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茗战――安溪茶乡的斗茶遗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茗战――安溪茶乡的斗茶遗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溪是闻名海内外的乌龙茶原产地,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与我乡虎邱镇一山之隔的西坪乡,秉承天地人文之精华,不仅培育出香飘五洲的乌龙茶极品――铁观音,悠悠茶韵,源远流长,也孕育出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其中以西坪乡一年两度的斗茶之风――“茗战”最具特色。

中国茶艺史上久负盛名的斗茶之风,是品评茶质优劣以及点沏技艺的传统茶艺。据载此风始于唐末五代期间茶文化发达的江南名茶产区,而盛于宋代的中原,并迅速辐射至国内广大地区。这种斗茶风俗的出现,在茶艺史上可谓值得大书特书,因为它标志着饮茶风俗在艺术形式上的提炼和升华。千百年之后,岁月流转世易时转,斗茶这一传统习俗在中国各地日渐式微,甚至销声匿迹,而在乌龙茶的故乡,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西坪乡,这一古老遗俗依然根深蒂固,恰似山岩中郁郁葱葱的茶林,历经岁月风雨却依然繁衍不息,一派盎然生机。

斗茶,故乡名之为“茗战”,大都在春秋两季茶叶采制后举行,为茶乡年内盛事,比过年过节还牵动茶乡人的心。茗战分茶王竞赛、茶王竞卖、茶艺竞演三个阶段。先以村为单位(西坪乡有50多个自然村)进行“初战”,再由各村选送的近百件作品进行复战,聘请县内著名茶艺师、品茗专家评选优劣,最后,复战中选出的作品以无记名形式参加由全国省、市、县的茶叶品评专家组成的评议团决出胜负,评选出本年度茗战的桂冠――茶王。其实,茶王赛也只是茗战的序幕,茶王赛后的茶王拍卖、茶艺竞演,以及传统的踩街民间歌舞活动更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把茗战的气氛推向高潮。据我所知,这样茶事盛举在国内其他名茶产地实属罕见。

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是名副其实的功夫茶。茶质的优劣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的先天条件外,人为的因素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采制人对于采茶时间、天候、环境、温湿度的把握、制作过程中对火候、揉捏分寸、发酵程度等工艺微乎其微的拿捏,精确到毫厘。同样一个品种出自不同茶师之手,作出的茶品位迥然有别。所以一品佳茗是天地人高度结晶的艺术品,在茶乡人看来其中也包含了某些神秘的运数。采茶时节,所有参与茶事活动的茶人必须沐浴、戒荤、拜观音和茶祖。而斗茶则在制茶时节便开始在村与村之间紧锣密鼓而又悄然无声中进行。为了在斗茶中获胜夺冠,茶农对每一天采制的茶叶都要反复冲泡悉心比较认真琢磨分析得失,茶农之间也频频聚会,互相交流切磋比试高低。而此时各地的茶商茶贩也早已进驻茶乡穿梭奔忙了。

斗茶过程中的初战、复战紧张热烈自是一番龙争虎斗,然而这只是茶王争霸赛的前奏和铺垫而已,茶王赛才是斗茶中第一个高潮突起扣人心弦的乐章。茶乡人不仅精于种茶制茶之道,更善于泡茶品茗之艺,古往今来在从事茶事活动过程中研究积累了一整套融品茶与审美于一炉的斗茶技艺,技巧性强,情趣高雅。斗茶分烧水、烫烧茶具、落茶、冲汤、落盖、出茶、鉴赏、品评等程序。每道程序都有一个蕴籍典雅的典故,不仅形象贴切而且引经据典饶有情趣,配合茶艺姑娘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的表演,使人感受到浓郁的茶文化的芳香神韵。

斗茶程序简述如下:

1.林下烹泉:煎煮泡茶用水。水质直接影响茶汤的优劣。古云茶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因此多采用山泉、江河水等天然软水(水质pH为7,煮沸永久硬度为8度以下者为佳),以陶炉陶壶煮水,水泡由“虾目”转“鱼目”时最宜。

2.孟臣沐霖:烫洗茶壶盖瓯等茶具,一来为了消毒,二来茶具受热有利于茶香的散发。(孟臣为古代茶壶制作大师)

3.观音入宫:将观音茶叶放入盖瓯中。

4.悬壶高冲:手提热水壶悬高往下冲入盖瓯,搅动茶叶。

5.春风拂面:用盖瓯轻轻刮去漂浮的茶泡沫。

6.梦里寻芳:拈起盖瓯静嗅茶香。

7.关公巡城:把茶汤依次巡回注入小茶杯中。

8.韩信点兵:将剩余的茶汁再一点一点徐徐滴入各个茶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香醇一致。

9.品啜甘霖:品尝铁观音茶韵。凡滋味醇厚、醇中带爽、厚而不涩、香气清雅、余韵悠长者为上品。

这里厢,茶艺姑娘演艺献茶,专家们看色闻香徐徐品嗓,比较评议;场外面的观众席位上人头攒动,水泄不通,本地及国内外的茶商茶贩,电台报社的记者都睁大眼睛凝神定气地等待茶王的诞生。

茶王诞生后,你争我抢的茶王竞卖会把斗茶引入另一个高潮。各地茶商汇集台前竞争加价,每500 g茶从2000元起拍卖,转眼之间拍卖价如水银柱般急剧上升:“3000元”,“3500元”,“5800元”,“1万元”,“1万5千元”,“2万元”……“5万8千元”,“成交!”,拍卖员一锤定音,高潮迭起的茶王竞卖才告一段落,街市上场面壮观的踩街游乐活动又如火如荼展开了。

在震耳欲聋的鞭炮锣鼓声中,茶王得主身着传统衣帽手执奖杯肩披绶带,坐着八抬大轿春风满面被欢乐的游行队伍簇拥着欢呼着。游行队伍中,前导队、国旗队和秧歌、腰鼓龙狮队、管弦乐队且歌且舞沿街游走。茶农兴高采烈地说:“作得好茶是门大学问,争得茶王跟古代中状元一样风光!值得坐大轿潇洒走一回啊!”

乌龙茶乡安溪的斗茶遗风不仅是传统风俗的流传延续,在神州大地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勤劳智慧的茶乡人也为这一古俗注入新的活力。据学友吴庆祥君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历经千百年的安溪斗茶传统活动已开始走向全国,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成功举办了多次茶王大赛,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乌龙茶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茶市场,同时也促进了茶乡人精益求精争创优质茶叶品牌的风气。在历次倍受瞩目的茶王大赛中涌现了诸多茶业名家,其中就有我当年的同窗学友王文礼君。王家世代作茶,其祖先王士让是安溪铁观音茶祖。为了弘扬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王君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安稳优越的就职机会,回乡研究铁观音的采制技艺并创办溪源茶厂。1998年及1999年在上海、北京举行的“安溪茶王大赛暨展销会”上,王君两度荣获茶王桂冠,分别以每100 g铁观音4万元和7万元的拍卖价创下乌龙茶史上的拍卖之最。“安溪观音赛黄金!”的赞叹不胫而走,名动京沪!作为他的同乡学友,我为他的成功而喜悦,也为曾经养育我们的茶乡风土而自豪。