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进行作文课堂审题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进行作文课堂审题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文课堂指导,教师在心里都很重视。然而,如何进行指导,又是教师们感到很迷茫的问题。其实,关于作文指导方面的探讨,也不少。笔者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作文课堂指导”,闪出的页面内容大多是实例演练,深度不够,缺乏理论引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重文轻人”,重视文法,重视技巧,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这也是目前作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拟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作文审题的角度,就课堂作文指导谈点体会,供大家讨论。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随便找一份高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你会发现,它的每一类作文的第一条标准都是有关切合题意的。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出现的最大问题,也是文与题的不对应。这样,审题自然而然地成为作文课堂训练的重点。但教师们往往急功近利。很多老师简单地读一篇范文,以之引路。布置题目——读范文——提要求——练习写作,这是这类作文指导的课堂模式。结果,学生作文容易完成了,但写出的文章千人一面,没有真情,平平淡淡,甚至胡编乱造,失去了学生真实的自我。这不是作文教学的目的所在。作文教学的目标仍然在培养人。那么,作文课堂审题训练如何指导呢?

一、明确目标

尽管每一堂作文课,都会有具体的训练目标,但这些具体的目标最后都应该指向一个总的训练目标,那就是训练学生正确的写作思维。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强调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特别提到要关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习惯,要求表达要有真情实感,要肯定创新。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唯有使学生学会正确地思维。没有平时科学有效的思维训练,任何技巧、模式都会在学生的实际写作中被忽略或者异化。强行要求入轨而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能培养出说假话的机器。

十九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记住了这一条,课堂设计,环节安排,具体操作,提问指向,教师们就会做到心中有标杆,从而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搭建起必要的课堂平台,使作文训练走上正途。

二、重在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能力是靠习得的。写作是一种实践,审题需要能力,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下意识的思维习惯。一般来说,审题,就其过程而言,包括理解,联想,判断等思维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理解是审题活动的首要和关键,没有对文题意蕴的正确把握,就不能立好意,就不能正确地选好材,结构,表达再好,也是徒劳。而理解能力,是在经验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训练,要通过有计划的层进式的“操练”,让学生在练习中,去思考,去感悟,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养成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法的因素和思维的因素是相同的。”他在《我们怎样思维》中将思维活动分为五步,由此设计的教学法也相应地包括:“要安排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出解决疑难的假定;要用活动去验证假定;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

当然,训练并不排除知识的学习,技巧的把握。因为任何思维活动都离不开知识的支撑,优秀的智力能力是思维活动的保证。就审题来说,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文体知识,熟悉常见的作文命题形式,如: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学会分词段审题、关键词审题以及由提示语审题等常用的审题方法。更要清楚审题的目标指向:审出命题人所给定的题目或材料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内涵,把握主旨,明确要求。

三、遵循原则

首先,教师指导要遵循两条原则:

1.示范性原则。由于作文题目繁多,为了使学生学习内容典型化、系统化,减轻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指导要典型化,具有范例性,从而带动学生理解审题的普遍性问题,把握审题的基本规律,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系统性原则。学生对同一类知识的系统把握,有利于他们在认识途径上充分发挥“知识迁移”,提高学习的准确度和效度。因此,教师的课堂指导在考虑示范性的同时,要注意指导的系统性,使学生在对个别的典型范例的认知基础上,以个案为起点,扩展到对审题这一“类”的认识和把握。

另外,还要教会学生遵循二原则:

1.反复性原则。这里的反复是就审题训练的整体而言的,它强调的是训练活动的频度和长度。因为思维的健全,既依赖生理的成熟,更需要不断的练习。对于审题,不能指望通过一两次的练习,就让学生形成习惯,自觉运用。除了课堂指导训练外,还要鼓励学生课外练习,经常反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思维得到强化,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思维习惯。

2.主动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培养的对象。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不能是真正的教学活动,任何教学目标也是谈不上完成的。从学习的效果上来说,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开动,训练才能积极有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培养。

事实表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经过有计划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会反作用于他们的作文思维,促使他们思维更为活跃,从而写出拥有自己个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