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谁在乎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还是人才交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谁在乎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还是人才交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成为决定各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愈加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际竞争力的高低。随着人才竞争日渐国际化,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大量流向发达国家,中国同样面临着这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避人才流失风险,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人才流失;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正在为技术人才短缺而忧心忡忡,尤其是高级人才的短缺。导致人才短缺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的人口危机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减少,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领域的入学率极低,高等教育入学率停滞不前,学业完成率降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努力提高国际学生的“留下率”(stay rates)。换句话说,就是说服来自发展中国家或中等收入国家的国际学生在学成之后继续留在留学目的国。虽然人才流失这一现象已经在学术界存在一百多年,但如今这种状况日益严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情形将使他们在全球知识经济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并对其未来发展造成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一、人才全球流动的现状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是把这种刺激人才外流的做法称为“蓄意的政策”也并不算夸大其词。目前发达国家的“留下率”已经很高。例如,半个世纪前,那些在美国取得高等教育学位的中国人或印度人中,有80%或者更高比例的人仍然留在美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硅谷有一大部分人才来自于印度。最近一份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留美博士学位获得者打算留在美国,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领域。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毫无疑问也都出现了类似的趋势。不过,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低迷,这些高端人才回国的比例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

二、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无形资助

新兴经济体实际上为发达国家的学术体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国际学生不论是在留学目的国学习,还是选择将来在留学目的国工作,都能为欧洲、北美及澳大利亚这几个人才输入中心的经济作出巨大贡献。2011年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学习的76.4万名国际学生每年为美国的经济贡献220多亿美元。其他几个主要的人才输入国也有差不多等量的来自国际学生的收益。事实上,对于每年从国际学生身上获利17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和高等教育年收入为210亿美元的英国来说,两国的国家政策都规定要从海外留学生身上获取收益。

也许人们更关心的是由新兴经济体为发达国家所贡献的无形资产――通过那些留在发达国家并且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以下是全球最大的两个人才输出国――中国和印度的例子。①

2012年,有约10万名印度学生在美国学习,大多学生都是在本国获得学士学位之后选择赴美留学。在美国获得更高的学位后,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选择留在美国,并加入就业队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按平价购买力(PPP)粗略估算,印度将一个公民从小学培养至获得学士学位需要花费7600美元。由此可以估算出,印度每个家庭为培养一个孩子所付出的教育投入也在7600美元左右。对于大多数已经获得出国留学资格的印度学生来说,还要加上在私立英语学校接受培训的费用,其总共的花费大概是1.5万美元。因此,可以说,印度政府每年通过培养这10万名赴美留学的获得学士学位的印度年轻人,无形中为美国的教育系统贡献了15亿美元。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数字很可能更高。调查显示,平均每个中国家庭需要投入3.9万美元,才能让一个孩子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2012年,有19.4万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因此,我们可以估算,中国为美国的人才培养贡献了76亿美元。

除了直接的教育开支,那些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优秀青年还为留学目的国贡献了相当可观的智力资本。而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损失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学术界来说,这些人才原本可以为本国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三、发达国家的策略

汉斯・德威特(Hans de Wit)和纳内特(Nannette Ripmeester)两人对旨在提高“留下率”的一些政策做了很好的总结,如改变移民政策、设置奖学金、密切校企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他措施。欧洲及北美洲国家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即吸引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最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当地接受教育,并留在当地工作。现在,发达国家提高“留下率”的许多的举措已产生效果,例如放宽签证管理办法,扩大就业机会,允许研究生在校期间工作,简化学位认可机制,加强学校、政府及企业之间的合作等。

那些实施严厉的移民限制措施的国家,如英国和澳大利亚,也都在重新考虑规划自己的政策。为了让外国留学生毕业之后更加方便地留在美国工作,美国国家科学院及各高校都在倡导放宽签证政策。然而,有一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例如联合国所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强调新兴国家教育发展的必要性;而发达国家却千方百计地要吸引发展中国家的人才。

非洲国家,如南非、博兹瓦纳,已经相继完善了高等教育体系,同时也为吸引非洲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才而提高了薪酬待遇。除此之外,学术人才流失这一现象也存在于主要的学术大国之间。德国正在努力地吸引在美国工作的德国博士后和博士毕业生回国工作,但收效甚微。在美国,高薪资和稳定的学术职业结构具有很大的诱惑力。美国大多数高校都不考虑国籍,而是留下最有前途的国际学生。

四、全球化世界的复杂性

谈及学术能力时,地理位置很重要,世界上毕竟还存在着地理界限,但显而易见的是,全球化影响了很多大学及其学术体系。网络使交流与合作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在这一个多世纪里,各国学者在研究和出版上的合作范围及程度已有显著扩大和提高。远程教育、联合学位项目和大学的跨国分校,在另一方面也呈现了全球化的学术世界。然而,这些都弥补不了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损失。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在海外工作的学者的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吸引高级研究者回国。许多核心领域也为学者们提供了联合工作邀请(同时供职于国内外),希望那些留在海外的高级学者可以为中国高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其他发展中国家及中等收入国家也在通过鼓励联合研究项目、吸引投资、赞助学术机构等方式来避免人才流失。

然而,即便如此,主要的学术大国仍然占有明显优势。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可否认,比起以网络为基础的交流合作、学术休假、国外进修,加入学术社群有着更大的吸引力。稳定的学术生涯、数额可观的薪酬、学术自由以及获取最新科学知识的便捷度等因素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少有让研究者和学者回国但限制其学术交流的项目是成功的。事实上,只有当发展中国家的大学为那些高级学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学术氛围和研究设备,包括学术自由、信息资源及实验室的公开,才能吸引和留下那些尖端的科研人才。但显然在政策层面上,发达国家当仁不让地领先于发展中国家。

五、是否有学术正义?

高级学者需要为正在发展的本国的学术系统负责吗?想要通过国家责任感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博士毕业生学成回国、完善高等院校建设、提高新兴学术体系的发展质量,完全是无稽之谈。发达国家唯一关心的是提高“留下率”,他们放松移民限制,最大程度地留住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发达国家是否应该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大环境下,减少发展中国所承担的损失?至少还有很多改善现状的方法,例如,联合培养博士生,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年轻学者来说,他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也多了一个海外学习机会,在与国内大学保持联系的同时增强了其研究能力。这样的话,至少发展中国家不会直接为发达国家提供无形资助。

注释:

①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可获知,以及数据的变化性,我们提供的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