、徐悲鸿、启功、范增等都喜爱和收藏古玩,从中吸取文化和艺术精髓,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使他们的艺术境界登峰造极走向辉煌。事实表明,古玩鉴赏是提高人们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借古玩鉴赏 创建精神文明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古玩鉴赏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广大的人民大众必须把全部的精力用在物质资料的劳动生产上,即便这样,还难以解决温饱问题。只有今天,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建设才体现出必要性和可行性。才会出现古玩热潮一浪高于一浪的局面。固然,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和艺术精神与物质与时俱进,我们就有可能沦为自己所创造物质财富的奴隶。今天,各种形式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心理障碍、浮躁、势力、贪婪、变态等等社会问题的流行,归根结底,与精神上的空虚和文化缺失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当遇上纷至沓来的物质大潮,人们便失去了先进的文化方向。

(四)借鉴赏古玩 构建和谐社会

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常常以征服者的姿态来对待他人和环境,从而使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工具理性的扩张,则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的这种分裂和膨胀――人与人之间基于利益关系的争夺变得更加对抗冷漠,人靠膨胀和消费主义,致使人们无止境的向自然索取,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总书记全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聪明睿智高于任何民族,炎黄子孙其脑筋智力绝不低于今日任何国家。同时还可以让我们亲身体感受到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收藏和鉴赏古玩,就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这对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满足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对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新局面的意义都恒力深远。

参考文献:

[1]许春芳.漫谈刻铜文房艺术品的鉴赏与购藏[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05).

[2]解辉.南阳市收藏协会简介[J].躬耕.2009(04).

[3]老.收藏历史 收藏文化[J].中外文化交流.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