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大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势在必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大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势在必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针对小企业融资难现状,文章结合大环境总结了加大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客观重要性,并从银行角度列举自身面临的风险控制、企业生命周期判断及自身条件制约的困境,剖析并提出了加大信贷支持的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银行收益;生命周期;风险控制;风险评价;小企业定价

据统计,目前小企业已占全国工业企业法人总数近95%。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近六成,上缴税收占全国近50%。但一直以来困扰我国经济金融活动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就是小企业融资难。小企业融资难,其自身存在的不足是制约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障碍,但银行方面由于防范风险趋向极端化和银行机构的市场功能错位,也加大了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一、银行发展小企业客户的客观重要性

(一)发展小企业客户是经济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

自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促进法》开始实施以来,国务院又陆续出台了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中介组织在内的十多个政策性配套文件。

2005年7月28日,银监会出台《银行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指导意见》,目的是督促各家银行积极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十一五”期间,财政部还将调整和优化对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由直接投入为主逐步转向间接投入为主;由支持“点”为主逐步转向支持“面”为主。减少对具体企业和项目的支持,着力搞好小企业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建设。并逐步加大对小企业起步期、成长期的支持,加大对小企业技术开发初期新创意、新构想的支持,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我省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法规:如省银监局出台的《安徽省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实施办法》和去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安徽省小企业促进条例》等。因此可以说支持小企业发展是落实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的具体要求,是经济环境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发展小企业客户是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内需来推动的。但随着我国宏观财政政策由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支撑银行高速增长的条件有所改变,项目贷款有效需求初显不足,而且“大项目、大客户”致使金融同业竞争加剧、边际收益下降、成本和边际风险不断攀升,存量贷款由于原有规模较大和收回再贷因素导致增长空间狭小,这说明传统客户市场已不足以支持银行的持续增长,银行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小企业市场空间巨大。业务资源丰富,因此优质成长型小企业客户,将逐渐演变为各家金融机构角力的新战场。同时,进一步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对充分挖掘银行人员、网点、网络等比较优势和潜力,提高银行资源综合利用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展小企业客户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银行信贷经营存在贷款资本化、贷款垒大户的倾向。据银监会的一份资料统计,截至2005年6月末,17家银行(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亿元以上大客户16416户,占其全部贷款客户数不足0.5%,而大客户贷款余额却占其全部贷款余额近50%;平均单个大客户贷款余额4.4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27亿元。这就是说,目前我国银行近50%的贷款资金掌握在不到1%的大客户手中,平均每个大客户的贷款金额为5亿元左右。短期贷款、小企业客户比例过低,造成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益结构失衡,收入来源单一化,期限过长、收益率偏低、流动性差,风险集中的问题逐渐显现。

我省2005年开始推行短期融资券。截至2006年5月底,已有马钢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海螺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发行额度总量达到78亿元,且采取余额额度管理。这些情况都说明集团客户今后完全有可能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路子,将不再像过去那样倚重银行。而小企业由于“多、小、散”,其资产组合风险是负相关的,总体风险由于相互抵消而远远小于大项目和集团客户,而且银行对小企业议价能力高。所以说加大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可以起到理顺客户结构、优化信贷结构、调整收益结构、提高银行整体运营效益的作用。

二、银行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可能面临的困难

(一)风险控制

相对于集团客户所产生的贷款集中度风险而言,小企业在业务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经营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信息不透明等方面的劣势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更大。虽然,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风险升水覆盖贷款风险损失,但利率的升水毕竟受到行业平均利润率或者是当地GDP增长率等限制,而风险损失则可能是无限的。

(二)对企业生命周期的时机选择

从理论上说,企业经营规模越小,时间越短,特别是自有资本和固定资产越少,越容易产生经营风险,逃废债的成本越低,就越容易逃避银行债务。根据对发达国家小企业各发展阶段事业特点和资金需求的统计资料显示:小企业在创业期(1―3年),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主要还是通过自有资金、亲友借贷等方式进行带有风险资金性质的投资,银行信贷资金的介入一般是在企业存续3年以上的打基础期(3―7年)、有机增长期(7―15年)和稳定扩大期(15年以上)。在这一时期。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产品和较稳定的市场,内部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逐步走上规范。具备了可预期的现金流和一定的担保能力,存在扩大企业经营规模的刺激和冲动,产生了银行信贷资金介入的需要和可能。人民银行的抽样调查也显示,成功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小企业,平均经营时间为3.78年,平均资产规模为1500万元。但对银行而言,这一时机的把握,需要掌握比大企业更多的核心理念和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信贷风险识别水平和功底。

