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优化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四个关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优化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四个关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英语课是实践活动课,而不是知识课。小学英语课中的每一个教学步骤都是一个活动,整节课就是由各种不同的活动组成的“活动包”。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堂活动前,只有抓住实践活动的广度、深度、活动目的的针对性及实施的有效性四个关键,才能优化活动设计。

一、注意活动的广度

活动的广度就是活动要面向全体,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之中。有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往往忽视了活动的主体面要广的问题。如某教师在教学主题Possessions时,在新授完 “Have you got…? Yes,I have. \ No, I haven ’t.”的对话句型后,设计了一个句型操练巩固的游戏活动:教师拿出事先准备的小盒子,里面装有多样的小礼物,有pen、 book、 doll 、ball、 pencil…先请A学生上台从盒子里拿出一样东西,不让其他人看到,然后请B学生使用句型“Have you got…?”来询问,A学生根据自己拿物的情况作出“Yes,I have. \ No, I haven ’t.”相应的回答。班上的其他同学坐观这两个同学的对话表演,等这一对学生问答完毕,再请下一对学生活动。这一环节的活动时间安排了5—6分钟,但有机会参与活动的学生仅仅8—10位,如果一个班级的人数在40—50位,得到开口操练的人数只有20%—25%,活动对象的面窄。如果这位教师把这一活动稍作适当的处理:多准备几个小盒子,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这一活动,这样全班每位同学都得到了开口讲英语的机会,活动高效到位。

二、力探活动的深度

所谓活动的深度是指活动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机械模仿到灵活交际。教师在紧扣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时,应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内容的重、难点,逐步提高学习的难度,力探活动的深度,让学生活动之后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如教学主题Numbers 1-8,某教师在新授完1—8的数字单词后,设计了一个what ’s missing的活动:在一个PPT画面里出现阿拉伯数字1—8中的任意7个数字,让学生寻找哪个数字没了,并用英语说出那个数字。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举手如林……教师变换了五次丢失的数字,学生都能从中找出并说出丢失的那个数字,整个课堂气氛活跃,教学任务表面上看算是成功完成。其实,用心揣摩一下,这个活动设计是失败的,学生的练习层次没有递进,班级里的优生“吃不饱”。如能将这一活动做这样的加工、优化,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次出现7个阿拉伯数字,让学生找出丢失的那个数字;第二次出现4-5个阿拉伯数字,让学生找出丢失的几个数字,这两次的活动对象主要是班里的后进生;第三次把7个阿拉伯数字中的两三个数字换成英文,在阿拉伯数字和英文数字的认读中,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第四次把阿拉伯数字全部替换成英文的,数量还是7个,这两次活动的对象主要是中等生;第五次只出现4-5个英文数字,让学生找出并说出那些丢失的数字。回顾这五次的游戏活动,活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班级里每个层次学生的思维均有锻炼的机会,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三、明确活动目的的针对性

组织活动的目的是创设丰富、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练习语言。以生动活泼的活动为载体,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想方设法设计得与众不同,形式过于花哨,使得学生的注意力纷纷转向对活动的形式,而忽略了自身英语语言能力的锻炼。如某教师在教学主题Food时,拿出一双筷子和一大盘的小物件,小物件中有几颗小玻璃球,教师请一个学生上台用筷子将盘里的小物件一个个夹起。在夹玻璃球时,那个学生夹了好几次也没成功,这时急了,心越急手越抖,台下学生更是为他捏一把汗,教室里一会儿静悄悄,一会儿叹气声连天,时不时还传出“我来,我来!”的喊声……终于那学生夹起珠子了,这时教师见机行事引导学生学习“difficult”这个单词……其实这位教师的出发点是对的,他想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亲临其境,只是这位教师在重视活动形式时忽视了其活动目的的针对性,本末倒置,让人感觉活动是花架子了。活动可以这样安排:在学习“chopsticks”这一新单词后,让学生用左手拿筷子试一下夹东西的感觉,学生会很明显地感觉到使用筷子的困难,这时教师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理解Amy为什么会说“But,chopsticks are very difficult.”这样的教学既省时又省力,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于学习课文上,而不至于被“夹珠子”的活动喧宾夺主。

四、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对于大部分初学英语的学生来说,英语是晦涩、抽象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借助各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寓教学实践于游戏、歌谣、歌曲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中,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使学生在多样活动中对英语产生兴趣。在众多活动中,歌谣和歌曲是最受师生欢迎的,它们是教师教学的好助手,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但是有些教师不懂得合理运用歌谣和歌曲,活动的有效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如选择的曲子新、歌词难、节奏感不强,在教学时学生往往会跟不上,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教师只好仓促收场,活动成了走过场;有的教师干脆一句一句地反复教唱,把精力投入到歌调的教学上,英语课成了音乐课。歌谣或歌曲只是英语语言知识的载体,教师应结合学习重点选择节奏较好、曲调明快的歌谣,编写与教学内容相贴切的歌词,以歌谣为载体,在说唱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的重点,如语音、词汇或句型,让学生学起来既有味又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