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语言学教学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英语语言学教学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意义重大。在分析了语言学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语言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教师、学生和教学模式等几方面入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正确认识语言学相关理论,提高自己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思辨能力;语言学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4—0086—03

0 引言

思辨能力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尤其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掌握英语技能的同时,应具备思辨能力,提高人文修养和素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0年重新修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教育不是以教授学生知识为目的和导向,而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正如Brian Roper指出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效推理能力以及论据评价能力。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学生具备思辨能力,可以对事物更好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见解。语言学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论必修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系统地掌握语言的本质、功能及如何更好地使用和分析语言。如能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必要改革,那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目的。

1 思辨能力概述

“思辨能力”源于英文的critical thinking skills,但很多中国学者把它译为“批判思维能力”。文秋芳指出,“批判性思维”的译法曲解了criticalthink—ing skills的原意。“Critical”源于希腊语的两个词根:一个是kriticos,意为“有眼力”的判断,另一个是kriterion,意为“标准”,其涵义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从这两个词源的含义可以看出,criticalthinking skills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能力,是以提高与改进自己思维能力为目的,对自己思维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而不带有任何否定的含义。文秋芳把它译为“高层次思维能力”,后来又改为“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实际是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现的统一体。30多年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一直关注和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他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类:界定思辨能力的分项能力;构建思辨能力的量具;探索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其有效性。通过培养思辨能力课程的教学活动,纠正学生消极、保守、多错、低效的不良思维习惯,培养批判性地阅读、聆听、观察、演讲和写作的能力,使学生将来能从容应对社会挑战。

国内对于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尤其是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研究才刚起步。越来越多的英语界专家认识到,英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克服“思辨缺席症”,在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实现突破。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关注外语专业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黄源琛最早用“思辨缺席”描述英语专业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普遍症状,如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等能力。这种思辨缺席直接影响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口笔语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综合素质发展。何其莘等也明确指出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大量研究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相对不足。究其原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英语学习的内在规律决定了要背诵大量的单词、语句和段落,因此学生的模仿力和记忆力得到了提高,但同时却忽视了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方法上重视语言的准确性而忽视学生在语言表达内容上的创新性。教师忽视了对培养学生思维发展有益的课堂活动;(3)学生一门心思学习语言技能而很少涉略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造成自己知识面狭窄,思考能力差,很少有机会去激发自己思维创造的火花。

2 语言学课程与思辨能力

英语语言学是一门探究语言发展、本质和功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语言本身对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说具有很重要的哲学意义。语言学课程相比其它技能课程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它包含很多理论性的原则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如果学生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很难理解其中的概念,难以对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所以对语言学的定位更多的应该是在思想、思维方式上。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工具,思维又是语言表达的内容,语言活动与思维活动是同时进行,融为一体的。人们用语言来表述外部客观世界的概念、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把感知的事物通过语言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将这种理性知识储存在大脑中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水平的必要条件,反过来,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理论教学本身可以拓展思维,开阔眼界。不同的理论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表明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问题采取的不同解决途径。语言学理论的传授和思辨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学习语言学理论可以提高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人文修养、思维方式和整体知识结构。在传授语言理论的同时,教师通过适合大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发现语言的本质,并运用语言去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3语言学课程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英语专业的学生总体上思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但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缩小。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接受的是语言技能的训练,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知识面窄,学生过多地接受模仿、记忆等技能性的训练,缺少逻辑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训练。到高年级才开设理论课,如语言学、词汇学、文学、跨文化交际、报刊选读等语言知识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因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言的限制,思维训练的效果也不明显。语言学课程作为高年级的理论课,如果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方法得当,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意识,那么在语言学课堂中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还是有可行之处的。在语言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从教师、学生和教学模式等几方面入手,具体可以遵循以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