(三)银行自身条件的制约

从基层经营行看,由于上级行对小企业贷款营销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小企业贷款对银行效益考核指标的贡献率小,短期内难以获得较明显的收益,因此基层行的客户经理主动开发小企业客户的积极性并不高,营销动力不足;基层行开展小企业信贷业务由于授权所限、授信额度较小,大部分需上报上级行审批,贷款手续因此较繁琐。据调查。2006年我市各国有股份制银行的县支行除小额质押贷款可自主发放外(10万元以下),其他贷款包括借新还旧和贴现等业务的审批权全部上收,县支行只负责贷款的可行性调查,基本丧失了贷款自主发放权。

从上级管理行看,由于制度规定贷款

介入的门槛标准过高,大部分小企业难以达到,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过少。因此难以形成批量优势效果。而且由于信贷审批权限的上收造成决策链条过长,效率过低,而难以满足小企业贷款需求的时效性要求,许多小企业不得不“望洋兴叹”。

三、银行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势在必行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银行要积极改进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这不是一种政治号召,也不是让大家承担一种政治性任务,而是银行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是实现小企业和银行共赢的需要。”如今,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导致金融脱媒,从而削减了银行的优质信贷客户资源,而小企业占我国企业的绝大多数。它必然是商业银行服务的重要对象。

这需要银行一方面结合自身区域经济特点,正视实际风险状况,不片面夸大,也不故意忽略或缩小发展小企业客户对于促进银行发展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银行要加快业务机制的调整与转变,提高对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着实提高小企业客户群体对银行的价值贡献,在转型过程中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业务发展和盈利模式。

(一)细分市场,甄别良莠,对待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做到有重点的发展

重点发展对象应为在本地居于行业中上水平,产品有品牌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还要择优扶持优势行业中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银行应从小企业源头抓起,实行目标客户营销前移的策略,大力发展经营有方、盈利能力好、资产实力雄厚的个体工商户,和经营良好、有较强的市场拓展力、盈利水平逐年提高、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优质经营户。在这些客户中,应重点发展工业企业和优势大企业的配套企业。

(二)调整小企业风险评价模式与风险控制机制

1、要建立符合小企业实际的客户评价体系,合理评价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价的重点不应该是整个客户,而是单笔业务的风险可控与收益对称。基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思路对小企业的评价意义并不大,从每笔业务的风险可控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确保收益和风险对称才是一种务实的做法。

2、调整改进小企业贷款审批模式。实行专业化的小企业贷款审批,通过长期锻炼和经验积累培养起一支专家型的小企业贷款专业审批队伍。同时,对小企业的贷款审批由目前的群体决策制度可以尝试调整为个人负责制,提高贷款的审批效率和风险识别能力。

3、将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重心向经营一线前移。小企业的风险最重要的根源是企业和银行信息不对称。银行通过正规渠道很难获得企业真实全面的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风险控制重点向前移,增强经营行客户经理的风险分析控制能力。特别是事中控制,从实际情况看,很多的项目当初投放时没有大的问题,出问题多的时候反而在贷后的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前移要求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平行作业,强化客户经理的贷后管理能力。

(三)创新与小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金融服务机制和信贷服务流程

小企业信贷需求具有信贷时效要求高、贷款期限短和需求频率高的特征,小企业对融资服务需求的期望时间一般希望在一周内,急的时候是三四天左右。而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机制和信贷服务流程显然无法满足它们的需求。因此,在防范小企业风险的前提下,必须加快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简化信贷服务流程。一是针对小企业信贷“小、频、急”的特点,逐步推行额度授权,并将额度授权内的单笔信贷业务审批权限下放到二级行。缩短审批程序。二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积极开发适合小企业短期融资特点(重点是1年以内的融资)的金融新产品。同时要积极探索解决优质小企业融资中抵、质押不足的问题。在确保可靠的基础上,拓宽担保抵、质押物的范围,如增大公司主要负责人及家人的还款责任,实行动产抵、质押等有效手段。三是和专业担保公司合作,共同防范和化解小企业信贷风险。

(四)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合理的小企业定价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规范,成长性较好、业绩优良的小企业,这类企业一般都能通过各商业银行的评级,是各方面融资支持的重点,其议价能力非常强,对价格敏感程度较高,在贷款其他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利率高低是企业获取贷款最关心的问题。只有那些融资比较困难的个体工商户、经营情况一般、同业竞争不甚激烈的小企业,能否获得贷款才是其最重要的,其次是贷款期限长短和担保如何落实,然后才是价格因素等其他方面。因此,针对不同小企业对贷款利率的敏感程度不同,银行应该采取不同的定价机制,列于业绩优良的小企业定价的重点应该在其综合收益。而对个体工商户和一般的小企业则采取相对较高的风险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