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12)11-0029-01

脑出血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治疗方法较多,但死亡率和致残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本院血栓通治疗急性脑出血5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参照《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及《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纳入病例。血栓通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43~70岁,平均54岁;中医功能评分平均17分;出血量4~70ml,平均18.2ml。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30~71岁,平均57岁;中医功能评分平均15分;出血量3~75ml,平均18.4ml。经统计分析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血栓通组。对照组:患者卧床、安静、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一般支持疗法,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适当给予降压、抗感染处理。控制脑水肿选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6小时1次;对心功能不全者选用速尿40~60mg,每日2~3次,用至脑水肿控制为止。血栓通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5ml,每日1次,连续用药14d。

2.2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①一般检查:包括症状、体征、血尿便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②血液流变学;③颅脑CT。

2.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组间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Ridit分析。

3结果

3.1综合效果采用《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前后百分数一(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基本恢复:80%以上;显著进步:55~80%;进步:35~54%;稍进步:10~35%;无效:10%以下;恶化:负值(包括死亡)。结果:血栓通组基本恢复14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12例,稍进步1例,无效1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稍进步以上)92.7%,显效率(显著进步以上)60.9%;对照组基本恢复8例,显著进步7例,进步7例,稍进步7例,无效4例,恶化5例,总有效率(稍进步以上)76.3%,显效率(显著进步以上)39.5%。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意义,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见表1)。

3.2血肿吸收效果血栓通组基本吸收(70%以上)15例,显著吸收(40%~69%)17例,吸收(10%~39%)5例,无变化(10%以下)4例;对照组基本吸收8例,显著吸收14例,吸收13例,无变化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见表2)。

3.3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两组均可降低全血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但血栓通组变化显著(见表3)。

3.4用药后副反应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血栓通组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及其它明显毒副反应。

4讨论

急性脑出血中医认为是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上犯清窍,离经之血瘀于脑腑而发为本病。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出现的水肿带,主要是由于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坏死[1]。中医虽无“脑水肿”一说,但明・王肯堂早已明确提出:“血者水也,瘀则生水,瘀则津液外渗则成水也”。从病机上阐述了本病的发生是“瘀于脑腑”而后迅速由瘀生水,由瘀热灼津成痰,瘀水风痰积于脑腑而成脑水肿。因此,其急性期的治疗,关键在于如何清除血肿和消除病灶周围水肿的问题[2]。

早期应用血栓通粉针,对因缺血引起的脑细胞膜及血管膜通透性增加及脑细胞内水钠潴留引起的腑水肿起保护作用;扩张血管增加病灶血流量;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使血液黏度下降。促进脑出血后血肿同围血液循环,增加血肿周围血流量,有利于血肿及脑水肿的吸收[3]。

本文通过血栓通治疗出血性中风,只是运用化瘀止血法的一种尝试,至于该法的推广应用、预防研究及远期效果,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方东,汤珠星,黄周师高血压脑出血的辨治[J].中国中医急症.2011.5(5):75

[2]原日红,原建华,靳建军.脉络宁与血栓通联合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2010,13(18):825~827

[3]韩忠云.血栓通治疗脑梗塞120例[J].辽宁中医志,2009,21(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