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喝姜丝拌汤/ 喝茶解禅——云在青天水在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喝姜丝拌汤/ 喝茶解禅——云在青天水在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爱喝姜丝拌汤

文/王崇熹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家常吃食叫姜丝拌汤。姜丝拌汤不仅家家会做,而且人人爱喝。姜丝拌汤之所以被人们看重,是由于姜丝所具有的食疗功能。人们喝姜丝伴汤更多的是为了益脾胃,散风邪。

小时候在家,见母亲做姜丝拌汤时,先给盛面粉的盆内加一点儿清水,然后就用力的搅呀搅,直到搅成了稠糊状。这时候搅动就要用一定的气力,因为面糊产生了极强的韧性和拉力。之后,又见母亲加水将稠面糊稀释成稀面糊。看着母亲这一连串的操作,我不解地问:“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多加些水搅成稀面糊糊呢,这样不就省力气了吗?”母亲听后笑了笑说:“你懂什么呀!该省的力气要省,不该省的力气是不能省的。”后来她又对我说,在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是不能惜力的。母亲显然讲的是人生的一些道理。现在回想起来,在我少年成长的日子里,母亲结合饮食起居,桑田农耕,又给我讲了多少这样朴实无华的人生哲理呢?

做姜丝拌汤,重要的是放姜。因而在将小白菜叶儿、红萝卜丁儿、豆腐干丝、粉丝、海带丝等伴料放入后,还一定要在碗里撒上姜丝,而且要有意地多放一些。再淋上香油,浇上辣椒油,倒入香醋。其味酸辣辛香,爽适可口。过去,家里缺少粉丝、海带丝、味精这些作料,只放些青菜叶子和萝卜丁丁,再把盐、醋、辣子放重,味道照样好吃。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浑身直发冷。母亲把炕烧热,把被子捂严,让我发汗。又做了一锅热乎乎的姜丝拌汤给我摧汗,我一连喝了三碗,直喝得全身热汗淋淋,立时就觉得身上轻松了许多,感冒竟也慢慢地好了。

现在,做姜丝拌汤的技艺又传到了妻子的手里。她追赶时代潮流,进行花样翻新,精做细调,不厌其烦。加了蘑菇、木耳、榨丝、虾皮,切了精肉薄片,有时还放进去一些嫩苞谷豆儿、绿大豆儿,其味更胜一筹。看着做饭的妻,我关心地说:“上了一天的班,精力、体力都消耗了不少,做简单一点儿就行了,不要太麻烦了。”不料妻却笑着说:“人一生下来就麻烦。生活中,该简单的事不能麻烦,该麻烦的事你又不能太简单。简单了,就失去了生活的光彩。”嘿,没想到做姜丝拌汤的妻竟有如此高论,她的话比当年母亲的道理似乎又高深了一层,我不禁心悦诚服。凡品尝了妻做的姜丝拌汤的,没有不说好的。她把个普通的汤食做得能上大宾馆的宴会桌,我就寻思着可能是这拌汤里含了生活哲理的缘故吧!

喝茶解禅——云在青天水在瓶

文/洪启嵩

朗州刺史李翱向师玄化屡请不起,乃躬入山谒之。师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言曰:“见面不如闻名。”

师呼:“太守!”翱应诺,师曰:“何得贵耳贱目?”翱拱手谢之。

问曰:“如何是道?”师以手指上下,曰:“会么?”

翱曰:“不会。”

师曰:“云在天水在瓶。”翱乃欣惬作礼,而述一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朗州的刺史李翱心向往药山禅师的教法,屡请他弘法,但药山禅师并不下山,于是李翱只好自己入山求见了。李翱到时,药山手执经卷,却不管他。尽管侍者禀告:“太守在此。”药山还是没反应。太守急了,就说道:“见面不如闻名!”这一句话,倒是有效了。

只听药山叫了一声:“太守。”

李翱就应了一声:“在。”

药山这时才说:“你怎么重视耳朵却看轻眼睛呢?”

李翱这时才体会药山的身教,因此拱手称谢。并问:“如何是道?”

药山先不答话,只是以手指着上下,然后说:“会么?”

李翱有些莫名其妙,只好老实地回答说:“不会。”

药山这时才轻轻地说:“云在天,水在瓶。”

这大好的青山水色,原来都在的。李翱这时才真看到了这山和水,于是欢欣地作礼,并赞述了一偈:

练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药山的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尽法界都是!这一层秘密,又教谁说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